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表裡的生物》教材解讀和學法指導

01

教材解讀

《表裡的生物》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好奇心強,愛觀察,善思考且比較執著的孩子形象。全文共有二十一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從作者兒時的生活環境和對於聲音的認識寫起,引出我”的疑問:只有活的生物才能發出聲音,為什麼父親的懷錶會發聲呢?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運用對話和心理描寫,寫了父親不讓“我”動表,更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個生物被關在父親的表裡。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表裡的生物》教材解讀和學法指導

第三部分(第10-19自然段)寫父親作了讓步,開啟懷錶讓“我”看,但仍然不許“我”動,懷錶中擺動的機件和父親的解說讓“我”印證了自己的猜想:表裡有一隻小蠍子,但又產生了新的疑問:為什麼要把蠍子放在表裡?最後“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問:也許這個蠍子與眾不同,聲音好聽。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是文章的結尾部分,寫兒時的“我”見人就說父親表裡有個小蠍子,而“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不說了”。

本文線索清晰,層層推進。全文以第一人稱的寫法,以兒童的眼睛觀察世界,以兒童的思維認識世界。文章的時間線索明晰,文中多次出現時間詞語,如“小時候”“一天”“許多天”“以後”“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故事的發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變化。“我”對父親的懷錶從疑惑、好奇、猜測到終於證實了自己的猜測,但又產生了新的疑問,然後又用自己的想象解答了這個疑問。“我”的推理過程充滿了想象,但也並非沒有道理、不講邏輯。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表裡的生物》教材解讀和學法指導

文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父親把表蓋開啟,“我”睜大眼睛興奮而入神地看著面前表裡的美麗世界。這幅插圖放大了懷錶,凸顯了“我”眼中表裡世界的美麗和神秘,也表現了人物的天真和好奇。

02

學法指導

一、學習目標

1。會寫“脆、攔”等8個字,會寫“機器、鐘樓”等17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中的相關語句,說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表裡的生物》教材解讀和學法指導

二、寫字指導

“蟋、蟀”兩個字筆畫較多,首先應從寫正確入手,特別是“蟀”字的右半邊,要注意筆順、筆畫。動筆寫時,注意結構的安排,蟲字旁不要寫得過大,“蟋”左半邊的上半部分與蟲字旁基本齊平,“蟀”的左半部分下邊的“十”要托住上邊的部件。“脆”字要注意右邊的“危”字,最後兩筆是橫折鉤和豎彎鉤。“璃字右邊筆畫較多,書寫時要寫得緊湊,注意“離”字的筆順,以及它的最後兩筆是撇折和點。

三、閱讀指導

1、理清思路,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全文的段落較多,對課文內容的概括可分步進行。可以先勾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如“小時候”“一天”“過了許多天”“此後”“後來”,再聯絡課題,想想課文圍繞“表裡的生物”,在這些時間點上都發生了什麼,並進行梳理,進而概括出課文的大意。在基本明瞭課文主要內容後,聯絡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說說文中的“我”探究了什麼問題,是怎樣探究的,為感受人物形象作鋪墊。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表裡的生物》教材解讀和學法指導

2、根據文中人物的表現,感受人物形象

在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之後,關注文中出現的兩個人物—“我”和爸爸。讀讀課文,思考課文在描寫人物時主要採用了哪些方法。聚焦心理活動和對話描寫,進行圈畫批註,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想想從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再帶著自己的理解進行朗讀。

比如,“我愛聽這表的聲音。我一邊說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越不許我動,我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這幾句,從“越不許”“越想動”等詞語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

“我嚇了一跳,蠍子是多麼醜惡而恐怖的東西,為什麼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裡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證實我的猜測沒有錯:表裡邊有一個活的生物”一句,可以思考,為什麼“我嚇了一跳”,卻還“感到愉快”,從而理解“我”弄清緣由之後的滿足感。

從“我只想,大半因為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蠍子都沒有這麼好聽的聲音,也許這裡邊的蠍子與一般的不同”這句話中感受到,在“我”的心中充滿了美妙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表裡的生物》教材解讀和學法指導

3、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意味深長的結尾

對課文結尾“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不說了”的理解,可以先找到“這樣的話”就是“我有蟋蟀在缽子裡,蟈蟈在葫蘆裡,鳥兒在籠子裡,父親卻有一個小蠍子在表裡”。聯絡上下文體會到,以前“我”認為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親的表“嘀嗒,嘀嗒”響,所以裡面一定有生物,父親告訴“我”裡面是小蠍子,“我”就真的相信了,後來慢慢明白其實表裡沒有生物,就不再說了。

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回想自己是否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我是從哪裡來的?”“我也可以孵出小雞來”“有一天我會變成超人”。體會:每個孩子在童年時代都會有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想象,品味其中蘊含的情感,體會告別童年的悠長滋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