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取出,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中國人一向都有獨特的理財觀念,那就是存入銀行。儲蓄也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經濟手段之一,即便是到了現在,許多人也不喜歡超前享受的觀念,而是透過儲蓄存錢來實現錢財合理規劃。儘管一些年輕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只要每個月按時還款就行,不過老一輩們所堅持的這種理念,也使得很多人能夠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繼續安穩地生活,而不是在需要錢救急的情況下沒有著落。

1958年,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取出,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而銀行存款的利息其實並不高,但這卻是一種相對比較保險的方式,能夠避免存放在家中的錢遭到損失。儘管利息很少,但有總比沒有好,故而銀行業務始終如火如荼,開辦得十分火熱。那麼如果是一張幾十年的存款單,這個利息又該怎麼算呢?1958年,一位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部取出,那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事情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1958年,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取出,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其實銀行在中國存在的歷史十分久遠,而早在唐朝的唐宣宗時期,蘇州就出現了“金銀行”的機構,當然這是國家開辦的用於黃金儲蓄的地方。而後在北宋嘉佑二年,在《教民十六事》這本書中,就出現了銀行這個詞語,這也是有關銀行最早的記載。起初的銀行統統都是官辦的,此後才在民間開始出現,這時它們被叫做錢莊,也帶動了紙票的發展。歷史中,中國第一傢俱有存款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出現在清朝道光三年,它正是日升昌票號。不過真正的銀行一直到光緒二十三年才正式出現,即中國通商銀行。它還發行了不同面值的銀兩票,此後銀行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58年,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取出,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許多手中有閒錢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把錢存進銀行,這位老人也是如此。這位曾姓老人在1958年在銀行裡存入了77元錢,還存的是定期。可惜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時間到了之後,他也沒有把這筆錢給取出來,而這77塊錢也就一直留在了銀行裡。不過老人為何沒有將存錢取出的原因並無人知曉,他的家人便猜測,可能是當時發生了什麼變故,導致老人後來忘記了銀行裡還存有錢的事情。

1958年,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取出,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因為老人此後也沒有把存款的事情告知家人,所以家裡人也一直不知道原來他曾經還在銀行裡存過錢。直到60年之後,他們意外發現了一張單據,儘管它早已泛黃老舊,但還是能清晰地看清上面的字跡。這時曾家人才知道,原來老人當年還在銀行了存入了77塊錢。從當時的物價以及人民幣的價值來看,這77塊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幾千塊,在那個一分錢還在被使用的年代,一元錢就已經很有價值了。

1958年,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取出,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曾家人看到存款單上的日期寫的是1958年,距離他們發現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整整60年,那麼這張存款單還能取出多少錢呢?好奇的曾家人找上了銀行,打算把這筆錢取出來。結果由於年代過於久遠,這筆存款在銀行的電腦裡並沒有記錄留存,最終還是工作人員從檔案中才找到了這筆記錄。當確定當年的老人確實沒有將到期的存款取出後,銀行的工作人員便核對計算完利息後,取出了831。3塊錢交給曾家人。可這和曾家人所預想的數字不一樣,他們心生質疑,怎麼可能只有這一點?

1958年,老農將77元存入銀行,後來全取出,60年的利息能有多少?

對此,銀行工作人員解釋說,最開始老人存款的方式是定期,結果到期後沒有取出來,於是就自動轉為了活期,而活期的利率本就不大。且當年的77元錢存入銀行,所增加的利息並不是根據變化的物價來計算的,而是與銀行內部的存款利率有關,根據利率所結算下來的本息確實是831。3塊錢。曾家人隨後也表示了理解,便帶著這八百塊離開了銀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