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脫口秀裡最“遭人嫌棄”的諧音梗又出現了——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我所期望的美是真正長存於世的美。這種美帶來的成功才是正向的成功,簡稱鄭成功。

說這段子的人,居然是《最強大腦》裡總是一臉波瀾不驚的水哥王昱珩。

片段來自我新發現的《新知懂事會》,節目把知識型kol、奇葩說辯手和脫口秀演員都湊在了一起。傅首爾被法律大V懟得無話可說,程璐成了復旦社會學副教授脫口秀裡的段子,場面一度混亂……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這檔快手的“知識直播綜藝”是以“脫口秀+辯論”的方式討論社會熱點和生活難題,一共四期,每期邀請的嘉賓都是各行業的知識大咖。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當朝陽律師和BBKing開槓

當復旦副教授講起了脫口秀

作為一檔語言類節目,《新知懂事會》的陣容可以說很強大了。

它有三屆《奇葩說》BBKing陳銘、傅首爾、肖驍;有大熱的脫口秀演員王建國、程璐、呼蘭、楊笠、徐志勝;還有《最強大腦》的人氣選手水哥王昱珩和郎佳子彧,以及各領域的知名學者、教授。

《奇葩說》+《脫口秀大會》+《最強大腦》,大概集合了貴圈一大半最能說和智商最高的人。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嘉賓瘋狂輸出,每一期都火花四濺,每個人的發言也都極具個人特色。

像“傅媽”傅首爾,把家裡的那點小事講得妙趣橫生。

在辯題“一個人的命運是原生家庭影響大,還是自身努力影響大”裡,傅首爾拿“自身努力影響大”一方。她用兒子舉例子:因為她忙工作常出差,兒子有時抱怨“我都快忘記有個媽了”,傅首爾就說,這種事情要靠自己解決,手機設個鬧鐘備註“我有個媽”,每天響五遍,不就忘不了嗎?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這件事情說明什麼?沒有努力解決不了的事情。”

聽上去有點鬼扯,但其實是有道理的,傅首爾從小就培養兒子獨立的能力,這樣子他長大以後才不會什麼事情都依賴別人。

歇後語小王子冉高鳴的辯題是“有錢該花就花還是該存就存”。他支援“該花就花”一方,他說生活中的人情、交往處處都得花錢。

想省錢的終極方法,是保持孤單:“我就是蠍子大便,獨(毒)一份。”

《奇葩說》選手滔滔不絕,脫口秀演員也不甘示弱。

“進入創作瓶頸期”的王建國,在節目裡找回了些狀態。在辯題“有錢該花就花還是該存就存”裡,他是正方“該花就花”。

他以前很能省,存了錢都給父母,結果老兩口比他更省,什麼都不捨得買。後來父母終於聽勸開始買東西了,錢還是都花在王建國買特產上,“整了半天,我花錢給自己請了兩個東北代購。”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徐志勝的辯題很適合他:“長得好看是不是更容易成功?”徐志勝堅決站在反方,畢竟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靠臉講脫口秀”的徐志勝,重新定義了什麼叫“長相優勢”:“我開闢了大家對長相的另一個評價體系。就是長相不光有顏值,現在還有了搞笑值。長得搞笑的人將來也能得到人羨慕。”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奇葩說選手和脫口秀演員一直都是綜藝節目的高光人物,但讓人驚喜的是,和他們同場辯論的知識大咖們,面對前者的伶牙俐齒表現也毫不遜色。

誰想到,讓傅首爾沒招的男人,竟然是“朝陽律師”。“朝陽律師”會把法律知識融入進發言,面對法律,傅首爾第一次在辯論裡“詞窮”。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傅首爾說,她不否認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但它不是絕對的。“朝陽律師”馬上反駁,從法律上來說,8週歲以下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為什麼要規定個時間呢,就是因為他的心理、身體都不成熟。這個階段,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最近經常在綜藝裡見到的沈奕斐也很厲害。她第一次講脫口秀就抓住了精髓,無論講什麼觀點,都要cue一下程璐。

李誕說,沈奕斐全程眉毛都在臉上飛,開心得不得了。沈奕斐開玩笑,以前都只能批評老公或者批評自己,現在難得有機會“冒犯”別人,當然開心啦。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這節目,打破了我過去對這些知識大咖的刻板印象,他們不是隻會一板一眼地講道理,他們也可以很幽默。知識也可以透過搞笑的方式傳播。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生活並非“非此即彼”

從別人的故事中找自己的答案

我們看語言類節目,當然不止為了好笑,討論的話題、嘉賓的觀點也是重點關注的部分。

這檔節目裡的辯題,很多就是源於我們生活中都常遇到的難題。“為工作犧牲生活值不值得”“長得好看是不是更容易成功”……這些內容討論起來,對我們而言就很容易產生共鳴。

《新知懂事會》的辯論不是為了分輸贏,而是透過不同嘉賓的分享,對同一問題提供不同的視角與認知。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比如第一期,大家討論“為了工作犧牲生活值不值得”。

看上去正反方針鋒相對,但其實,雙方都有一個共通的觀點:工作和生活並不是二元對立的。

正方強調的是,你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工作,這樣工作就成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陳銘有一個觀察很敏銳,他說“這個時代對年輕人是更溫柔的……之前的社會很殘酷,就是一個金字塔,要把一件事做到塔尖才能掙到錢,時代的溫柔就是把那個線不斷的往下挪。”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反方則強調,哪怕你選擇了生活,其實也不一定要放棄工作。像朱丹,以前是個工作狂, 她覺得自己完全沒有生活,忙得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

但現在,她做了兩個孩子的媽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家庭上。看似放棄了更多出現在幕前的機會,但是她卻因為新的生活,找到了新的工作——成為了快手的母嬰達人。

