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83家公募掏43.09億元幹這事 股基冠軍也加入

公募

基金

自購最高紀錄誕生了!

截至11月2日,今年以來基金自購規模達43。09億元,超過2020年全年水平,創1998年公募基金行業誕生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今年的自購基金中,

股票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

佔比超過六成,楊建華、袁航、陸彬(2020年

股基

冠軍)等基金經理加入自購隊伍。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購對外釋放出投資信心,市場短期調整往往給優質資產提供較好的長線買入機會。

權益類基金最受青睞

資料顯示,截至11月2日,今年以來共有83家

基金公司

展開自購,自購規模達43。09億元(僅統計公司層面,不包括基金經理個人自購,下同)。這不僅較去年同期自購規模(29。42億元)大增46。46%,更是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創下公募基金業自購新紀錄。

自1998年誕生以來,公募基金行業的年度自購規模先後在2008年和2015年突破10億元和20億元,在2020年創下41。52億元的新高紀錄。如今,這一紀錄再被重新整理。

具體看,在今年展開自購的83家公司中,

國泰基金

以3。8億元的自購金額排名第一,自購基金數量為22只;

建信基金

雖然自購了5只基金,但自購規模達到了3。1億元;

天弘基金

自購43只基金,金額為2。9億元,排名第三。此外,還有

匯添富基金

南方基金

等9家公司自購規模在1億元以上。

從產品型別看,權益類基金依然是自購

主力

軍。Wind資料顯示,在43。09億元的基金自購中,股票型基金以13。46億元的規模居第一位,排名第二的

混合型

基金自購規模為13。36億元,兩者合計26。82億元,佔比達62。24%。而以往的自購大戶

債券型基金

,今年的自購規模為10。65億元,佔比24。72%。

近年來基金自購情況一覽表

創紀錄!83家公募掏43.09億元幹這事 股基冠軍也加入

資料截至2021年11月2日

基金經理也自掏腰包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基金自購一般是出於兩方面目的:一是將基金公司利益、員工利益、基金持有人利益進行繫結,以增強持有人信心;二是透過基金自購,基金公司也能分享到基金投資收益,既能提高基金規模,又能分享投資回報。

市場分析人士陳浩(化名)指出,基金自購往往發生在行情大波動時,除了對外表達投資信心,也能對

基金髮行

起到較好的營銷作用。和2020年類似,2021年的基金自購潮也是在春節後行情調整後開始的,因此自購基金基本以權益類產品居多。

陳浩還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基金髮行熱度有所下降,不少公司為了促進基金髮售,還動員了基金經理自掏腰包加入自購。如果把這些算進去,今年以來自購規模就更高了。

比如,9月,

長城基金

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楊建華掏腰包100萬元買入他自己管理的新基金長城興華優選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

證券投資

基金;同時,長城基金總經理邱春楊也自掏100萬元購買了該基金。

8月,

信達澳銀基金

表示,基於對

公司投資

管理能力的信心,以自有資金出資500萬元認購信達澳銀品質回報混合基金。

在今年更早些時候,

鵬華基金

基金經理袁航、

匯豐晉信基金

基金經理陸彬等人出手自購。2020年,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以134。41%的回報率奪得當年股票型基金冠軍,被市場所熟知。

佈局長線買入機會

袁航表示,伴隨著社會財富不斷積累,財富配置會有一個先後順序。前些年財富的積累主要用來滿足一些基本的需求,比如購置家電、汽車、住房等,當財富積累到一定階段才會考慮購買金融資產,比如基金、

保險

等。這是一個長期趨勢。

“A股過去兩年明顯上漲,部分個股估值水平顯著提升,但有別於2015年市場峰值階段的全面高估值,當前部分標的還處在低估區。儘管市場短期來看確實會有一些波動,中長期而言對於權益市場仍然樂觀,短期的調整往往會給優質資產提供較好的長線買入機會。”袁航說。

前海聯合基金指出,從中長期維度看,隨著工業企業利潤改善,智慧製造戰略推進,科技研發創新投入有望持續加大,高階製造、資訊科技、5G應用如車聯網、人工智慧等有望進一步開啟空間,進入左側佈局期。此外,“雙十一”臨近,消費預期有所回升,專項債發行加速下,新基建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長期消費服務中的國產品牌行業,如汽車、醫美化妝品、白酒家電、服裝珠寶等賽道,也有望穿越估值壓力週期。

陸彬表示,從當前時點看,低碳行業已具備成為新一輪結構性行情主線的條件。低碳行業涉及面非常廣,能從中找到非常多優秀的公司來做投資。此外,新能源行業從未來3-5年看,整個行業的複合增長有望超過30%,行業發展空間大、增速確定,對應2022年的估值比較合理。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