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譜寫"雙城記"圍繞五大共建領域建言獻策

連線四川省、重慶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合力譜寫"雙城記"圍繞五大共建領域建言獻策

公交化運營的成渝高鐵讓兩地人員流動更為便捷 新華社發

去年1月1日,重慶、成都兩地同時發出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第一趟列車。如今,兩地共建“中歐班列(成渝)”品牌已有一年多。昨日,記者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悉,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超4800列,佔全國比例超30%,運輸箱量超40萬標箱,開行線路已可通達歐洲百餘個城市。

“目前,中歐班列(成渝)已成為全國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表示。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則指出,成渝“兩港”深度融合,在中西部地區形成了一個跨境班列的內陸開放極。

為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和川渝黨政聯席會議工作要求,合力譜寫“雙城記”,去年12月17日至18日,成都市黨政代表團前往重慶市考察學習交流。在成渝兩市領導的見證下,重慶市與成都市簽署了“1+5”合作協議。雙方達成共識:把協議確定的事項落實好,持續推進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叢集、西部科學城、西部金融中心、現代化國際都市取得新成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在四川、重慶召開兩會之際,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本報聯合重慶日報,連線四川省、重慶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請他們圍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叢集等五大共建領域建言獻策。本報特推出上下兩篇報道,今日推出上篇。

關鍵詞: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合力打造輻射全球的世界級機場群

過去一年,川渝合力推進現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個“1小時交通圈”,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重大專案加快推進,雙核間高鐵通行時間縮短至近1小時,形成4條高速大通道。

重慶市交通局局長許仁安:新的一年,重慶將以提升內聯外通水平為導向,以補短板、強弱項為重點,加快構建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的綜合立體交通網路。重慶將統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加快構建出海、出境大通道。

在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上,重慶將著力推動形成“市內雙樞紐協同、成渝四大機場聯動”的機場格局,合力打造輻射全球的世界級機場群。今年將加快建設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提速推進新機場前期工作。同時,全力推進“米”字形高鐵網建設,加快實現1小時成渝雙核直連、3小時毗鄰省會互通、6小時北上廣深通達。今年將通車運營鄭萬高鐵,啟動建設渝西、渝宜高鐵。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陸港樞紐投資發展集團工程專案管理中心副主任佘金波:中歐班列(成渝)開行以來,成渝兩地破除行政壁壘,建立政府及平臺公司間常態化溝通和協調機制,重慶、成都、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形成三方聯席機制,定期協調班列開行中的各項問題。

成渝兩地加快建設立體綜合交通體系,有利於暢通對外聯絡,帶動物流、人流、資金流、技術流、資訊流加快集聚,提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位勢能級,鞏固重慶、成都門戶樞紐地位,進一步發揮極核和“主幹”引領帶動作用,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作為一家立足於陸港樞紐建設的本地國有企業,成都陸港樞紐投資發展集團將充分藉助國家戰略的疊加優勢,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充分凸顯國有資本引領作用,為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建設發展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

關鍵詞:共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叢集

圍繞產業鏈提升核心技術研發能力

每天,成都經開區的汽車生產線上,來自重慶的零部件悉數登上一輛輛新車。與此同時,成都經開區生產的零部件也源源不斷髮往重慶。最佳化產業鏈協作和供應鏈配套,共同推動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叢集,成都與重慶,正雙向奔赴,共譜新章。

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高階技師陳昊:關於雙方應如何協同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叢集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加強成渝兩地製造業合作、提高工業工藝技術等方面著力。成渝兩地製造業各有特色、各有優勢,比如重慶的汽車、造船等行業具有很大優勢,成都的汽車行業也有雄厚基礎。雙方可在這些領域研究國際國內製造業的特點、規律,構建新的產業分佈和合作關係,實現“有上游、有下游”的合作方式。

高質量製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工藝技術。應整合兩地研究機構和大學,整合研發實力,實現產業叢集的協同創新。最好能透過兩地企業、研發機構,建立製造工藝開發的創新中心,共同提高兩地工藝技術水平,從而建設一批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等,把技術提高上來。

重慶市人大代表、渝北區委書記於會文:重慶製造業發達,而四川大院大所較多,科研實力雄厚。去年,重慶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的意見》。兩地可相互學習,鍛長板補短板,一起將先進製造業做強做大。

以新一代資訊科技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兩地製造業轉型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視窗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助於兩地產業鏈協同、產業政策協同、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協同。當務之急是要圍繞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進一步提升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從而補鏈、延鏈、強鏈。

