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擴種觀察丨聚力大豆擴種,看遂寧市安居區如何“自強示範”?

四川線上記者 王若曄 遂寧觀察 劉文詩 圖片/廖錦輝

“大豆播種前清選種子可以提高豆種的播種質量,特別是採用大豆精量點播機播種時,必須對大豆種子進行嚴格清選……”3月29日,遂寧市安居區農業農村局會議室裡,一場技術培訓會正在進行。

從技術優勢到品種選擇,從種植方式到病蟲防控,來自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為安居區各鎮大豆種植技術骨幹以及農技站的技術人員“傳經送寶”。現場的大豆種植戶說,“培訓來得及時,乾貨滿滿”。

大豆擴種觀察丨聚力大豆擴種,看遂寧市安居區如何“自強示範”?

機器正在整理撂荒地。

安居區位於我省重點打造的大豆生產“一區五線”中“一區”的三角核心區,今年目標是完成3萬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推廣。作為國家級大豆科技自強示範縣,聚力大豆擴種,安居區如何作為?

借智借力,著力打造遂寧大豆現代農業園區

3月28日,遂寧市安居區石洞鎮雙祠堂村,在經過宜機化改造後的連片農田裡,機器正忙著播下玉米種子。這一片是玉米大豆套作種植區域,先種春玉米下去,6月左右再補種大豆。

“淺丘地區如何推行全程機械化種植,我們正在探索,也希望專家能夠指點迷津。”農田旁,種植大戶奉光榮和“科技下鄉萬里行”大豆技術服務團的專家們圍繞“機械化”探討起來。

“去年,我們試種的250畝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奉光榮說。

“包括大豆收割嗎?”一位大豆技術服務團的專家問,“目前專門收大豆的機具都不太成熟,我們很想看下你怎麼改進的。”

奉光榮改造了家裡的水稻收割機,減少了脫粒杆子,改造了復脫和清選篩子的孔徑,“去年使用效果不錯,在地裡直接能收豆子。如果不改造,豆子收割出來80%都是爛的。”

大豆擴種觀察丨聚力大豆擴種,看遂寧市安居區如何“自強示範”?

連片農田裡,機器正在播種。

“我們聯絡了幾臺收割樣機,現在就是看能不能根據你們的種植模式和技術特點改進一下,爭取突破大豆收割這個短板。”省農科院經作所所長葉鵬盛說,大豆技術服務團的目標是圍繞當地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推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以石洞鎮雙祠堂村為核心,遂寧市安居區正全力打造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遂寧大豆現代農業園。園區以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為核心產業發展技術,覆蓋3個鄉鎮46個村,大力發展5000畝大豆核心區並實現全程機械化,輻射帶動大豆種植5萬畝,並以此為主線,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專家們對當前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建議,我們獲益良多。”遂寧市安居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除了藉助“科技下鄉萬里行”專家的力量,安居區也對接了四川農業大學,組建了“首席專家+崗位專家+農技人員”三位一體的專家服務團,為園區規劃建設、大豆生產提供常態化技術服務,做強科技支撐。

結合實際,全面推行“三改一提升”措施

3月29日,遂寧市安居區白馬鎮紅薯現代農業園區,挖掘機正在整理坡上的土地。“今年我流轉了這一片的荒地,進行紅薯間作大豆種植。”種植大戶彭歡說,在播種前,要對撂荒地進行宜機化改造,方便機耕作業。機械化耕種收每天作業量可在60畝左右,每畝節省人工8至10人。

“今年,安居區目標是建立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核心示範基地8000畝,其中玉米大豆套作5000畝、紅苕大豆間作2000畝、高粱大豆套作1000畝。”遂寧市安居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聚力大豆擴種,結合生產實際,遂寧市安居區正全面推行“三改一提升”措施。即:改變傳統種植習慣、改良田間基礎設施、改善晾曬烘乾條件以及提升服務水平。

改良傳統種植方面,安居區正加強宣傳推廣奉光榮家庭農場玉米和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示範種植經驗,引進培育業主或農戶參與種植示範,提升種植積極性。

“示範種植經驗總結來說就是‘三增一省’。”遂寧市安居區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陳才貴介紹,擴行“增光”利於機械耕作,邊際優勢及增光效果明顯;縮株“增密”就是增加玉米畝株數和大豆密度;精管“增產”就是前期選用好品種,做好田間管理;機耕“省工”即選用玉米、大豆施肥播種機精準播種、施肥、施藥和收割。

改善晾曬烘乾條件方面,由於安居區玉米、大豆成熟收穫期常年易出現連續陰雨天氣,玉米、大豆易出現黴變,規模種植風險更大。“為此,安居區將加大對規模種植大戶糧食烘乾設施裝置的財政投入補貼力度,盡力改善和提升糧食晾曬烘乾條件。同時,強化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壯大農機農藝服務隊伍,多種形式開展技術服務。”安居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權威解讀】

四川省農科院經作所黨委副書記、所長葉鵬盛:

川中丘陵地帶的農業生態是很有特色的,種植型別比較豐富,能因地制宜開展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幼齡果園間作大豆和紅苕間作大豆等多種模式種植大豆。圍繞大豆擴面增產的需要,可以看到,安居區已建立起一整套工作機制,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進落實的工作力度也很大。

安居區可在繼續做好種植技術推廣培訓上發力,在幾種模式中,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的技術含量比較高,同時還需要農機配套跟上,否則技術落地是有難度的。群眾受傳統種植習慣的影響,在種植技術上還存在不規範和不科學的情況。這就需要技術骨幹深入一線,開展多渠道、多層級培訓指導,以提高技術到位率。

【來源:四川線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