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甌海是片科創藍海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甌海是片科創藍海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甌海是片科創藍海

為什麼是甌海?

憑什麼是甌海?

創新不止,好戲不斷!

循跡去年甌海的創新軌跡,從年初成為溫州市唯一一個省可持續發展創新示範區培育物件,到年中斬獲省首屆科技工作最高榮譽“科技創新鼎”, 再到年末重大科技創新攻關專案立項數又居溫州全市第一。

放眼看,一出出創新發展的好戲正在溫州一區一廊建設的“主陣地”上輪番上演。

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資源鏈、要素鏈“六鏈”融合發展,甌海有力迴應——

甌海是片科創藍海。

擴充專案儲備

讓區域創新依託科研專案充分發力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甌海是片科創藍海

去年以來,甌海區構建“後備庫建設全覆蓋、申報服務全過程”新模式,以高質量的科技專案謀劃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透過採取“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培育一批、實施一批”策略,積極挖掘企業科研潛能,摸排科技專案資源,全方位、多形式瞭解企業科技開發新動向和技術需求,並及時建立科技專案庫進行專案資源儲備。

此次申報“尖兵”“領雁”專案中的可持續發展專項專案,由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溫州供電公司甌海供電分公司和溫州理工學院等單位共同參與,專案以建設甌海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電力示範專案為切入點,提出考慮冷熱氣約束的源網荷儲多層級時空互補控制方法,這將填補國內外相關領域在多能流協同最佳化控制上的空白,對實現碳排放“達峰”、逐步實現“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得益於科研專案儲備的擴充,目前,甌海已重點跟蹤 60餘家企業、高校和高能級平臺,挖掘近 40項科研專案和技術需求列入科技專案庫。同時充分整合轄區內溫州醫科大學、溫州理工學院、溫州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鼓勵其利用自身科研優勢,積極申報各級科技計劃專案,與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推動全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完善政策激勵

鼓勵企業爭當創新發展的主角

科研專案的立項攻關,離不開高校院所的“頭腦風暴”,更離不開企業的突破求索 ,他們從生產過程的實際技術難點出發,從行業亟需解決的痛點出發,讓創新更加有的放矢、擲地有聲。為此,甌海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全市產業創新聯合體組建,建設創新企業研究院、研發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已建省級研發中心51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5家,市級研發中心160家。

在甌海華聯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金祥光告訴記者,近年來,“華聯機械”不斷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對接,共投入了2500萬元打造省級企業研究院,並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溫州本地高校合作,在提升單機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去年前11個月,公司產值同比增長28。32%,出口額同比增長34%,發展勢頭喜人。

為了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甌海從完善扶持政策出發,用更大力度支援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消除顧慮、減輕負擔。

如甌海每年設立10個左右區級重大科技計劃攻關專案,對承擔攻關專案的企業(單位)給予30~50萬元的補助。同時,對承擔國家級科技專案、省重點研發計劃專案的企業,分別予以80%和50%的資金配套。並於近期釋出《甌海區重點科研專案及經費使用管理辦法》,重點扶持“8+3”重點產業領域,規範專案管理工作,有效加強了科研專案及經費管理,提高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績效,充分發揮科技支撐的引領作用。在系列政策的激勵下,前不久甌海的重大科技創新攻關專案立項數又居全市第一。

得人才者得發展

院士大咖齊聚打造創新發展“全明星陣容”

作為浙南史上首個獲評“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溫州史上首個建成“國家招才引智基地”的地區,兩張“國家級金名片”讓甌海“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更加生機盎然。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領域全球頂尖的宋偉宏院士來了,他將瞄準“老年腦健康”醫學頂尖技術,助力建設阿爾伯塔學院。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院長、半導體光電材料著名專家葉志鎮院士來了,他領銜的2個團隊已入選市級高水平創新團隊。去年9月,甌海區政府與溫州大學共建的溫州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由侴術雷教授團隊領銜開展鈉離子電池領域等儲能技術“卡脖子”攻關。

這些院士大咖們齊聚一堂,組成了助力甌海創新發展的“全明星陣容”。

“得人才者得發展”,這是用智慧和汗水去換取發展與進步的時代,甌海明白當前的發展比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各路人才的助力。他們精密編制科技人才引育工作網,以“一包一表一庫一網一賽”五個一模式做實科技人才引育工作(編制政策彙編包、設計情況排摸表、完善科技人才庫、搭建平臺中介網、籌辦創新創業賽),推薦申報國家級引才計劃46名,省引才專案71人、省萬人才3名,徵集市重大人才工程計劃申報專案23個。吹響“大羅山·龍脊杯”創新創業大賽號角,累計徵集優質專案120餘個,已成功舉辦創業賽道智慧裝備賽。

在這樣的力度支撐、氛圍營造下,越來越多的“人才”奔向甌海而來,將自己的職業座標落在甌海,去高校、去平臺、去企業,與甌海的發展同頻共振。

搭建高能平臺

以成果技術轉化賦能企業發展

創新的觸角除了向內發力,也在不斷向外延伸。華中科技大學溫州研究院、浙大溫州研究院、上海大學溫州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科創平臺相繼牽手溫州落地甌海,帶來了新材料、智慧製造、微波通訊等多個新興產業領域的“高精尖”專案,也構成了甌海創新體系中的“塔尖”“重器”。

甌海聚焦提質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科創平臺建設頻頻顯現新突破。其中,浙大溫州研究院的光電及奈米新材料實驗室成功獲批市級重點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溫州研究院中試車間基建工程已完工並完成驗收,檢測中心已完成裝修並已完成實驗室儀器裝置選型,微波通訊材料與器件實驗室成功獲批市級重點實驗室。

“事實上,不管是專案儲備、人才引育,抑或是政策完善、平臺搭建,說到底都是為企業賦能、為產業服務。企業永遠是創新的主體,是發展的主角。”在甌海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看來,一條賦能企業發展的創新鏈正日益強大,成效也逐漸顯現。

去年以來,甌海全面啟動新一輪科技企業“雙倍增”“雙邁進”五年行動,明確部門責任分工和屬地鎮街攻堅目標,現已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70家,超額完成本年度市對區考核任務,稽核推薦上報高新技術企業155家(其中新認定105家),均突破歷史紀錄。

本報記者 徐慧敏 張晨

【來源:科技金融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