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中和不能一窩蜂發展綠色能源

“關於氣候變化,你需要知道兩個數字:第一個是510億,第二個是0。”比爾·蓋茨的新書《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中如此寫道。510億是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大致噸數,0則是需要達成的目標。

近年來,不少國家都做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而中國則在去年的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並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又意味著怎樣的投資機遇?

據中信證券首席政策分析師楊帆的測算,2030年中國碳達峰時,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20億噸左右,與現在大概有不到20%的增長。這意味著在10年之內,能源的結構包括工業生產、消費等都將做出快速的變化。

更具體來看,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政指出,從能源的來源、中間轉化技術,到終端使用的模式、技術都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一言以蔽之,以當前化石能源為主的系統要轉變為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系統。(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目前的比例大約是15:85,2050年左右有可能要倒過來,變成以非化石能源為絕對主體。”李政認為,巨大的變化下隱藏著巨大的投資和產業機遇。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亦表示,氣候問題的根本解決方式應依靠下一次財富創造方式的變革,創造財富的源泉不再是地球的資源,而是人們的創造性思維。“中國實現碳排放目標,一方面有賴於推廣和利用新能源的技術,另一方面也有賴於產業結構的升級。”

但不可否認的是,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是建立在大量投資的基礎上。因此,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認為,政府部門需要建立一套比較系統和完整的激勵機制,以推動碳減排、碳中和的目標實現,其中包括碳減能、碳交易的機制,生態修復的激勵機制,用能權的配置和交易機制等。

面對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最火的“碳中和”概念,李政明顯感覺到金融界正在行動起來。而作為會上唯一擁有與氣候相關專業學科背景的專家,李政既從專業維度做出補充,又為實現“碳中和“的路徑提供了全貌。

01 打破以化石能源為主的幻想

關於碳中和的投資趨勢,從做科研的角度有什麼建議?

李政:金融實際上是一個龍頭。從宏觀的意義來講,這有利於推動新的綠色發展和抑制可能有金融風險的資產。

從大方向來看,就是大家不要光迷失於概念、名詞上的東西,要看全。一方面是補充技術維度的知識,另外也想提醒大家,碳中和不能一窩蜂地只是發展綠色能源,實際上這是一個系統,要看到裡邊的結構和全貌。

剛才楊帆提到,要從2060年反過來看現在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我覺得這樣系統的思考,長時間、全生命週期的方法論是很可貴且重要的。還有徐林談到產業政策的歷史教訓,把產業制度做得更加的完善,要堅持標準做高質量的盡職調查。在戰略上要去明白全域性,在戰術上要去遵守規則和標準,不能光想著去趕風口占便宜,這是我今天印象比較深刻的。

目前關於氣候變化、能源這些方面的研究資金來自哪裡?未來民間資本的力量要發揮多大的作用?

李政:以我們為例,資金來源量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量是國家的科技經費,是競爭性的,我們稱之為以科技創新為目的的縱向科技計劃;第二部分我們叫橫向專案,來自於企業的技術需求;第三部分是國際合作,就是和國際上的企業以及合作伙伴開展一些專案。

研究碳中和、碳達峰,民間的資本一定要參與進來,也有必要參加進來。一方面這對投資者本身來講是巨大的風口,另外民間資本不參與這件事就沒有意義了,要發揮以一帶十,以政府的槓桿撬動10倍社會投資的作用。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肯定是離不開巨大的投入。以我比較熟悉的電力為例,要實現一個以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估計跟能源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要100萬億元到138萬億元之間,其中50%的投資都是電力的,而這裡邊,有大概60%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所以投資額是挺巨大的。

投資者都想物色有潛力的標的,在你看來,怎樣的企業才是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有潛力的企業?

李政:舉個例子,我最近剛剛探訪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現在他們的核心技術可以擴充套件到新能源的板塊,做風力發電,對他們來講,現在發展機會就來了。原本前幾年,他們新能源方面的銷售收入還是20億元左右的規模,但在去年已經達到了100億元。

符合碳達峰、碳中和發展需求的企業,現在是比較好過的企業,增長空間也比較大。但是有了核心技術,也不是誰都能崛起的。有了核心的技術就要拿它去做轉換,不能固守殘缺,要把它用到新的領域、新的成長點上去。

整個能源行業現在面臨著非常大的變化,原來我們對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系統還有一些幻想,但現在確確實實要去上“戰場”了,而且時間很緊迫。

02 最大的提升空間在風能和太陽能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十分緊迫,怎樣把這些目標分解成可操作的路徑?

