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原創作者 | 吳鴻鍵

內外監管變局下,中概股近來風雨飄搖。股價下挫、資管巨頭清倉,壓力在持續。

外界的關注大多集中於阿里巴巴、京東、百度、Bilibili這樣的巨頭或明星企業,而在聚光燈之外,對於同為中概股的另一批小市值玩家而言,股價承壓已是日常,大環境的變化更多是加劇了壓力。

8月4日,線上英語教育公司流利說釋出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創始團隊私有化要約,計劃以每股普通股(或ADS)1。13美元的現金收購公司所有已發行的普通股。

三年前,頂著“AI+教育”第一股光環的流利說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12。5美元,但此後股價表現一直不佳。以8月13日的收盤價0。975美元/股計算,公司的總市值不足5000萬美元,和上市時相比市值已縮水超九成。

流利說是一類小市值中概股的縮影。在此前美股IPO相對寬鬆的背景下,這類企業前赴後繼,創造了一個個敲鐘上市的高光時刻,但它們的高光往往止於IPO。

新舊階段交替之際,「資本偵探」篩選了一部分當前市值低於10億美元、上市超過1年的新經濟領域中概股,回顧它們上市前後的狀況。這些公司中不乏曾經的明星企業,只是都沒有跳出上市即巔峰的困局。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大賽道的失意者

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造就了三個千億美金級的中概電商巨頭,但寬廣的電商賽道並沒有給其他玩家太多空間,尤其是專注於垂直領域的平臺。

劉強東曾直言,以零售為主的平臺類垂直電商註定沒有機會。“垂直電商,只有垂直品牌可以存活,不是它的電商平臺有價值,而是品牌有價值。垂直零售平臺一定死掉,當然也可以賣掉。”

寺庫、蘑菇街和1藥網上市後的股價走勢,均在不同角度上印證了這一判斷。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自2018年觸及股價高點15。48美元后,寺庫在美股市場的表現一路下挫。以8月13日的收盤價1。83美元計算,寺庫目前的市值僅為1。29億美元。

和股價一同呈現下行趨勢的還有寺庫的業績。根據寺庫最近一期財報(即2020年Q3季報,寺庫未及時遞交2020年年報),寺庫第三季度總營收為13。735億元,同比下滑29%;淨利潤為208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66。5%。

作為曾經的明星奢侈品電商,寺庫如今內外交困——在內部,垂類電商獲客成本高的問題依然難解;在外部,阿里巴巴和京東等巨頭頻頻發力奢侈品市場,奢侈品品牌也在加速自身的數字化佈局,這一切都在擠壓寺庫的發展空間。

和寺庫處境相似的還有蘑菇街。根據財報,2017-2019財年,蘑菇街實現營收11。1億元、9。73億元、10。74億元,自2019年“all in直播”之後,蘑菇街的營收開始大幅下降,2021財年,蘑菇街實現營收4。82億元,同比下降42。28%。

資本市場表現上,以8月13日的收盤價1。11美元計算,蘑菇街目前的市值僅為1。11億美元,遠低於IPO時的14億美元。

除了垂類電商共有的獲客問題,蘑菇街還面臨著極其激烈的外部競爭——在社群賽道,蘑菇街影響力遜於小紅書,“all in直播”的策略則面臨著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的壓制,這些對手無論是流量規模還是主播資源都更佔優勢,想突圍相當困難。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相比寺庫和蘑菇街業績股價雙雙下挫的遭遇,1藥網仍處於業績增長軌道,但其同樣受到同行巨頭的影響。

1藥網是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老牌玩家,其業務分為三大板塊:B2C平臺“1藥網”、B2B平臺“1藥城”和網際網路醫院“1診”。B2C業務即大眾熟悉的醫藥電商,B2B則是1藥網目前的核心業務。

根據財報,1藥網2020年實現營收82億元,其中B2B業務板塊取得的營收達75億元。而阿里健康2020年的營收為96億元人民幣,京東健康的營收為193。8億元。規模的差距之外,資本市場更是給了不同背景的企業完全不同的溢價。按8月13日的收盤價5。86美元計算,1藥網的市值不足5億美元,和IPO首日收盤時的11。43億美元相比差距甚遠,而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目前均是百億美元級別市值。

“如果巨頭做一樣的業務該怎麼應對”,這幾乎是每個創業公司都會接到的靈魂拷問。從資本市場的表現看,背靠巨頭、有著充裕資金和資源支援的企業被認為具備更強的業務延展性和競爭優勢。活在巨頭的陰影下,本身就意味著全方位的壓力。

