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豪闊量化私募“踩剎車”,傳涉10億獎金門,萬億量化拐點訊號隱現?

作者 | 顧銘?編輯 | 袁暢

量化基金在2021年重新整理了行業最快增長紀錄,而其中成長最生猛者已經開始宣佈“剎車”。

9月7日下午,一條訊息傳播量化投資圈:年內規模增長最犀利的機構之一天演資本宣佈:“

自2021年9月7日起暫停募集工作

”。

最豪闊量化私募“踩剎車”,傳涉10億獎金門,萬億量化拐點訊號隱現?

公告稱,

天演資本年內管理規模“增速過快”,為保障投資者長期利益,公司決定階段性停止募集工作。

天演資本由具備海外量化投資經歷的謝曉陽等人發起,憑藉年內突出的業績和進取的激勵策略,成為業內量化機構快速增長的“旗幟”。

業內有傳聞稱,

天演資本今年前八個月的規模超過150億,這個規模幾乎是去年末存量的1。5倍以上。

但現在,它們也開始“踩”下“剎車”。

天演的決定,儘管突然,但其來有自。在“天時、地利、人和”的作用下,過去大半年量化基金取得了歷史上最快的規模增長,量化私募的存量規模前所未有的挺進萬億大關(券商研究報告統計)。

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推高了量化基金的日常成交,也引發了更多市場力量的關注。“量化基金究竟佔了A股市場多少比例的交易量”成為近期券商研報的熱門話題。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量化機構“封盤”,量化這列增長快車是否開到了拐點?

01

仍有申購“口子”?

從天演資本日前的公告看,措辭宣佈的非常堅決,但也預留了一些過渡時期的“口子”。

比如,天演公司管理的所有產品自即日起暫不接受申購,

但已啟動銷售流程的專案依前期計劃募集。

這是否會引發外部資本“搶灘”申購少數仍在募集的天演產品,令人擔心。

天演資本的官方網站顯示,天演資本成立於2014年,公司現資產管理規模逾300億元。

第三方資訊顯示,公司今年規模成長速度驚人,此前有訊息稱截至2020年公司管理的外部資金規模逾100億,但截至最新公告,該公司的存量規模已經超過300億元。

毫不誇張地說,天演資本正在重新整理中國量化史的募資速度的紀錄,它們的規模迅速擴張,幾乎復刻了昔日量化頭牌明汯投資的路徑。

02

激勵政策驚人

來自渠道的資訊顯示,天演資本的激勵政策非常積極,甚至成圈內熱議話題。

此前網上曾經流傳一張討論圖片,圖片中討論有百億量化機構為公司員工派發了“天價”獎金。事後有業內人士推測,

其中機構可能就是天演資本。

還有業內人士透露,天演資本的投研人員薪酬機制相對“透明”,底薪只分兩個檔位(普通/資深),管理層與員工直接在公司利潤分配上分成,激勵的力度非常大。

一些行業獵頭也反映,

該機構的薪酬福利在業內屬於“頂流”,各方獵頭都已經放棄從天演資本里挖人的想法。

還有行業獵頭反映,由於規模發展迅速,現在量化行業的關鍵人才(投研、銷售),期望薪酬“水漲船高”,相比年初已經大幅攀升。

不僅投研人士,今年以來各家機構內富有渠道資源的人士也被“哄搶”,它們招聘後被推到各大銀行、券商和三方財富渠道處,幫助產品銷售。

03

什麼策略最賺錢?

量化投資的擴張,在年內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現實。而這些擴張與部分量化產品的強勢業績表現相關。

比如,一些第三方的資料顯示,天演旗下的代表產品年內收益超過同期中證500指數高達40個點(截至9月3日),中短期收益令人咂舌。

三方調研資料還顯示:類似天演資本這樣的量化機構,

上半年的超額來源更多是選股方面的收益,高頻的日內迴轉(即T0)貢獻和打新貢獻佔比小。

這和業內前期流傳的資訊有較大差異。

天演資本的網站顯示,公司的創始人謝曉陽有海外投資經驗,尤其是歐洲股市的股指期權投資經驗,這是否會作用於天演的產品尚不可知。

最豪闊量化私募“踩剎車”,傳涉10億獎金門,萬億量化拐點訊號隱現?

另外,一些業內人士反映,隨著A股市場結構化行情的展開,近期不僅高頻策略、一些傳統alpha策略收益也開始走高,這可能是更多量化機構收益飆高的原因。

04

規模高增後“隱憂”浮現

事實上,自2018年開始,國內量化私募已經開始出現百億規模機構, 當年,以九坤、幻方、銳天、致誠卓遠為代表的“四大天王”,是以高頻量化策略打響的市場知名度。

2019年後,規模大幅增長量化私募開會遭遇挑戰。高頻策略逐步退出最主流,大型量化機構更多的透過指數增強策略、中性策略,快速在各大渠道吸收客戶資金。

不過整個行業的規模增長速度並不快,增速還是集中在少數龍頭機構上。

但近年以來,這個趨勢被打破,目前,業內初步統計,量化私募行業已經陸續湧現出至少20家百億機構,其中包括前述的四大天王,也有天演資本等。

但來自業內的聲音也表示,上述高速增長的隱憂一直存在

其一、目前業內所做的所謂高頻交易,受限於交易所對日內迴轉的限制,往往必須藉助於底倉+股指期貨對沖,上述交易繁複且有一定成本,構成了策略的不確定性。

其二、近期的選股策略的走強,有一定的板塊原因,這種做法究竟是策略的有效,還是行業Beta的偏置導致,業內有一定擔心。

其三、量化機構銷售渠道的快速鋪建,往往帶來人員素質的“魚龍混雜”。後者可能帶來“迅雷掩耳不及”的勢頭擴張,但業績是否能兌現或支撐,值得後續考察。

可見的歷史是,2020年,業內最大的量化投資機構M 曾一度在各大渠道大賣產品,一躍成為中國首家千億量化私募。

但募資完成後,該機構出現了長達7個月不見超額收益的窘態。由於規模擴張過快,售後維護跟不上,這導致了今年一季度造成大量持有人體驗不佳,並最後跌出千億陣營。

對於天演資本和如今的量化機構陣營來說,如何防止快速募資之後的收益瓶頸,是下一步最重要的考量。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