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觀點》:北交所來了!向世界釋放什麼訊號?

《硬觀點》:北交所來了!向世界釋放什麼訊號?

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後,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來了! 9月2日宣告設立,9月3日完成工商註冊,9月5日便馬不停蹄就首批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

證監會表示,設立北交所是資本市場更好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內在需要,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百度財經《硬觀點》邀請曾在深交所、上交所從業過的行業專家、創投專家進行解讀。

他們分別為,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曾任深圳證券交易所資產證券化產品稽核委員會委員李湛和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教授、曾任職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施東輝。越南建設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擔任本場直播的主持人。

已經有兩個交易所,為什麼還要設立北交所?

北交所火速設立背後有三大原因

施東輝表示,從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角度理解,資本市場對於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服務遠遠不夠。

施東輝引述資料稱,大量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市時,規模、盈利遠遠超過法定上市條件,甚至超過主機板上市條件。實行註冊制後,創業板首發上市企業有一百八九十家,上市前一年淨利潤的中位數接近8000多萬。

在施東輝看來,滬深交易所服務的企業更多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慢慢喪失了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功能。

從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程序來看,施東輝認為,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科技創新以及增加就業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服務國家大局的角度出發,資本市場確實迫切需要改革,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援。

深圳中小板和主機板合併後,中小板市場不復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必要對新三板制度進行市場化改革,使它成為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專業化的發展平臺。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講,地方政府出於發展經濟、建設金融中心的角度,都想建一個交易所。北京地位特殊,地方政府的呼籲、支援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動因素。

北交所和滬深交易所是否有競爭?

相互補充&良性競爭

李湛回顧創業板、科創板的設立歷程表示,每一次資本市場重大改革,都是順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在李湛看來,三大交易所未來必然在邊界上有一些重合,但一定是良性競爭的,促進整個資本市場發展。

李湛表示,創業板、科創板以及滬深兩市主機板,在定位上存在差異。科創板強調硬科技,創業板產業更多元化,強調三創、四新。而新三板,定位更小、更早期創新類中小企業。

張奧平補充稱,全球範圍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中,一定是有不同交易所形成良性競爭的。例如美股市場的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一定是良性競爭的態勢,才能夠讓兩個交易市場、交易所持續發展。如果只是差異互補,未必會看到真正互補的好結果。

北交所什麼時候正式開市?

相較於科創板有可能會更快

回顧科創板開市歷程,從2018年11月5日宣佈設立到2019年7月22號開市,歷時共259天。

李湛預計,北交所開市應該會比較快。一方面,科創板和創業板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鑑。另一方面,精選層很多制度只要略做細節調整就可以整體平移北交所。

施東輝贊同李湛關於北交所將很快開市的看法,在其看來,北交所看起來像是從天而降,實際上不是憑空出世的政策,有很多制度基礎,是萬事俱備下吹過來的東風。

他預計,北交所開市速度相較於科創板有可能會更快。因為有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經驗和基礎,經過前兩年精選層改革和小IPO制度改革,新三板已經接近交易所運作方式。

到底什麼時候進行交易?施東輝指出,交易所交易必須要具備三大基本要素:規則齊全、技術系統完備、主體設立。

北交所9月3日已經完成工商註冊,上週末首批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技術系統改造、升級、測試也提前有所準備,所以速度是非常快的。”施東輝強調。

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怎樣?投資風險怎樣?

高風險高收益,方便投資者參與企業早期發展

一些投資者按照慣性思考,覺得科創板相當於“名牌貨”,新三板魚龍混雜是“地攤貨”。未來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會怎麼樣?投資風險怎樣?

在李湛看來,大企業是從小長大的,不同階段市場給的定價不同,在做投資時不能只看到小。企業發展早期,資本給出的估值較小,反而是具有投資潛力的標的。

施東輝表示,投資基本規律是高風險高收益。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風險是比較大的,因為中小企業相對來說風險,包括商業模式、經營戰略都還處於相對不穩定的狀態。

但是另一個方面,現在全球股市都有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上市企業被VC、PE、A輪、B輪、C輪、D輪不停融資,長到規模巨大再去上市。

這些企業已經不存在融資困難,甚至現金流非常充裕。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的投資者就越來越缺少透過股市參與分享高潛力的中小企業成長紅利的機會。在施東輝看來,未來的北交所便可以提供機會,使投資者在企業早期階段就可以參與成長。

北交所投資者適當性會不會放鬆?

專家:三個交易所會做參考,不會放太低

投資者適當性方面,李湛認為,至少要跟科創板比較一致,可能還會延續目前精選層的投資者適當性。北交所有可能在一定階段放鬆投資者門檻,但是會比較有節制,三個交易所一定會做參考,不會放得太低。

施東輝認為,投資者適當性是北交所未來發展非常核心、非常關鍵的因素。他列舉科創板要求50萬的投資者准入門檻,目前總共開戶投資者大概是七八百萬,相較於1。89億戶證券市場投資者總數來說是非常低的。

股轉系統資料顯示,目前精選層合格投資者賬戶大概170萬戶。如果投資者還是維持現在100萬的准入門檻,流動性大機率不盡如人意。

如果沒有進一步放寬投資者門檻,施東輝認為,可以透過其他方式激發市場活力,比如融資方式進一步創新,交易產品更快創新。

北交所會不會衝擊存量市場?

專家:有助於引導國內資本市場投向北方科技類企業

施東輝表示,北交所整個市場容量很小,精選層總共66家公司,市值加起來都沒有寧德時代一家公司大,流動性也較低,不用擔心對於資金的虹吸效應。

他強調,“房住不炒”嚴格監管的大環境下,整個社會的資金量是非常充裕的。滬深交易所目前成交量在萬億以上,有充足的資金量來支援不同板塊市場的共同發展。

李湛則認為,未來公募基金可以更正式地投資精選層,資金流入規模會慢慢擴大。北京、上海和深圳服務的地域和物件會有所改善,有助於引導國內資本市場投向包括華北或者北方的科技類企業。

本場直播的主持人越南建設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最後總結稱,北交所設立順應了宏觀經濟核心驅動因素要變道科技創新發展這一需求,未來會有更多的專精特新型企業在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也會有更多投資者分享到專精特新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期的投資紅利。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