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新股破發企業超7成,安謀中國奪權紛爭再起|芯事月報

半導體新股破發企業超7成,安謀中國奪權紛爭再起|芯事月報

4月,國內外半導體投融資事件較上月有所下降,僅有49件。並且在國內還呈現出了一種“分裂”的狀態:一方面明明“芯荒”還在,光刻機巨頭ASML的CEO—Peter Wennick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還說晶片太缺,都開始拆洗衣機了,而另一邊,國內7家IPO的半導體企業中有5家出現了上市首日即破發的現象。

共49起投融資事件,B輪以後佔多數

4月份,根據鈦媒體App不完全統計,國內外半導體相關投融資事件共49起,其中B輪以前22起,B輪之後27起。本月已披露投資金額最大的事件為納芯微收到的IPO投資,金額達58。11億人民幣。

半導體新股破發企業超7成,安謀中國奪權紛爭再起|芯事月報

共49起投融資事件,B輪以後佔多數

根據鈦媒體不完全統計,4月共有7家半導體企業IPO,分別為拓荊科技、長光華芯、英集芯、峰岹科技、唯捷創芯、納芯微、賽微微電。

其中5家出現了上市首日即破發:長光華芯下跌1。50%,投資者中一簽虧損600元;英集芯下跌9。7%,投資者中一簽虧損1175元;峰岹科技下跌19。27%,投資者中一簽虧損7900元;唯捷創芯下跌36%,投資者中一簽虧損1。2萬元;賽微微電下跌26。06%,投資者中一簽虧損1。16萬元。

半導體新股破發企業超7成,安謀中國奪權紛爭再起|芯事月報

2022年,明明“芯荒”還在,為何半導體新股突然就不香了?綜合來看,半導體新股頻頻遭遇破發有幾大因素影響。

半導體新股頻頻破發

半導體新股頻頻破發

4月2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期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近期一些IPO跌破發行價,不是目前IPO太多了,其實是IPO定價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中國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在服務不同型別的投資者,應對不同的市場挑戰方面的能力上,還可以進一步提升。例如,在IPO定價方面,可以引入一些比較有經驗的國際機構,提高IPO市場的質量。”

首先是二級市場整體下行情況將傳導至一級市場,讓過去過熱的半導體一級市場迴歸理性。

以7家中表現良好的拓荊科技為例,它是7家中唯一的裝置企業。其主要產品分為PECVD裝置、原子層沉積(ALD)裝置和SACVD裝置三個系列,已廣泛應用於國內晶圓廠14nm及以上製程積體電路製造產線,並已展開10nm及以下製程產品驗證測試。隨著半導體裝置的本土化程序的推進,市場需求旺盛也就成了拓荊科技在4月打破破發魔咒的關鍵原因之一。

其次是定價能力待提高。

以唯捷創芯為例,公司主營業務為主營業務為射頻前端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招股書中還披露,公司客戶包括小米、OPPO、vivo等主流手機品牌廠商以及華勤通訊、龍旗科技、聞泰科技等業內知名的移動終端裝置ODM廠商。即使在這樣的客戶陣容下,也深陷收入與盈利的“剪刀差”怪圈中。業績並不出彩的唯捷創芯也是5家首日破發企業中程度最嚴重的。

再次,賽道競爭問題。

4月29日,安謀中國奪權紛爭再起。在吳雄昂控制公章的情況下,深圳市場監管局官方資訊顯示,安謀中國法人代表發生變更,吳雄昂退出董事長、董事、CEO等職務。

29日傍晚,數百名安謀中國員工聯名力挺吳雄昂,直指ARM全資母公司軟銀屢次違背承諾,強勢奪取公司控制權。

2018 年 4 月安謀中國正式獨立運營,目前安謀科技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共有員工 800 餘名,高階研發人員數量佔比超 80%。其國內的授權合作伙伴超過 300 家,合作伙伴晶片出貨量累計突破 250 億片。截止到2021年,安謀科技的營收增長了2。5倍之多。

這並不是ARM第一次試圖罷免吳雄昂的職位。2020年6月,ARM就曾與其中資合夥人厚朴投資聯合發表宣告罷免吳雄昂董事長兼CEO職位。同時,ARM、厚朴投資還聲稱,安謀中國董事會已經任命潘鎮元與唐效麒(Phil Tang)二人擔任安謀中國的臨時聯席CEO,以接替吳雄昂的職位。

但在第二天,安謀中國就給出了兩個理由駁斥該罷免不成立:一是公司沒有召開符合程式的董事會會議,也沒有產生有效的導致人事變動的法律檔案;二是ARM推舉的候選人之一唐效麒已因“嚴重違規行為”在2020年5月26日被解職。

就在吳雄昂拒不交出公司公章和營業執照,從而實際控制安謀中國後,雙方陷入僵局。

今年4月,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ARM計劃將自己持有的大部分安謀中國股權轉讓給軟銀集團。外界也認為,這是ARM為了儘快在美上市,避開上市時麻煩的財務審計。而此次紛爭正是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的新戰術。

最後,企業造血能力問題。

半導體新股破發企業超7成,安謀中國奪權紛爭再起|芯事月報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韓敬嫻,編輯/張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