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處邑宰逃入鄭國,將太叔引兵取邑之事,備細奏聞鄭莊公

兩處邑宰逃入鄭國,將太叔引兵取邑之事,備細奏聞鄭莊公

兩處邑宰逃入鄭國,將太叔引兵取邑之事,備細奏聞鄭莊公

鄭伯友戰死後,被平王追諡為鄭桓公。鄭世子掘突嗣位,是為鄭武公。武公乘著周亂,併兼了東虢及鄶地,遷都於鄶,謂之新鄭。以滎陽為京城,設關於制邑。

鄭由此亦逐漸強大,與衛武公同為周朝卿士。平王十三年(公元前758年),衛武公薨,鄭武公獨秉周政。只因為鄭都滎陽,與洛邑鄰近,或在朝,或在國,往來不一。

鄭武公夫人,是申侯之女姜氏。所生二子,長曰寤生,次曰段。為何叫做寤生?原來,姜氏夫人是在睡夢中產下此兒,覺醒方知。姜氏吃了一驚,所以取名寤生,心中便有不快之意。後來,生下次子姬段,長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塗朱,而且,多力善射,武藝高強。姜氏偏愛此子,心想,若襲位為君,豈不勝寤生十倍?屢次向鄭武公,稱道次子之賢,宜立為嗣。鄭武公說:“長幼有序,不可紊亂。況寤生無過,豈可廢長而立幼?”

於是,武公立寤生為世子。只以小小的共城,為段之食邑,因此稱為共叔。這姜氏心中,愈加不悅。

鄭武公去世後,寤生即位,是為鄭莊公,同時代父為周卿士。姜氏夫人見共叔無權,心中怏怏。便對鄭莊公說:“汝承父位,享地數百里,卻讓同胞之弟,容身之地如此狹小,於心何忍!”

鄭莊公回答:“惟母所欲。”姜氏則說:“為何不以制邑封給你弟?”

鄭莊公答道:“制邑巖險著名,先王遺命,不許分封。除此之外無不奉命。”姜氏:“其次則京城亦可。”

鄭莊公默然不語。姜氏面容變色道:“再若不答應,只有將其趕到其他國家,讓他別圖仕進,能夠餬口好了。”

鄭莊公連聲道:“不敢,不敢!”只好唯唯而退。

次日升殿,莊公宣召共叔段,欲封之京城。大夫祭足諫道:“不可。天無二日,民無二君。京城乃有百雉之雄,地廣民眾,與滎陽相等。況且共叔,是夫人的愛子,倘若封給共叔大邑,是有二君。恃其內寵,恐有後患。”

鄭莊公答道:“我母之命,何敢拒之?”

於是,封共叔於京城。共叔謝恩已畢,入宮來辭姜氏。姜氏屏去左右,私下對段說:“你兄不念同胞之情,待你甚薄。今日之封,是我再三懇求,雖勉從之,中心未必和順。你到京城後,要快快搜集車馬,暗地作準備。倘有機會可乘,我會告之。你興襲鄭之師,我為內應,國可得也。你若代了寤生之位,我也死而無憾了!”

共叔領命,遂往京城居住。自此國人改口,都稱為京城太叔。開府之日,西鄙北鄙之宰,皆來稱賀。太叔段對二位宰輔說:“你二人所掌之地,如今屬我封土,自今貢稅,都要到我處交納,兵車都要聽我徵調,不可違誤。”

二宰久知太叔為國母愛子,有嗣位之望。今日見他丰采昂昂,人才出眾,不敢違抗,且自應承。太叔託名射獵,逐日出城訓練士卒,並收二鄙之眾,一齊造入軍冊。又假出獵為由,襲取鄢及廩延。

兩處邑宰逃入鄭國,將太叔引兵取邑之事,備細奏聞鄭莊公。莊公微笑不言。班中有一位官員,高聲叫道:“段可誅!”

鄭莊公抬頭觀看,是上卿公子呂。莊公道:“子封有何高論?”公子呂道:“臣聞‘人臣無將,將則必誅。’今太叔內挾母后之寵,外恃京城之固,日夜訓兵講武,其志在篡奪。主公可借我的兵馬,直取京城,縛段而歸,方絕後患。”

鄭莊公道:“段的惡行尚未顯著,怎麼可以誅殺?”

公子呂回道:“如今東鄙、西鄙被他收走,直至鄢及廩延,先君土地,豈容分割?”