李政:大的輪廓已經很清楚了,而從方式來講,最主要的工作是改變能源系統。因為能源系統的二氧化碳排放佔到總排放的70%,這裡面電力的排放首當其衝,所以要透過電力系統轉型去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一方面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滿足電力需求的增量,然後在2030年前儘早實現碳達峰;在增量滿足的同時,逐漸替代存量的化石能源。與此同時,存量的化石能源資產也要轉變功能,甚至做長遠打算,比如說碳捕捉和封存(CCS)。

具體到每個企業都應該做好自己詳細的、與自己基礎和能力相匹配的達峰方案。這樣一步一步來就相對容易可行。

目前發展了不同種類的可再生能源,你覺得哪些新能源未來會面臨比較大的提升?

李政:風能和太陽能。因為我們的水力資源有限,成長空間不大,而核能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最大的增長空間就是在風能和太陽能。

但接下來就是要解決穩定性的問題,這裡有兩條思路。一條思路是是發展新能源的儲能,另外一條思路就是把現有化石能源的裝置轉變功能,為可再生能源保駕護航,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但是這就涉及電力系統本身需要改造,要投入很大的資金進行系統變革,同時也包括管理方式的變革、執行方式的變革,不要把化石能源的資產成為累贅,而是要成為推動力和助推力。

為什麼現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還比較低?

李政:技術進步使現在風電、太陽能電的成本價下降很多,即使不補貼也是能夠跟煤電競爭的水平,而且新能源發電的技術還會再進步。

最主要的問題是,現在新能源發電的成本不僅僅在於投入的這幾十萬億元的發電裝置。因為現在的電網無法大規模消納風電、太陽能這些具有間歇性的電力,要保證電網安全穩定執行,需要系統地改造和擴容。同時因為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所以也得有如氣電、煤電這樣的靈活排程資源為它保駕護航。

因此,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僅僅需要在裝置方面投入資金,系統方面投資的資金也很多,要容納大比例的間歇效能源,這對電網的挑戰很大。這挑戰不僅僅是在風電場,系統本身要投資、儲能要投資,傳統火電廠的靈活性改造投資也是中間很重要的部分。

近一段時間,大家也討論很多氫能的應用。你怎麼看氫能的未來前景?

李政:要解決深度減排的問題,需要靠氫能。在實現碳中和過程中,工業、交通和建築這三個行業都有非常難減排的部分,所以大家對氫能寄予了巨大的希望,但未來的不確定性還是有的。

從來源角度看,我們需要的是綠氫(可再生能源對水進行電解提取的氫),大家現在都知道綠氫好,但是綠氫的成本很貴。從輸運和儲存角度,氫本身是一個很難處理的東西,一輛重達20噸的卡車只能裝幾百公斤的氫,所以儲運是個大困難。另外,終端利用技術本身現在也有難度,氫能燃料電池用於重型卡車尚需要開發,以氫能鍊鐵以替代焦炭的研究也需要突破,因此未來的應用場景還有不確定性。

而且,從技術本身來講,究竟是用綠氫還是用藍氫(透過捕獲和儲存製造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而獲得的氫氣)還沒有確定,這兩者的基礎設施是不一樣的,因此建設基礎設施面臨著這樣一個抉擇,原因在於成本很高,而且具有鎖定效應,如果早期使用的是藍氫,將來要用綠氫的時候就很難再使用。

從這些角度來看,氫能具有不確定性,但從需求角度來講,氫能是重要的可能的選擇。

在新舊能源轉換的過程中,政府需要考慮什麼問題?

李政:我們現在知道了碳中和、碳達峰對低碳、無碳的發展更有利,這對新興的低碳產業和傳統的高碳產業影響是不一樣的。公平公正轉型的問題還是重要的,鐵鏽地帶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所以我覺得要去學習歷史的課程,認識歷史的規律,避免資源詛咒。

從政策工具角度來說,政府支援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僅可以有財稅型、市場型的政策,還可以有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等等。政策工具種類上未必會有什麼變化,但是政策本身的設計可以變得更加精細完善。除了考慮政策上的完善,還要考慮過程和時序,要跟碳達峰、碳中和的步驟相吻合,同時要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蹈過去的不足和失誤。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司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絡電話:17333203296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