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神秘電話”,讓他做了20年的首富

一通“神秘電話”,讓他做了20年的首富

1、

20年首富

最新一期的福布斯馬來西亞富豪榜出爐了,首富依然是有著兩個“大王”稱號的郭鶴年,這已經是他連續20年穩居榜首了。

郭鶴年早期被稱為“亞洲糖王”和“亞洲酒店之王”,曾經擁有亞洲十分之一的糖業市場和香格里拉酒店集團,風頭一度蓋過了李嘉誠,成為華人世界最知名的商人。

而比李嘉誠更令人尊敬的是,郭鶴年為人低調,說話也更有水平,常以“儒商”形象示眾,更是被欽定的“愛國華僑”,央視多次的正面報道,國內的各種獎項數不勝數。走到哪裡都是官員同行,視作貴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一通“神秘電話”,讓他做了20年的首富

郭鶴年確實是當得起這些讚譽的。

90年代初,郭鶴年和李嘉誠每週六都相約在深水灣打高爾夫,兩位大佬許多商業上的重要決策,就是在球場上閒聊時決定的。這一天郭鶴年對李嘉誠說,大陸將來機會很多,可以大力投資。

李嘉誠聽進了這位老大哥的意見,跟隨著他的腳步,大力投資大陸市場。

郭鶴年是改革開放最早投資大陸的外商,當李嘉誠還在猶豫的時候,他已經在西湖邊上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還在北京長安街上投資了1億美元,拿下一個40萬平米的大專案——國貿中心。

不過,郭鶴年真正在大陸家喻戶曉的投資,還要算2005年成立的“益海嘉裡”。這個主要做糧油生意的公司,出品了“金龍魚”、“胡姬花”這樣深入到尋常百姓家的食用油。其實“金龍魚”早在1991年就在大陸市場推出了,當時還普遍都在用散裝食用油的中國家庭,並沒有見過這樣色澤明亮的調和食用油,而且價格也相對昂貴,在大陸市場的進展並不順利。

但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金龍魚”這個產品逐漸被人接受,並由此佔據了中國食用油四分之一的市場,成為中國的“糧油一哥”。

一通“神秘電話”,讓他做了20年的首富

正如郭鶴年對李嘉誠的建議:“大陸可以重點投資”。如今這位馬來西亞首富的大部分事業都在中國大陸,他幫助了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中國市場也回饋了他豐厚的財富,成就了他20年首富的地位。

而這一切的開始,要倒回到1973年4月打給他的一通“神秘電話”。

2、

“神秘電話”成就華人首富

1973年4月的一天,郭鶴年在新加坡的家中,接到了一通“神秘電話”。電話那頭,說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非常的秘密,需要郭鶴年馬上到香港一趟。

放下電話,郭鶴年立刻啟程前往香港,在淺水灣的寶華大廈12樓,他見到了約他來的神秘人物——中國外經部的官員和華潤公司的高管。

華潤公司,本來就是開設在香港的央企,在特殊時期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開展商業活動。對方開門見山,希望郭鶴年可以幫忙購買30萬噸白糖。

郭鶴年此時已經是馬來西亞最大糖廠的老闆,壟斷了本國80%的糖業生意,對於國際糖業瞭如指掌。他知道目前市場上的白糖存量不過100萬噸,如果一下子購入30萬噸,不僅難度很大,而且會引起市場震動,根據他的估計,只要這個行情透露出去,價格至少要漲20%。

他先答應了對方的請求,然後為了掩人耳目,他自己跑到日內瓦去參加會議,同時派出了兩個生面孔去巴西採購,儘量把這個風聲拖到最後才曝光。最後這趟交易一共賺了400多萬美金,按照要求全部存入了中國銀行的倫敦支行。也就是說,郭鶴年幫中國賺了400多萬美金,在當時急缺外匯的情況下,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一通“神秘電話”,讓他做了20年的首富

透過這一次合作,郭鶴年成為了欽定的“愛國華僑”和“可信賴的朋友”。為他日後進軍大陸市場鋪平了道路。

1977年,中國大陸的開放之門剛剛透出一絲亮光的時候,郭鶴年就帶著資金來了。他第一站就來到了上海,準備在原來英國領事館的位置建一座大型酒店,請來了美國設計師,按計劃酒店建成之後擁有1200個房間。

但在雙方都談好之後,上海市政府又提出要他再投資5000萬美元來建設上海市的地下管道工程,郭鶴年知道這麼大一個工程,5000萬哪裡夠,說不定2億美元都不夠,於是只好放棄。

臨走時,上海市市長拉著郭鶴年的手跟他說抱歉。但這一次的失敗並沒有打消他投資大陸的念頭,反而一路的考察讓他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幾年後,他又來到杭州,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情接待,最終他和杭州旅遊局合作,將原來的杭州飯店進行翻修,建起了大陸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這算是他投資大陸的第一站了。

一通“神秘電話”,讓他做了20年的首富

此後的投資,不管是拿地還是建廠,郭鶴年都受到了優待。

當時北京國貿那個專案,同時競爭的還有美國和日本的資本,但人家還是要主動問郭鶴年要不要接下來。郭鶴年說要了,其他外資也就不考慮了。

郭鶴年不僅是一個商人,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觀察家,良好的政商關係的處理,是他在大陸投資如此成功的關鍵。

一通“神秘電話”,讓他做了20年的首富

3、

鮮花掌聲背後的委屈

不過幾十年來,他在大陸得到的也不僅僅是財富和鮮花,也有讓他感到委屈的時候。

十年前,關於“金龍魚”這個外資企業控制著中國四分之一食用油市場很危險的言論,就常常被拿出來討論。

說到底,郭鶴年的企業還是外資。

這些言論讓郭鶴年即生氣,又委屈,很少公開講話的他,竟然對著媒體大吐苦水:“為什麼把我們當做外資?歡迎我們來的時候,是講華僑……為什麼突然間,競爭不過益海嘉裡集團,用這種話來給政府方面、給媒介方面一種風波?我也對國家的領導表態過,我們只要求平等競爭,不要用特殊的手段來供給我們。”

最後他還特意說明:“我們不是外資,是華資啊”。

這些話,完全不像是一個在商界、政界都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語氣,看來郭鶴年只真的被新時代的“華夷之辨”給氣著了。

在他的國家馬來西亞,他也曾經被當作“異族”。

作為華人,他控制了馬來西亞80%的糖業,還入股了今天的“馬航”,成為馬航主席,這讓以本土馬來人為主的政府感到不安。尤其是郭鶴年的哥哥郭鶴齡還曾經是馬來西亞反政府武裝的人,被馬來西亞抓住後殺害。

最終郭鶴年的糖廠被一點點國有化,他也被迫辭去了馬航主席的職位,舉家搬到香港。之所以選香港,是因為這裡的稅更低。

郭鶴年是他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商人,他膽大心細,善於處理政商關係,長袖善舞,左右逢源。他的事業上升期正好遇上了中國千載難逢的改革開放,中國廣闊的市場和潛力成就了他20年馬來西亞首富的位置。

他已經90多歲了,他完成了一位華商的時代使命,即便不再被需要,他也依然值得尊敬,堪稱傳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