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華坪產業去"黑"增"綠"--煤城積蓄新動能

時值冬日,金沙江畔陽光依舊像花一樣燦爛。站在雲南省華坪縣縣城一角遠眺,四周群山蒼翠,身旁的鯉魚河水清岸綠,小城的綠色彷彿四季常在。

當地人回憶起10年前的場景,定會描述出另一個華坪:荒山黑土、煤礦遍佈,漫天煤灰揚起……華坪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煤給當地帶來一時的經濟繁榮,卻也讓華坪生態環境遭到重創。華坪縣痛定思痛,近年來積極佈局生態產業,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新路子,經濟發展實現由“黑”變“綠”。

記者沿著山路探訪華坪縣石龍壩鎮德茂社群。車行山間,荒坡已經覆土復綠,礦山不見蹤影。只有路旁偶爾可見的煤矸石印證著當年煤礦開採的歷史。

“從我記事起,這裡就到處是煤礦了。”50歲的村民孫紹華家住在半山坡上。靠山吃山,孫紹華年輕時就做起了煤炭生意。

華坪縣地處金沙江中段,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煤炭開採雖然富了村民口袋,但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支離破碎。2000年左右,國家全面啟動退耕還林工程。華坪縣引導群眾在荒山、荒坡發展綠色產業,沿金沙江河谷打造百里芒果走廊。孫紹華把自家的8畝地和40多畝山地陸續種上了芒果,可由於煤礦粉塵汙染導致芒果樹難授粉、不結果。

隨著國家煤炭產業政策不斷調整,2014年以來,華坪縣引導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有序關閉退出。煤礦關停後,孫紹華家的芒果一年比一年結得好。2019年,他家50多畝芒果銷售額達50多萬元。

如今的華坪,座座荒山成綠山,處處礦山變果山。全縣有25家煤炭企業7。3萬人轉行發展高原生態產業。“礦業轉型、礦山轉綠、礦企轉行、礦工轉崗”的“四轉”模式給華坪打開了新空間。

截至2019年,華坪縣形成了以芒果為主,區域化發展花椒、柑橘、核桃等生態產業共計126萬畝。其中芒果面積37。8萬畝,居雲南第一,產值達22。8億元。

如今,綠色開始回報華坪。當地群眾最直觀的感受是,江水由渾變清了。據統計,華坪境內金沙江流域年均輸沙量從2005年的2。23億噸下降到2019年的0。49億噸。生物多樣性逐漸恢復,魚類從2013年的35種增加到2019年的61種,金沙江水質達標率100%。

2014年至2019年,華坪的煤炭產量減少91。8%,煤炭產業增加值佔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74。5%下降到4。6%。落後產能淘汰了,綠色動能從何而來?

作為資源型工業縣,華坪縣立足金沙江中游六級電站水電富集優勢,搶抓電力體制改革政策,用清潔能源吸引清潔載能產業,推進以隆基綠色矽材加工一體化專案為主導的載能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石龍壩清潔載能產業示範園園區建設。

走進位於園區的麗江隆基矽材料有限公司,單晶車間裡384臺單晶爐24小時不間斷地作業。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落戶華坪以來,企業已經建成2期年產6GW單晶矽棒專案。今年前10個月,企業生產的單晶矽棒產銷兩旺,產值達45億元。

從煤炭到水電、光電,華坪的發展動能正由黑色能源轉化為綠色能源。截至2019年底,華坪清潔載能產業產值實現從0到55。83億元的飛躍,累計就地消納棄電量11。7億千瓦時,全縣GDP能耗下降35%以上。今年上半年,華坪縣GDP完成35。5億元,同比增長19。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