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聽說金正大財務造假的訊息是從粉絲那裡聽到的,它是山東的一家化肥生產企業,

由於沒有研究過企業造假的事情,這讓我頓時起了興趣。

日前,證監會披露了2022年第一份行政處罰單

——2022年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以及市場禁入決定書,直指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造假等問題。根據處罰書,金正大及其8名高管合計被罰755萬元,其中3名主要責任人被採取3年至10年市場禁入措施。

除此之外,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政處罰決定書》等材料,在2016年3月29日至2020年6月29日期間買入ST金正股票,並在2020年6月30日後賣出或持續持有ST金正的受損投資者,還可以向虛假陳述行為人ST金正等索賠。

一、造假多年,並未被發現

金正大實際自2015年便實施了財務造假,虛增收入利潤等,一直持續了三年半,到2018年上半年,而財務報表虛假記載更是持續到2019年。

任何

以2016年虛增收入最多,為84。73億元,2015年虛增收入約25億元,2017年虛增收入6億元,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實際虛增營業收入60。04億元,三年半累計相應虛增利潤總額達19。89億元;但2015年至2017年間,會計師事務所均出示的“標準無保留意見”。

2017年之前,金正大的財務報表呈現一片虛假繁榮景象,直到2018年自己終於都瞞不下去了,才露出馬腳。

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這是存在造假虛增的業績資料,即未追溯調整之前。)

也正是因為這樣,似乎如果一家企業決心財務造假,好像只要做足了“功課”便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瞞天過海。

因為在2018年之前,即使在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之後,也會發現一些問題,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也僅僅是做了修正;2018年露出馬腳之後直到2020年才因涉嫌存在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被立案調查。

二、金正大是如何造假的?

在搞清楚金正大如何造假之前,我們還要探討一個事情就是,金正大為何要造假,

難道僅僅是因為企業業績出現惡化,為了防止股價下跌,甚至配合實控人減持,不得以才造假的嗎?

而顯然,金正大的實控人並沒有做減持這麼“危險”的事情,業績惡化也只是表象原因,

真正的原因還在於企業自身的盲目擴張以及經營不善。

2011-2014年這四年,金正大平均每年的資本支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達到了10。62億元,

卻擋不住經濟持續低迷、肥料行業產能過剩加劇、市場競爭白熱化等不利影響,主營業務收入均面臨著大幅下滑的困境。

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在淨利率僅有約6%的情況下,金正大實際內憂外患,只能說“不得已”而造假了。

一直髮展至現在,雖然金正大在諸多同行業上市企業中營業收入規模仍然位居前列,但淨利潤規模已淪落為最後一位。

在這裡便說到了金正大是怎麼造假的事。

首先企業的第一個動作便是透過虛構貿易業務虛增收入利潤,

即透過與其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外部單位虛構合同,空轉資金,

開展無實物流轉的虛構貿易業務。

簡單來講就是串通上下游欺騙投資者。

但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並不好發現。

所以關於如何發現造假這件事,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判斷,一個便是思考企業的收入來源,企業真的能獲得這麼高的收入嗎?

另一個便是從現金流的角度去考慮,企業真的取得實實在在的現金了嗎?

事實證明,金正大的

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曾在2014年和2016年均向我們提示過企業經營活動無法收到現金的風險。

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據悉,為了配合收不到的現金流,企業還進行了虛減票據操作,

即本來需要支付的錢反而不在財務報表上列示了,但企業的應付票據仍然與日俱增,為什麼呢,顯然是因為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現了惡化,企業已經拿不出錢來支付了。

從營運能力的角度來看,企業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週轉率顯著下降,指標的異常變動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除此之外,為解決大額預付賬款餘額和虛假暫估存貨餘額,消化存貨盤虧問題,金正大虛構生產過程,

透過領用虛假暫估入庫的原材料和實際已盤虧的存貨、虛構電費和人工費,虛增產成品、虛假出庫過程。

這其中,除了無關聯關係的客戶、供應商之外,關聯方便為企業造假貢獻了不少力量,

但可怕的是我們並不清楚,原來企業的某個客戶或供應商是企業的關聯方啊。

山東“肥料大王”5年虛增收入230億,怎麼瞞天過海的?

三、總結一下

不得不說,本著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道理,即使距離金正大造假已經過去了多年,但它如今也獲得了應有的懲罰,

股價已一落千丈,如果早知今日,當初金正大是不是就不會選擇造假?實控人萬連步可能也沒有這個覺悟吧。

自2021年以來,2020年暴雷風波過去之後,金正大業績有所反彈,

一個是之前隱藏的80多億元的往來款(其他應收款,為非經營性資金)計提了27億元的壞賬;另一個則是化肥行業以及企業自身存在的經營困難;

而顯然飛鯨投研認為這兩個風險隱患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消除的,且不知這剩下50多億元的往來款已經落到了誰的腰包。

飛鯨投研長期跟蹤特色榜單:《成長50》:彙總各熱點行業具備成長潛力的股票;《醫藥20》:醫藥行業確定性最強的股票;《消費20》:大消費行業最值得關注的股票。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飛鯨投研。

飛鯨投研: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