明星下墜

垂類電商有其難以掙脫的困局,相比之下,明星公司IPO後的高開低走更具戲劇性。它們曾是輿論焦點,甚至被看多者視為下一個超級明星企業,但都沒有跳出上市即巔峰的戲碼。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作為國內“社交電商”的代表,雲集一度被視為“下一個拼多多”。伴隨著期待和爭議,雲集於2019年登陸納斯達克,IPO首日收盤報14。15美元,漲幅達28。64%,市值達30。87億美元。

這幾乎是雲集最高光的時刻,此後其股價一路下挫。按8月13日的收盤價0。93美元計算,雲集當前市值僅為1。98億美元,較高點縮水超9成。

根據財報,雲集2020年取得營收55。3億元,同比下降52。62%。這個靠“微店”分銷起家的平臺沒能講通會員制電商的故事,一度熱門的“社交電商”概念,也早已淡出輿論中心。

和雲集的高開低走勢頭相似的,還有趣頭條。根據財報,趣頭條2020年的營收為52。85億元,較2019年的55。7億元同比下降5。1%。

趣頭條IPO首日曾因暴漲觸發熔斷,上市當天,趣頭條股價大漲128%,收盤報15。97美元,收盤市值達45。88億美元。但如今,趣頭條股價已跌至1美元出頭,以8月13日的收盤價1。5美元計算,趣頭條當天的市值僅為4。54億美元。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著急的“第一股”

和明星公司一樣受到高關注,還有各種“第一股”。如今企業衝擊IPO時都喜歡帶個“第一股”的頭銜,“XX第一股”能夠高效傳遞企業的定位,也將給市場傳遞“稀缺性”認知。搶佔“第一股”,是吸引資金、獲得溢價的關鍵一步。

不過對於有些“第一股”來說,著急上市更多還是因為缺錢了,比如“音訊第一股”荔枝、“長租公寓第一股”青客公寓。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2020年1月,荔枝掛牌納斯達克,發行價為11美元,按此計算其市值約5億美元。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5億元,而上年同期為2。05億元。同時,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的經營性現金流仍然為負,依然不具備業務造血能力。

虧損的業務疊加海外擴張計劃,荔枝著急赴美上市也變得好理解,但資本市場並未給荔枝太多熱情。繼上市次日破發後,荔枝股價一度走低至1。95美元。儘管今年2月Clubhouse的火爆帶動了“聲音概念股”上漲,荔枝股價曾暴漲至16。75美元,但漲勢很快停歇,以8月13日的收盤價4。03美元計算,荔枝當前市值僅為2。02億美元。

和荔枝IPO出發點相似的還有“長租公寓海外上市第一股”青客公寓。

長租行業的競爭邏輯一度是“激進擴張”、“以虧損換市場”,即使盈利模式能否走通尚且存疑。遞交招股書時,青客公寓已是連續3年虧損,資產負債率也在逐年走高。無論是為了穩定內部運營,還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上市融資都是青客公寓必須走的路。

但IPO沒有改變青客公寓的生存狀況。根據財報,2020財年(截至2020年9月30日),青客公寓錄得淨收入12。08億元,同比減少2。1%,淨虧損達15。34億元,較2019財年同比擴大208。25%。截至9月30日,青客公寓的總負債為28。45億元,同比增加9%,總資產為8。51億元,同比減少52。73%,公司始終處在資不抵債的狀態。

另一邊,青客公寓的股價表現完全貼合其糟糕的業績。2019年底上市時,青客公寓的發行價為17美元,如今卻是在1美元上下徘徊。以8月13日的收盤價1。01美元計算,青客公寓當前的市值僅為5805萬美元。

沒人疼,沒人愛,小市值中概股將走向何方?

飄搖與歸途

股價頹勢看不到盡頭,小市值中概股在資本市場的下一步是什麼?

私有化是一種可能。除了流利說,寺庫在今年年初也曾宣佈其私有化打算。而把目光再往前移,中概股私有化的情況並不少見,聚美優品、58同城、新浪等顯赫一時的公司,都已完成私有化退市。

一般來說,公司選擇私有化的原因不外乎認為價值被低估、試圖加強對公司的控制等,但跟此前的私有化浪潮相比,小市值中概股當前的狀況要更復雜一些,除了不受美股市場認可,內外監管變局也讓其不得不更多為未來做打算。

相比A股和港股,美股IPO條件較為寬鬆,上市週期短,是企業融資和資本退出的便捷選擇,但這似乎正在成為往事。據BT財經整理,今年7月共有68家中企在A股、港股市場IPO,僅有1家中資背景的SPAC在美股IPO。

跟已經完成回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中概巨頭相比,小市值中概股手中籌碼更少,處境更尷尬。

它們興起於上一個時代的尾聲,正飄搖著進入下一個時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