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總掛在嘴邊的“瑞士銀行”,到底牛在哪?只有富豪才玩得轉

大佬們總掛在嘴邊的“瑞士銀行”,到底牛在哪?只有富豪才玩得轉

最近,“逃稅補稅”成了網友們熱議的一個話題。其實,不僅國內是這樣,國外對於逃稅的態度也是嚴懲不貸。

瑞銀的鉅額罰單

我們看到,近期法國巴黎一家法院判決瑞士瑞銀集團(UBS)協助法國客戶逃稅的罪名成立,處罰金額1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9億元。

這個罰單看著數額不小,但這已經是法院對瑞銀集團“額外開恩”的結果。

因為根據法院的調查,瑞銀集團在2004年至2012年期間系統地幫助法國客戶逃稅,金額可能超過1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66。22億元。所以,在2019年初判的時候,這個案件的罰單是45億歐元,當時瑞士銀行對此判決提起了上訴。

這次在罰款大打折扣的情況下,瑞銀仍表示可能上訴,理由就是法院針對洗錢的指控,會損害聲譽。那麼,網友們很有意思,用“掩耳盜鈴”來形容瑞銀提出的上訴理由。因為一說到瑞士銀行,大家很容易就聯想到“黑錢”。

瑞銀的客戶們

不僅電影裡面,那些貪官和毒販達到一筆不義之財之後,都會對自己的身邊人說“把它放到瑞士銀行”。

在現實中也是這樣,根據2015年瑞士銀行交出的部分外國人賬戶,個別國家大名鼎鼎的前領導人,像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等,都在瑞士銀行都有數額驚人的存款。

那麼,早在2008年,美國參議院就指控瑞士銀行洗黑錢的行為,說他幫助美國富人用海外賬戶避稅,這種行為讓美國政府承擔超過1000億美元的損失。而且根據不完全統計,瑞士銀行現存有全世界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私人財富。

瑞銀的保護法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瑞士銀行能肆無忌憚的成為資本家逃稅的天堂和洗黑錢貪官的遮羞布呢?答案就是法律保護!

首先,瑞士是永久中立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麼,瑞士還有一個專門的《銀行保密法》,其中除了不得向第三方洩露顧客的任何資訊外,最為關鍵的是,他不問客戶名下財產的來歷,允許客戶使用化名、代號或者數字來代替真實姓名,取款只要提供存款憑證就可以。

這條規則,可以說是瑞士獨有的!眾所周知,全世界各國的銀行基本上都受政府的監管,銀行有權力獲取個人資訊,如果沒有身份證或者其它有效證件,是不能辦理存款業務的。

但,根據這個《銀行保密法》,瑞士的銀行是不受政府監管,也允許匿名存款,只不過要支付高昂的管理費,因此瑞士銀行服務的顧客通常是非富即貴。當然,這也是他成為眾矢之地的原因所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