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一家三口身上,藏著曹公良苦用心

細讀紅樓會發現,秦業、秦可卿、秦鍾這一家三口出場都很早,但退場也很快,不上二十回,就病逝的病逝,自縊的自縊,都死掉了。

他們雖然退場如此迅速,但曹公賦予他們的一個重要任務,他們也都完成了。這是個什麼任務呢?我們不妨一一來分析。

秦業是秦可卿和秦鍾之父,做著營繕郎的小官,可以說是兩袖清風,他連秦鍾要去賈府學堂讀書的二十幾兩銀子都拿不出來,需要東拼西湊才有。

但即便如此,這個老來得子的小官,卻十分重視秦鐘的教育。沒有進賈府學堂之前,秦鍾在家就一直在讀書。原文有這樣一段話:

那秦業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鍾。因去歲業師亡故,未暇延請高明之士,只得暫時在家溫習功課。正思要和親家去商議送往他家塾中,暫且不致荒廢……

由此可知,秦業是個很重視子女教育的父親,即便日子過得很窮,但也要延請高人為兒子在家授課,得知賈府有私塾,又想著去賈府讀書。

秦可卿一家三口身上,藏著曹公良苦用心

秦業湊齊銀子後,不是直接把秦鍾送過去完事,而是恭恭敬敬封了贄見禮,“親自帶了秦鍾,來代儒家拜見了。”可知,秦業乃尊師重教之人。

有人總說賈政自幼酷愛讀書,是真正的讀書人,但他對寶玉的教育,也只是讓下人去給學裡太爺帶話,我們沒見他親自督導寶玉讀書,而老來得子的秦業,卻對秦鐘的學業十分上心,顯然是要秦鐘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

即便是秦可卿,我們也能看到她的優秀,她能以一個小官之女嫁入賈家,除了被後世研究得出的她不平凡的身世之外,如果我們只從文字來分析,從秦業對秦鐘的學業如此重視,大致也可以推斷出,秦可卿的優秀與秦業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秦業能請人教授兒子秦鍾讀書,希望他將來出人頭地,也就有可能請人專門教授自己的女兒詩書禮儀,女紅針黹,當家立事等事,以便將來嫁個好夫婿。

更何況,在有秦鍾之前,秦業從養生堂抱養了一兒一女,後來只剩下女兒秦可卿一人,又取了個可兒的小名,可知未出閣時的秦可卿,一定是十分優秀,常能寬養父母之心的。

秦可卿的優秀,要等到她死後我們才看到。寧府那些人對她的評價,我們不能忽略。

秦可卿一家三口身上,藏著曹公良苦用心

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他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僕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者。

由此可知,嫁入寧國府做了蓉大奶奶的秦可卿,其能力和品行是得到了賈府上下認可的,就連賈母都認為她是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王熙鳳更是與她交好。

秦可卿何以如此優秀?我想這與其父自幼的教育分不開。秦業大約與林父和薛父一樣,他們都是喜歡女兒的男子,所以把自己的女兒培養得十分優秀,甚而超過兒子許多。

秦可卿託夢王熙鳳時,那一番可保家族長久之策,令人警醒。脂硯齋都說,秦可卿是可繼家務者,她能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能提出一系列具體可操作的措施,這樣的見識王熙鳳都沒有!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秦可卿後來沒出事,由她來管理賈府,會是什麼樣的結局?也許賈府依然難挽敗局,但我想至少不至於子孫流散,無以為業,也不會落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悲慘結局。

秦可卿的行止見識,顯然是受到了極好的教育,加上自己也生性聰敏的緣故,所以當她得知弟弟秦鐘不好好讀書時,是氣得連飯也吃不下。她一定明白老父親的苦心,所以替父親憂心。

秦可卿一家三口身上,藏著曹公良苦用心

秦鍾就像個迷途的羔羊,雖然在父親的安排下,上了不少課,讀了不少書,父親對他寄予厚望,姐姐也對他滿心期待,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光耀門楣,但他似乎一直都未醒悟。

直到秦鍾去世,曹公才透過他之口,告誡寶玉: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脂批說:讀此,則知全是悔遲之意。

曾經的秦鍾,進賈府學堂不為讀書,卻是為風流,他跟寶玉之間,他跟香憐之間,他跟智慧兒之間,這個從窮人家偶然入了富貴之家的公子,瞬間被激活了原始慾望,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在讀書的路上越走越遠。

應該說,進了賈府,比過去更壞的,不止薛蟠一人,秦鍾也是。可惜,等到他明白父親和姐姐的苦心時,已經晚了,但也總算為天下情痴情種敲響了警鐘。

曹公透過秦業、秦可卿、秦鍾一家三口的出場和死亡,似乎是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該奮進的年紀,一定要好好讀書學習,要居安思危,目光長遠,有大局觀,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不要浪費光陰,虛度青春,否則後悔時就晚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