關鍵詞: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在普惠金融領域幫助降本增效

去年底,《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出臺,明確提出2025年四川要建成西部金融科技發展高地。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環節,正式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併入高位突破“快車道”。

四川省政協委員、西南財經大學微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張曉玫:這對我們四川的金融科技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金融科技的目的是幫助金融機構降本增效。既然是幫助降本增效,那麼最適合的實際上是在普惠金融領域,我們四川有普惠金融最好的場景,比如說農村金融,成都有非常好的消費金融場景,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和基礎。

未來2025年,我覺得建成金融科技發展高地完全沒有問題。去年,四川省金融科技協會還和重慶的國家金融科技認證中心,以及天府新區管委會簽署了三方協議,未來將加強跟重慶兩地人才合作技術研發標準的制定,特別是在一些前沿的領域和標準互認方面,會深入探討相關的合作細節和合作要點。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富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祥:重慶、四川在金融領域各有優勢。重慶、四川要發揮各自優勢,補齊短板,高質量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同時,重慶、四川兩地要進一步加大市場準入力度,互設更多的金融機構,共享政策紅利,共同防範風險。重慶應加快金融資源整合,發揮乘數效應,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設。(

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 向菊梅 成都日報

記者 趙一 李霞 白洋

相關新聞

代表委員熱議“成德眉資同城化”

發揮區位優勢 打造同城化發展支撐點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實施,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得到正式批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駛入快車道。如何抓住“先手棋”機遇?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成德眉資同城化”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青白江區委書記池勇:

利用國際班列優勢

提供同城化交流便捷渠道

聚焦同城化發展,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實現更好發展?“同城化,新未來。”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青白江區委書記池勇表示,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以及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戰略為各地帶來了更多機遇,要發揮好區域優勢資源,積極參與和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這不僅是青白江的總體定位,更是其發展優勢。我們將以此推動同城化發展,共建都市圈。”池勇表示,將繼續充分發揮綜保區、自貿試驗區、大港區、國家經開區、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等區位優勢,發揮國際班列暢通道、促貿易、聚產業作用,為同城化交流提供更便捷的渠道。

池勇認為,應該利用中歐班列保障德眉資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走出去、引進來。持續拓展12條國際鐵路和鐵海聯運通道;東向合作推動多式聯運體系建設,依託沿江班列和長江航運打造鐵水聯運國際物流通道;南向共同開行中老國際跨境班列,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西向北向深化中歐班列成渝合作,爭做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排頭兵。

積極轉化優勢,拉近地域距離。池勇建議,提升省口岸物流辦的能級,以便更好統籌和服務全省供應鏈的發展,並且以鐵路港經開區為基礎,完善運輸服務,更好地推進成德臨港經濟帶建設。

省政協常委、資陽市政協主席陳莉萍:

強化統籌佈局

助力成資毗鄰地區融合發展

實現成資同城化率先突破是省委、省政府交給資陽的重大政治任務,它的重要示範意義不言而喻。對於如何實現成資同城化率先突破,省政協常委、資陽市政協主席陳莉萍有著諸多思考。在她看來,成資毗鄰地區的融合發展,是打造同城化發展若干支撐點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成都市政協和資陽市政協多次開展同題調研,形成了推動成資同城化發展的工作合力。”陳莉萍分析,多重戰略機遇的疊加,為成資毗鄰地區融合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和政策紅利,讓成資毗鄰地區從曾經的“偏遠地帶”變為現在的“示範前沿”。但在規劃統籌、產業專案、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現實困難還是存在的。

對此她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統籌佈局,在規劃上“一盤棋”。在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等方面全面執行“成都標準”,著力把簡陽、雁江、樂至交界地帶打造為毗鄰地區融合發展典範。同時,探索省政府和成資兩市在年度用地指標中單列用於毗鄰地區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指標;將“成都政策”覆蓋成資毗鄰地區,以市場化手段引入成都市國有平臺公司、民營企業參與交界地帶規劃建設,共享“成都資源”“成都平臺”。同時,她還建議,打破行政界限,跨區建園,建議成資兩市聯合成立“成資交界地帶融合發展管理委員會”,實現對毗鄰地區融合發展工作的統一領導和規劃。

陳莉萍表示,今年,資陽市政協將主動加強協同聯動,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同城牽引,在助力“融通”“融城”“融產”“融合”,構建外暢內聯通勤圈、錯位協同產業圈、區域發展共同體等方面,從實施“雙碳”戰略、節約土地資源、發展新能源汽車、壯大天然氣產業等方面著力,積極建言獻策。(

記者 李霞 李菲菲

【來源:成都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