“人不只一面,職業女性和媽媽這個角色,一點都不衝突。最主要的是我們要知道孰重孰輕。”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第二期“原生家庭還是個人努力重要”的話題,同樣不應該存在“兩難”。

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當然是有影響的。無論是正方的思文,還是反方的傅首爾,她們“強悍”的個性多少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她們的人生並沒有定格在那裡,而是透過個人努力,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正如心理學家葉壯所說:“父母不應該成為我們人生的背鍋俠。”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後天的努力,也許改變不了人的性格,但可以改變他的行為模式。如果能找到一個人生的主場,是你既擅長又熱愛的,那你的在這個主場裡,就會變得更自信。

在節目裡,在辯論場上,我們也許要比個輸贏,選擇講得更好的一方。但是在我們自己的人生中,這些生活的難題,有時候並非是“非此即彼”。

那些能夠出現在這個節目的知識大咖、成功人士,他們都是為自己的生活找到解決方案的人,而我們也能從他們的人生閱歷、生活經驗中找到借鑑,甚至他們那些看起來像是段子的玩笑話,其實也蘊含著人生智慧。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知識和理性

是解決生活難題的前提

說到底,這檔節目更注重也更強調的是“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也是它會請那麼多知識大咖的原因。這些學者、教授的出現,確實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經濟學家付鵬在辯題“為工作犧牲生活值不值得”裡,就引入了“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概念——

“大家貸款買房,30年的房貸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未來30年的預期收入,和未來現金流折現回來。要判斷是不是犧牲生活?這個慾望超過能力,那是痛苦,能力超過慾望,那才是享受。”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在“有錢該花就花還是該存就存的”辯題上,金融大咖吳小平又告訴我們,就算存錢也要學會方法,那就是“滾雪球”。

“讓資產迅速膨脹,就得利用複利效應。這複利效應就是說你想當個有錢人,你手上得存點本金,先得在手上攥著小雪球,讓雪球滾動起來。”

當然,雪球也不是說你想滾就滾,得找對雪道。“從經濟學角度而言,每個人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去捏著自己的小雪球,找到一條又長又溼的雪道,最終滾出個大雪球來。”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在討論“長得好看是不是更容易成功”的時候,科普博主嚴伯鈞又用統計學和物理學的知識給我們解釋,美本質上是一種稀缺性,但這種稀缺性,它又來自於多元化。

“比方說10萬張臉,大家去評價哪個好看,最後評選出來的它一定是少數,好看都是相對的,但如果大家誤以為有一個好看的標準都往一個方向走,這個多樣性沒了,美自然也就沒了。”

科普完,嚴伯鈞還不忘調侃一下反方隊長徐志勝。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10萬張臉,9999張都整成了吳彥祖,就剩一張徐志勝。這張徐志勝即便被9999張吳彥祖包圍著,他也是人群中最亮的徐志勝。

社科知識,當然也是有用的。在解釋“工作和生活”的關係上,沈奕斐就指出,我們今天的資訊社會,跟過去是社會對工作的要求是不一樣。

“過去的工作它其實不包含情感性的因素,它其實是相對來講比較枯燥的,它可能功能只有所謂的掙錢這一塊。但是在今天你會發現為什麼生活會把工作包含進去,是因為今天你工作也需要溝通能力,也需要情感,也是你的社交。”

所以,工作和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並不對立,你生活好了,你的工作才會更好。你熱愛生活,你工作也會更有動力。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你看,學了知識以後,是不是發現人生豁然開朗?

過去很多看起來絕對對立的難題,其實也有可能是我們鑽牛角尖般的庸人自擾。

所有問題的答案,不會只有非黑即白的“是不是”“要不要”兩種答案,等我們跳出既定思維的框框,拋掉一切偏見、標籤時,就會慢慢尋找到更豐富的人生。

當高校學者講起了脫口秀

E姐結語

生活需要知識和理性。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學者、教授會出現在綜藝、節目上的原因。“娛樂至死”的時代已經過去,《脫口秀大會》和《奇葩說》需要這些教授輸出不一樣的觀點,《令人心動的offer》《最強大腦》邀請這些學者提供更專業的視角,但過往,這些學者、教授在綜藝裡更多的都是作為黃金配角而存在。

《新知懂事會》展示了另一種可能,這檔節目誕生於快手發力泛知識領域的背景下,知識大咖在這個舞臺,就是主角。節目中,他們展現了自己風趣、幽默的一面,使得他們的金句頻頻上熱搜。

專家擁抱流量對不對?知識可以用脫口秀的方式傳達嗎?

對於這樣的嘗試,我們應該抱支援和鼓勵的態度的。就像沈奕斐說的,人獲取知識是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人無知的時候,認為事情有絕對的正確答案。等到發現世界不那麼確定,不是非黑即白的時候,就進入了第二階段“有知的模糊性”。而學者做的工作,是引導螢幕對面的人,從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順利地過渡到第三階段:理性的獨立思考。

這過程中,學者要做的,不是簡單粗暴地傳遞知識點,告訴他人“這是什麼”,而是教導他人“理性思考、獨立判斷”的邏輯和能力。

為了讓受眾更容易接受,當然可以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傳播知識。講段子、開槓,都只是吸引受眾的手段,它不意味著知識被簡化了。它只是把知識用更“討人喜歡”的方式包裝起來。當然,這種新的傳播手段,要大眾接受是需要時間的。一個綜藝節目,能讓大家有效記住也有待觀察。

但是,看完這個節目,聽完這些學者說的,只要記住,生活中所有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已經是思維領域一次很大的進步。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覺得知識可以用脫口秀的方式傳達嗎?

來評論區說說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