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南方地區清潔供暖應因地制宜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裴紫葉、謝榮飛)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南方地區系統性清潔供暖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近日舉辦的新華能源沙龍活動上,專家認為,南方地區系統性清潔供暖潛力巨大,“雙碳”目標之下,應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經濟發展現狀以及環保要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推進多能互補、多種供暖技術路線並行發展。

南方地區系統性清潔供暖需求旺盛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牛小化指出,我國南方地區溼度較大,冬季氣候條件以溼冷為主。一般來說,空氣中溼度每增加10%,體感溫度將下降1攝氏度。在冬季,當南北方外界溫度相同時,南方地區居民的體感溫度更低。一直以來,南方地區採暖需求非常大。

中惠地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會淶指出,我國南方地區系統性供暖尚未納入國民經濟統籌規劃的範疇,但部分業主以及開發商自行安裝了供熱系統。這些供熱系統未由政府進行統一管理,成本費用相對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費。近年來,推進南方地區系統性供暖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能源安全與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劉強認為,南方地區實施系統性供暖,會比居民自行取暖更有效率,能源消費量並非直線增加。

中國經濟資訊社經濟智庫副主任李濟軍指出,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下,傳統的化石能源供暖缺乏可持續性,還需提升供暖系統的清潔性和低碳性。目前,越來越多的供暖企業開始佈局可再生能源,並結合綜合能源服務等新業態,不斷提升供暖服務對環境的友好性。

南方地區系統性清潔供暖仍面臨多重挑戰

目前,推進南方地區系統性清潔供暖仍面臨多重障礙,亟待破解。牛小化指出,在我國南方,有的地區溫度在5攝氏度以下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有的則僅有1個月。因此,與北方相比,南方地區採暖季相對較短。在這種條件下,如效法北方地區,統一鋪設管網並集中進行供熱,前期投資大,系統能效低,專案經濟效益較低。

劉強說,南方地區現有的建築在設計和建造時,主要考慮夏天的散熱通風,對冬季保暖因素考慮較少。南方地區的建築如何將夏季製冷與冬季保溫較好的結合,增加建築結構的能源使用效率,並降低供應商的供熱成本,是南方地區推行系統性供暖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因地制宜推進南方地區系統性清潔供暖

尹會淶指出,南方地區系統性供暖不能生搬硬套北方地區的集中供熱模式,而是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環保要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推進多能互補、多種供暖技術路線並行發展。

牛小化建議,我國南方地區的氣象條件與日本相似,可借鑑其發展經驗。日本許多城市並沒有發展集中供熱,而是採取以分散式供暖為主的分散模式。這一做法有三個優點:一是可以結合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利用餘熱、可再生能源;二是居民可以自主調節採暖時間和採暖溫度,滿足個性化的採暖需求;三是以市場化運營為主,供熱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政府不過多幹預,避免政府財政負擔過重。

劉強建議,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適宜的技術路線。比如,以空氣源為介質的熱泵,以地下水或土壤為介質的地源熱泵,均是可供開發的熱源。此外,南方地區還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力進行供暖。比如,在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可與屋頂光伏計劃相結合,並加入一定的儲能技術;東南沿海地區可以充分利用海上風電資源進行供熱,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了供暖的清潔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