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19年看《我和我的祖國》。

20年看《我和我的家鄉》。

“祖國”、“家鄉”分別以31。69億、28。29億票房連續兩年登頂國慶檔票房冠軍。

今年,“我和我的XX”系列再度登場。

雖不及同檔期《長津湖》迅猛,但依然是不少觀眾在國慶假期的首選——

《我和我的父輩》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我和我的父輩》再次沿襲我們熟悉的“明星雲集,名導拼盤”模式。

這次的導演是四位國民級演員——

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

這四個人如果主演一部電影,那可以說是夢之隊。

但要風格迥異的四人共同圍繞命題執導一部多單元電影,章子怡、沈騰又是第一次導演。不少觀眾還是持保留態度。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電影以時代為軸,聚焦四個不同時代的小家庭,講述父母一輩的中國精神。

看完成片,小妹負責任地說,影片整體質量超越前兩部,有笑有淚,絕對有資格作為今年國慶檔首選。

就像吳京說的,這樣的創作並不是幾個導演之間在比賽,

而是不“搭嘎”的四個人,把各自最大的能量釋放出來,共同完成一場“4×100米接力賽”。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第一棒是吳京的《乘風》。

取材自抗戰時期的冀中騎兵團。

騎兵,一人一騎,多用槍和戰刀,連人帶馬,血肉之軀,衝進敵營。

吳京飾演騎兵團團長馬仁興。吳磊飾演他的兒子馬乘風,也是騎兵團的情報員。馬家父子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烈士。

故事就發生在騎兵團護送村民撤離至安全區的途中。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這是吳京擅長的軍事題材,多大場面,硬核動作戲。

而《乘風》除了展現戰爭的殘酷,還融入了一段比他之前電影情感細膩的父子情。

看著馬仁興抱著村民的小孩,乘風嘟囔“你什麼時候這樣關心過我”。馬仁興也不說什麼,從衣服中掏出一株草藥,囑咐乘風擦藥。

馬仁興對乘風的愛剋制但深沉。為了下一代能遠離戰火,馬仁興奮勇殺敵。

而受父親影響,乘風毅然走上戰場,不畏死亡。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片尾,馬仁興問那個在戰火中出生的小孩兒叫什麼。孩子的母親回答“乘風”。

乘風,不單是一個名字。

在小妹理解中,這個故事不止馬仁興是父輩。

騎兵團每個人都是父輩,活下來的老百姓是父輩,犧牲的乘風也是父輩。

正是一代代的父輩前赴後繼,我們才擁有了來之不易的和平。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第二棒是《詩》。

首次執導電影的章子怡交出了令人驚喜的答卷。她以女性電影人視角,寫下了一首柔軟卻又充滿力量的詩。

故事中,章子怡和黃軒飾演的夫妻倆投身西北航天事業,冒著生命危險,研究長征一號的燃料。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那個年代,沒多少人知道啥是火箭。聽到工廠時常傳來的爆炸聲,小朋友們都以為那是炮仗。

兒子不服小夥伴的嘲笑,問黃軒:“爸爸你是做鞭炮的嗎?”

“爸爸的工作,就是在天上寫詩”。

爸爸為了讓兒子相信,真的開始學習寫詩。

但還沒將蹩腳的詩交給兒子,便在一次試驗中倒下。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自己每天都在面臨著殘忍的生離死別,但章子怡飾演的母親不想讓兒女生活在痛苦與擔心中。

她成了既是母親也是父親的存在,瞞住兒女他們爸爸已經犧牲。

一邊照顧兒女生活,一邊繼續投入研究工作,完成丈夫的夢想和祖國委託的重任。

最溫柔細膩的劇情莫過於她代替丈夫給兒子寫詩:

“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

而你,我的孩子,是讓平凡的我們,創造新世界的開始。”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我們總說中國航天工作者是最浪漫的人。

直到現在,他們仍致力於在天空寫下屬於中國的詩篇。

電影的結尾,小女兒成長為了優秀的宇航員,在天上,她看到了父母付出一切寫下的詩,東方紅一號。

而她也已接棒父母,去更高更遠的地方寫詩。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故事中,章子怡出色詮釋了堅韌、細膩的女性形象。

