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在港交所IPO失利後,Megvii曠視科技將目標轉向了上交所科創板。

1月12日,北京證監局備案的公告顯示,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根據輔導材料,曠視科技與中信證券於2020年9月簽署了輔導協議。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早前,曾有媒體報道稱,曠視科技可能會向科創板遞交上市輔導申請,最後以“A+H”的方式同時登陸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不過,曠視科技方面則表示,“不予置評”。

01

CDR上市已有先例

貝多財經瞭解到,曠視科技曾於2019年8月在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準備在港交所掛牌交易。因超過6個月未有進展,曠視科技在港交所的申請狀態為“失效”,代表著其在IPO擱淺。

在征戰港交所失利後,曠視科技曾於2020年2月份迴應稱,上市程序仍在正常推進中,正在更新材料。但截至目前,曠視科技並未在港交所再度更新招股書。此前,曾有知情人士稱,曠視科技已於2019年透過聆訊。

2020年4月,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稱,“對上市其實沒有那麼在意,有很多永遠都沒有上市的企業也非常優秀,曠視當時提出上市的想法,更多還是把企業管理和企業品牌上升到下一個階段的訴求。”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而今,曠視科技選擇以公開發行CDR的形式在科創板上市,宣告重啟IPO。這也意味著,曠視科技可能並未放棄在境外上市的方案。就目前來看,曠視科技仍有望同時在“A+H”市場上市。

事實上,科創板已經有一家CDR上市公司——九號有限公司(下稱“九號公司”,SH:689009)。同時,九號公司也是首家註冊地在境外的紅籌申報企業、首家存在協議控制架構(VIE)並實現CDR上市的公司。

如若順利,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第二家在科創板IPO的CDR上市公司。

02

人臉識別引爭議

資料顯示,曠視科技是一家人工智慧企業,成立於2011年,主要提供人臉識別解決方案、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等。

根據曠視科技此前在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2019年上半年,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以及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為2億元、6。95億元和4697萬元。

在個人物聯網領域,曠視科技為供應商提供雲端身份驗證方案 Face ID,客戶包括小米、阿里巴巴等。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按2018年收入計算,曠視科技是最大的雲端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提供商,佔據超過60%的市場份額。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9月,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公開場合表示,曾在早期幫助曠視科技找了包括美圖和螞蟻金服等合作伙伴,“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資料,並在隨後的摸索過程中找到了幾個有價值的商業化方向。”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一時輿論譁然。隨後,螞蟻集團(螞蟻金服)、曠視科技以及李開復均進行了澄清。儘管螞蟻集團、曠視科技堅稱人臉資料及使用者隱私不涉及共享和傳輸,但依然引起了網路上對於人臉資料安全性、人臉識別使用邊界的討論。

此前,陌陌推出的換臉軟體ZAO曾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將電影或者電視劇片段中主角的臉進行替換形成新的影片,但也暴露了隱私洩露、肖像濫用等相關安全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指出,個人生物特徵如虹膜、人臉、指紋等的保護,都還未被寫入現有法律。對於資訊保護的責任主體、邊界,資訊的使用、處理和銷燬,法律都未具體規定。

朱巍認為,在這種背景下,人臉識別技術公司必須讓使用者對風險有知情權。

03

被指提前套現12億元

根據公開資訊,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完成多輪融資後,曠視科技的估值也達到了113。92億美元,約合800億元。

根據曠視科技此前在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螞蟻集團透過API Investment持股比例為15。08%,為其第一大機構股東;阿里巴巴透過淘寶中國持股比例為14。33%。據此計算,阿里系合計持股比例為29。41%。

除了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啟明創投持有曠視科技0。59%股份,富士康持股1。58%,高德地圖創始人成從武持股2%,李開復的創新工場持股1。23%,聯想集團持股1。17%,陽光人壽保險持股1。13%,還包括國有資本、海外主權基金等。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印奇持有曠視科技8。21%股份,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持股5。9%,曠視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楊沐持股2。72%,高管及員工激勵計劃持股比例為11。76%,創始團隊及員工合計持股約29%,低於阿里系的持股。

貝多財經瞭解到,因曠視科技存在AB股設計,其控制權仍掌握在管理團隊中。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曠視科技融資獲得資金34。51億元時,其中7。35億元用於回購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3。8億元用於回購普通股。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融資獲得資金39。69億元,償還借款9500萬元。

有分析認為,上市前夕,曠視科技的創始團隊已套現了3。8億元。同時,部分資本也收回了接近8億元投資。不過,曠視科技方面並未給予解釋。

04

剔除補貼後仍虧損

業績方面,曠視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80萬元、3。13億元、14。27億元及9。49億元,分別虧損3。43億元、7。59億元及33。51億元及52億元,三年半的時間合計虧損約百億元。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對於鉅額虧損,曠視科技解釋稱,這主要是由於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經調整後,其2018年淨利潤為3220萬元,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為3270萬元。

即便如此,曠視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存在“水分”。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收到政府補貼分別為203萬元、0。6億元、0。9億元及0。4億元。換句話說,剔除補貼後,曠視科技在2018年約虧損0。6億元,2019年上半年虧約700萬元。

從盈利能力來看,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在曠視科技的收入佔比最高,在2019年上半年達到了73。2%。同期,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佔比為21。8%。不過,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毛利率為59%,低於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SaaS)的87。2%。

曠視科技備戰科創板:曾因人臉識別遭質疑,剔除補貼仍虧損

印奇在一封公開信中,將人工智慧創新比喻為一場“無限遊戲”。在印奇看來,有限遊戲通常受時間限制,有輸贏雙方及明確的規則,而無限遊戲則會一直持續,規則和參與者也會不斷改變。

印奇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樹立明確的戰略和清晰的願景,讓它們像‘北極星’一樣引領我們走向下一個目的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