鄭莊公笑道:“姬段是我母親之愛子,寡人之愛弟。寡人寧可失地,豈可傷兄弟之情,拂國母之意!”

公子呂又奏道:“臣非慮失地,實慮失國也,今人心惶惶,見太叔勢大力強,盡懷觀望。不久,都城之民,亦將會懷貳心。主公今日能容太叔,恐異日太叔不能容主公,悔之何及?”

鄭莊公說:“卿勿妄言,寡人當思之。”

公子呂出外,對正卿祭足說:“主公以宮闈之私情,而忽視社稷之大計,我非常擔憂。”

祭足說:“主公才智兼人,此事決非坐視不理,只因大庭耳目之地,不便洩露。你是貴戚之卿,若私叩見,必有定見。”

公子呂依言,直叩宮門,再請鄭莊公求見。莊公說:“愛卿此來何意?”

公子呂說:“主公嗣位,非國母之意也。萬一裡外合謀,變生肘腋,鄭國非主公之有矣。臣寢食不寧,是以再請!”

鄭莊公說:“此事有礙於國母。”公子呂說:“主公豈不聞周公誅管蔡之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望早早決計。”

鄭莊公說:“寡人已思慮很久了,段雖不道,尚未顯然叛逆。我若加誅,姜氏必從中阻撓,徒惹外人議論,不但會說我不友,還會說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為。彼恃寵得志,肆無忌憚。待其造逆,那時明正其罪,則國人必不敢助,而姜氏亦無話可說。”

公子呂說:“主公遠見,非臣所及。但是,恐日復一日,養成勢大,象蔓草不可除盡,那怎麼呢?主公若一定想其先發,可以挑逗其速來。”莊公說:“計將安出?”

公子呂道:“主公久不朝周,無非是因為太叔的原故。如今主公聲言入周,太叔必定以為國內空虛,當興兵爭鄭。臣預先引兵埋伏在京城附近,乘其出城,入而據之。主公從廩延一路殺來,讓其腹背受敵,太叔雖有沖天之翼,能飛去乎?”

鄭莊公說:“卿計甚善,慎毋洩之他人。”公子呂辭出宮門,嘆曰:“祭足料事,可謂如神。”

次日早朝,鄭莊公假傳一令,令大夫祭足監國,自己往周朝面君輔政。姜氏聞知此信,心中大喜:“段兒有福為君了!”於是,寫密信一封,遣心腹送到京城,約太叔五月初旬,興兵襲鄭。這是四月下旬事。

公子呂預先差人埋伏在必經之路,抓獲送書之人,立時殺了,將截獲書信密送鄭莊公。莊公啟緘看畢,重加封固,另外派人假作姜氏差使,送達太叔。

太叔回書,以五月初五日為期,須立一面白旗在城樓上,便知接應之處。鄭莊公得書,竊喜道:“段供招在此,姜氏豈能庇護。”

由是,鄭莊公入宮,辭別姜氏,只說往周,卻往廩延一路徐徐而進。公子呂率車二百乘,在京城鄰近埋伏。

太叔接了母親姜氏密信,與其子公孫滑商議,派公孫滑往衛國借兵,許以重賂。自家盡率京城二鄙之眾,託言奉鄭莊公之命,使段監國,祭纛犒軍,揚揚出城。

公子呂預先派兵車十乘,扮作商賈模樣,潛入京城。只等太叔兵動,便於城樓放火。公子呂望見火光,即便殺來。城中之人,開門納之。不勞餘力,得了京城。即時出榜安民,榜中備說莊公孝友,太叔背義忘恩之事。滿城人都說太叔不是。

再說太叔出兵,不上二日,就聞了京城失事之信。心下慌忙,星夜回轅。屯紮城外,打點攻城,只見手下士卒紛紛耳語。原來,軍伍中有人接了城中家信,說莊公如此厚德,太叔不仁不義。一傳十,十傳百,都道:“我等背正從逆,天理難容。”當下鬨然而散。

太叔點兵,己去其大半,知道人心已變,急望鄢邑奔走,再欲聚眾。沒想到,莊公已在鄢。

段仍然說:“共城是我的封地。”於是,走入共城,閉門自守。莊公引兵來攻,那共城區區小邑,怎擋得兩路大軍,須臾攻破。

太叔聞莊公將至,嘆道:“姜氏誤我。何面目見吾兄。”言罷,自刎而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