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包頭首富”,以豆奶發家致富,為何44歲時選擇自焚身亡?

雖然說在中國正式開啟改革開放道路之後國內創業行情一片大好,也成就了不少身家千萬上億的富豪,可在時代變化如此難以捉摸的背景下,也有很多人走向高峰卻又跌落谷底。繼此前多年不斷有巨頭企業滑落谷底以外,曾經的一位地方首富也經歷了人生變故,甚至最後選擇自行了斷性命,他就是曾經的包頭首富金利斌。

曾經的“包頭首富”,以豆奶發家致富,為何44歲時選擇自焚身亡?

雖然說這些年來,各行各業的富豪人士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但金利斌這個已經沉寂十幾年的名字仍然在不少人心裡留下深刻印象,關於他的創業和人生經歷更是給人不小的啟迪。金利斌在1967年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大富豪一樣,他也有一個貧困的出身,父親在他很小時就因病離世,母親一人撐起全家的一片天,那時年幼懂事的金利斌為幫助母親分擔家庭壓力,還沒有成年就放棄學業到工廠裡做學徒,雖然說每個月薪資非常可憐,但至少能夠緩解全家人的生存壓力。可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份薪資微薄的工作卻也難以保住,那時時局動盪,金利斌所在的工廠進行大規模裁員,他就是被裁退的員工之一。

曾經的“包頭首富”,以豆奶發家致富,為何44歲時選擇自焚身亡?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萬元戶已經是極為少有的,擁有40萬的財富也讓金利斌打開了眼界,有了更強的野心。隨後他盯準國內的鮮奶市場並開啟調研工作,那時金利斌憑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發現了鮮奶行業的商機,隨後他想方設法取得了伊利液態奶的代理權,自那時開始國內牛奶需求大漲,金利斌作為伊利最大的經銷商,自然在此期期間賺的盆滿缽滿。

曾經的“包頭首富”,以豆奶發家致富,為何44歲時選擇自焚身亡?

後續金利斌又開始自主成立了包頭市福禾豆業有限公司,主攻食品行業,而且在當時他還頗有戰略眼光的選擇了跨境投資,雖然說這些投資帶來的收益算不上是特別可觀,但卻也成績斐然。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成功結果,讓金利斌產生了加速擴張的危險念頭。

曾經的“包頭首富”,以豆奶發家致富,為何44歲時選擇自焚身亡?

眾所周知,大多數企業都是“成也擴張,敗也擴張”,金利斌也難逃這樣的定律,那是為了能夠鞏固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賺取更多財富,金利斌雖然知道擴張的風險卻仍然心甘情願的冒險。自21世紀初時,金利斌就開始利用自己創辦的惠龍公司向社會各界和公司員工發起融資,月利率最高達到一毛多,這種風險與利潤並存的融資模式讓他短時間獲得巨大利潤,2007年由金利斌一手創造的企業被當地評為百強企業,而他身為惠龍的董事長,財富總值高達25億,當上了內蒙古包頭的首富。

曾經的“包頭首富”,以豆奶發家致富,為何44歲時選擇自焚身亡?

在嚐到甜頭之後,金利斌不甘心無視眼前的誘惑,又開始大規模的在民間募集資金,這都加劇了公司的債務規模,而且也讓他走上了非法集資的道路。一般來說一旦走到這時基本就要開啟下坡路,金利斌的事業之路的確從這裡發生轉折,後續他所生產的產品因為產量和銷售問題,公司日漸入不敷出,金利斌名下的其他企業也因此背上鉅額債務,後來又因為資金鍊猛然斷裂導致各個債主紛紛找上頭來。

曾經的“包頭首富”,以豆奶發家致富,為何44歲時選擇自焚身亡?

一時之間曾經風光無限的首富成了人人喊打的老賴,金利斌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和打擊,在2011年4月13日凌晨,他與自己的保鏢和司機喝過酒後,開車來到了他每天最熟悉的廠區,在一個監控死角,把汽油灑入車內,關上車門車窗後點起了一把火,結束了他輝煌卻也短暫的44年人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