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戰火升級:混合鋰金屬電池第一股攪局 半固態技術再升溫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曾樂)訊,

繼LG新能源上市後,“全球混合鋰金屬電池第一股”SES AI Corporation(以下簡稱:SES)的出現,使得動力電池行業戰火再度升級。

近日,隨著與艾芬豪資本收購公司的業務合併順利完成,鋰金屬電池開發者及製造商SES宣佈,其A類普通股和認股權證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分別以程式碼“SES”和“SES WS”開始交易。

投資者名單背後:現產業鏈多方巨頭身影

招股書顯示,SES上市前引入了眾多投資方。

具體來看,在SES投資者名單中,財務型投資機構包括:祥峰投資、祥峰投資母公司淡馬錫;汽車製造商包括:吉利控股集團、通用汽車、本田汽車、現代汽車、起亞公司、上汽集團、富士康等;同時,還包括SK集團、天齊鋰業等產業資本。

2月7日,天齊鋰業釋出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持有SES的股份為2776。79萬股。此次SES與艾芬豪在業務領域的合併,將為其執行未來更長遠的戰略規劃創造更好的條件,從而進一步加速鋰金屬電池的商業化程序。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SES方面獲悉,截至目前,該公司與通用、本田、現代和起亞簽訂了鋰金屬電池A樣品聯合開發協議。

此前,2021年11月,SES釋出Apollo™鋰金屬電池,容量達107Ah。同時,該公司宣佈正在上海嘉定建設鋰金屬電池超級工廠,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計劃於2023年竣工,建成後產能將達1GWh。

《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SES預計2025年實現量產。根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至2023年,SES將開啟預生產;2024年進入試生產階段,產能為1GWh/年;2025年,SES混合金屬鋰電池將完成C輪驗證,並進入正式量產階段,屆時將達11GWh/年。

混合鋰金屬電池:“寧王”的又一對手?

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寧德時代中國區乘用車解決方案部總裁項延火曾表示,“經過近10年的攻關研究,我們認為,

採用鋰金屬為負極材料的全固態金屬電池是固態電池的最優發展方向。

這個技術可從本質上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但目前仍有一些關鍵技術和工藝問題需要行業共同攻關。”

SES創始人兼CEO胡啟朝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當前,固態電池主要分為兩種:固態鋰離子電池、固態鋰金屬電池。“

混合鋰金屬電池則介於鋰離子電池與固態鋰金屬電池之間,兼顧兩者優勢。

混合鋰金屬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最大不同在於負極材料。其中,鋰離子電池的負極主要是石墨、矽,而鋰金屬電池的負極為鋰金屬。

SES創始人兼CEO胡啟朝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在混合鋰金屬電池中,負極由傳統三元鋰電池的石墨,替換成了超寬、超薄的鋰金屬,這也使得混合鋰金屬電池兼具固態電池的特性,能量密度更高、重量更輕,同時也更安全。”

據介紹,SES的鋰金屬電池採用高能量密度的鋰金屬陽極、保護性陽極塗層、具有專利的高濃度鋰鹽電解液等。

東吳證券研究顯示,

SES電池生產工藝與鋰離子電池相似度60%以上,材料差異在於電解液、負極。

混合鋰金屬電池在生產工藝上60%以上與鋰離子電池相同。從材料體系看,二者的差異在於電解液和鋰金屬負極,

電解液使用高濃度溶劑鹽電解液,效率從5%提高至95%以上,其他材料與鋰離子電池相同

中信建投研究表示,SES的Apollo™鋰金屬電池採用了複合聚合物塗層,但並非全固態電池,不影響隔膜的使用。全固態電池量產困難重重,仍有介面導電、電池一致性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在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獨立研究員曹廣平看來,“

混合鋰金屬電池屬於混合固態鋰離子電池,這種能量密度高的電池是發展趨勢,尤其是作為動力電池,質量很輕,容易被電動汽車產業接受。

不過,“鋰金屬電池技術方向其實不新鮮,國內外都有在進行相關研究。但目前國內企業可能沒有明顯進展。”有資深業內分析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對此,SES創始人兼CEO胡啟朝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坦言:“從生產角度來看,鋰金屬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有超60%的重合度。但在負極材料研發方面,目前全球極少有企業能夠批次生產超薄、超寬的鋰金屬材料。此外,這其中還有一系列細節需要去完善,比如從質量控制到生產工藝管理。”而這也成為整個行業當前所面臨的待解難題。

動力電池戰火升級:半固態電池有望加速裝車

東方財富證券研究認為,全固態電池目前是實驗室研究狀態,量產和商業化還面臨著諸多難題。

半固態電池是向固態電池的過渡方案,電池能力密度大幅提升,可相容現有電解液電池的工藝裝置和材料,實現較低成本量產,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有快速落地的可能。

除SES外,不少企業關於半固態電池的動作頻頻,並透露出相關規劃。綜合來看,2022年,半固態電池有望加速裝車。

其中,1月22日,首批搭載贛鋒混合固液鋰離子電池的東風E70在江西新餘完成交付;2021年12月10日,其在江西新餘進行試車儀式。

1月14日,孚能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半固態電池送樣給整車廠客戶獲得了良好反饋。鎮江工廠生產的產品主要供應給賓士,一期產線稍加調整後可適用於生產未來330Wh/Kg產品。此外,其表示,公司未來將建設類似285Wh/Kg產線,從產能爬坡開始到目標值至少縮短30%以上時間。

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正按計劃推進更高能量密度的固液混合電池研發和工程化,預計2022年下半年就會給客戶提供批次驗證。”

2021年11月,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表示,“公司為國內高階純電動配套半固態電池實現超1000km的續航里程,比其第一代車型提高了一倍。”

據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預測,“全固態電池要實現產業化、並對市場格局產生重要影響,仍需十年左右。而

現有的鋰電技術,包括液態電池及半固態電池,在2030年前仍將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