而作為導演,她把父輩的命題延伸到偉大的母親,情感一層層遞進,在揭曉“兩個爸爸”秘密時,情感渲染達到頂峰,且一直延續到結尾。

影院裡此起彼伏的抽泣聲,是對這個導演處女作最好的迴應。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影片四個單元在排序上很有講究。

前兩單元哭累的觀眾可以歇一歇了,徐崢和沈騰負責接下來的輕鬆搞笑環節。

第三單元是徐崢的《鴨先知》。

和《奪冠》、《最後一課》一樣,是我們熟悉的徐崢小人物喜劇路線。

而這次的徐崢更加成熟,在有限的篇幅內信手拈來。

他以獨特的視角切入,展現改革開放這個創新的年代。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徐崢飾演的趙平洋,有想法,愛創新,雖然經常失敗,但依舊樂觀。

這也是徐崢飾演“中年危機男”形象中最可愛的一個。

他的御用小拍檔韓昊霖再次飾演他的兒子,鼕鼕。

多次合作,兩人的默契沒話說。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趙平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要做就做第一隻敢於下水的鴨子”。

因此被弄堂裡的鄰里揶揄,還多了個“鴨先知”的外號。

為了將囤積在家的參桂養榮酒賣出,也為了不讓鼕鼕在學校被同學們嘲笑,趙平洋走上了啼笑皆非的賣酒之路

雖然笑話鬧了不少,酒沒賣出去,但趙平洋無意間知道了廣告的概念。

這瞬間讓“鴨先知”雷達響動,想要為參桂養榮酒拍出新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這個片段取材自真實故事。

1979年1月28日,中國大陸第一支電視廣告在上海電視臺播出,廣告的主角就是“參桂養榮酒”。

徐崢以第一支廣告片的誕生為切入點,展現了那個時代改革者、創新者敢為人先,敢想敢做的品質。而他們也將創新精神身體力行地傳承給後輩。

全片幽默輕鬆,拍攝手法致敬了韋斯·安德森。

片中兩位女演員倪虹潔、張雨綺都是廣告演員出道,片尾又出現了許多能勾起觀眾回憶的老廣告,如南方黑芝麻糊、柯達膠捲、大寶、旺旺、太陽神、健力寶……

都是添彩的小彩蛋。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而比起前三部,沈騰《少年行》的表現力就稍弱一些。

小小從小失去父親,但在父親的影響下,熱愛科技,有夢想,經常搞一些小發明。

來自2050年的時空旅行AI沈騰穿越回2021,和小小結識。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小小在AI處得到了久違的父愛,但又不得不面對AI要離開的現實。

結尾,AI穿越回2050年,發現發明他的其中一個工程師做了只有他和小小才知道的動作。

原來他以“父親”角色陪伴了兒時的小小,小小長大後也以“父親”角色創造了他。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少年行》在這四個單元中評價最低,一是因為作為科幻題材,科幻感不夠,設定是常見的套路;二是因為故事單薄,想要傳達的重點不清晰。

雖然沈騰帶來了開心麻花全明星陣容,但笑點並沒那麼多,一些簡單的諧音梗已經不能滿足觀眾。

全片都在靠沈騰、馬麗的個人喜劇魅力。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有人說沈騰導演單元放在最後,爛尾了,拉胯了,主題最弱。

但小妹想說,這四個故事的主題是統一且遞進的。

統一的是貫穿始終的傳承。

而正是有了《乘風》中不畏犧牲的“父輩”,《詩》中敢於奉獻的“父輩”和勇於創新的“父輩”《鴨先知》,才能實現當今時代的《少年行》。

《父輩》撲街罵沈騰?大可不必

雖然沈騰單元呈現出的問題確實較多,但《我和我的父輩》整體在內容上確實比前兩部更加成熟。

這次票房大不如前,除了《長津湖》太過強大,還要考慮觀眾對拼盤獻禮電影的審美疲勞。

與其每年看創作者挖空心思,湊到一起拍短篇命題電影,不如給他們多一些發揮空間,多拍些能完整表達自我的好電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