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怎樣才能贏得創新的競爭?

中國怎樣才能贏得創新的競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長江商學院,作者 | 劉勁

中國經濟再交一份穩答卷。

據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世界正進入中美大國博弈的階段,而經濟的較量是這場長期競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長遠來看,經濟競爭看技術,技術競爭看市場規模和創新能力。中國如何才能贏得創新上的競爭?

長江商學院劉勁教授認為,要想贏得創新上的競爭,重中之重在於儘可能地採取一種“開源”的心態和政策,爭取到更多的支援,建立更大的“朋友圈”。

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劉勁教授的觀點。

01

中美進入了一個全面競爭的時代。

透過雙方的努力,中美關係的邊邊角角雖然有可能修復,但總體不可能回到十幾年前基本是合作共贏的狀態了。

短期來看,中美之間的競爭很危險。臺海、東海、南海,軍事對抗隨時可能擦槍走火。

但從長遠看,中美的競爭的核心不可能是軍事,因為即使是區域性戰爭、常規戰爭,都有可能激化到全面戰爭、核戰爭。

戰爭是個不可控的過程,升級是大機率。核戰爭沒法打,誰也打不贏,打到最後只能是地球的毀滅。

美國鷹派看到美國在軍事上的巨大優勢,自然希望用軍事手段遏制中國,維護自己的全球性(包括亞洲)的霸主地位。

但中美軍事競爭的結果只能是讓中國向美國看齊,大規模增加核威力量,最後達到一個雖然是更加危險,但基本穩定的新的軍事平衡。

所以,

01

從軍事上看,在核武時代,不會分出輸贏,因此無休止的競爭也是無用的。

02

經濟是看誰能發展的更好,軟實力是看誰能在國際上更有影響其它國家的能力。

關於軟實力,本人曾在兩年前在FT中文網撰文闡述《軟實力管理:如何增強國際話語權?》,那是一篇對軟實力比較完整的論述,在這裡就不再重複。我在這篇文章裡主要想談談經濟上的競爭。

中美的經濟架構不同,發展的模式也有巨大的差別。

總體來講,美國在全球當了一個世紀的老大,在大多數經濟領域都走在世界最前端。

美國經濟的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創新、移民和全球化。

其中,創新帶來科技的進步和人均生產效率的提高;移民帶來高階人才的擴充和人口的持續增長;全球化透過全球市場的一體化可以轉出生產效率低下的產業,同時擴大高科技和高階服務市場的規模。

蘋果公司的例子最有代表性:

手機裡技術含量最高的是晶片、作業系統,這些都由美國或其盟友做;但手機制造的過程屬於勞動密集型,由富士康代工,在中國做;

最後,中國變成蘋果手機最大的市場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中美是互惠互利的。

但從整體上講,中國獲益更多些,主要是經過國際協作,可以從美國為首的西方學習大量的先進技術,從而從根本上大幅提高中國的人均勞動生產率。

中國人的學習能力太強,在很多領域跟美國已經非常接近;甚至在一些領域,比如5G和新能源甚至略有超越。

再加上中國雄心勃勃的科技發展計劃,使美國感到這樣繼續下去就會從根本上失去美國做為全球老大在科技上的壓倒性領導地位。

所以,美國打貿易戰只是個引子,旨在挑起矛盾、創造對中國強硬的政治基礎,

02

答案在經濟和軟實力上。

美國指導科技戰的總戰略思想是脫鉤,全部或者是區域性性脫鉤,即在世界上打造兩個科技陣營,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領導下的全球體系。

脫鉤對這種戰略的描述實際並不準確,更準確的理解是要把中國從世界上像北韓一樣孤立出去。

如果美國的戰略奏效,那麼對中國的發展是極其嚴峻的。

在科技、經濟上會重新回到冷戰時期:一方面是蘇聯和一些經濟和科技都比較落後的東歐國家;一方面是美國領導下的西方和依賴西方的全球體系。

蘇聯輸掉冷戰是命裡註定的事情,因為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創新能力,蘇聯陣營其實都完全不是西方陣營的對手。

這樣,在全面競爭的情況下,由於不得不在軍事上持續進行鉅額投入,最後蘇聯陣營自然會耗盡國力,最後不得不在馬拉松中敗下陣來。

冷戰用了40年才分出勝負,是一項馬拉松競賽,消耗戰。

所以,

真正的競爭高地在

高科技,在晶片、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生物科技、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

中國如何才能贏得創新上的競爭?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

核大國之間的競爭的焦點是經濟,經濟競爭的焦點是技術,技術競爭的焦點在市場規模和創新能力上。

。在這兩點上,其實我們都沒有優勢。

有人說,這怎麼可能?我們14億人,美國才三億多,即使我們人才培養的能力是美國的一半,我們在人才上也有優勢。

但這個算數最大的錯誤是忽略了世界上有70億人,美國的開放體系和移民政策使它不僅僅能在美國本土的三億多人中發掘人才,實際是在全球(包括中國)招徠第一流的人才。

到美國留學的本科生、研究生80%都會回國,那是因為美國勞動力市場不需要留下這些人,這些人做的事情美國人本來就能做。

而國際上到美國攻讀理工科博士的人群(包括中國),畢業後80%都會留在美國工作,對這些美國需要的高階人才,美國給出的條件讓很多人無法拒絕。

其次,其全球一流的大學體系、風險投資系統、高科技公司形成了一套讓科學家如魚得水的生態系統。

近年來,雖然美國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死灰復燃,但在知識移民聚集的東海岸、西海岸,社會的主流仍然對移民和異族文化有巨大包容,保持了美國對全球科技精英的吸引力。

所以,我們在這場創新的競爭中任重道遠。

如何才能提高中國的競爭力?當然也只能從創新人才的數量和創新效率上做文章。

其中重中之重是不能在不知不覺把自己孤立起來,把中美之間的創新競爭變成14億人對56億人(美國加全球)的競爭。

中美兩大經濟體大約佔世界GDP的40%,其它國家佔了60%。中美人口加起來18億,其它國家有52億。

所以,無論對中美兩國誰來講,誰能爭取那全球的大多數,誰的優勢就更大些。

那麼,

03

開源這個概念來自於高科技,是指科技的底層技術完全公開化,全球共用,不被任何一家機構、公司或國家獨家佔有。

所以,開源技術從根本上是安全的,而且對所有的使用者都一樣。

開源政策和國產替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思路。

誠然,在技術上被人卡脖子是要絕對擺脫的狀態。但如果僅僅用國產替代來解決卡脖子問題就會引發一個新的問題:

世界上其它國家會不會也做同樣的事情,對來自中國的技術產生卡脖子的擔憂?

如果其它國家也採取國產替代的策略來排擠中國科技,我們豈不是又回到了自我封閉的道路?

所以,

03

完全開源的技術對所有國家都是安全的,都沒有卡脖子問題。這樣,當中國有了技術需求,中國公司可以提供,歐洲公司可以提供,日韓公司也可以提供,沒有誰卡誰脖子的問題。

實際上,只要是開源技術,美國公司同樣也可以做供應商。

這樣,透過開源,把中國的科技產業鏈牢牢地與世界上最大的生態體系接軌,自然會立於不敗之地。

在技術開放的意願上,實際美國是相對孤立的,因為美國是高科技的引領者,而引領者往往希望對技術進行壟斷,因為可以減少競爭、最大程度地榨取技術帶來的利潤。

就像蘋果,最早搞出智慧手機,但是是一個完全封閉的體系。

而歐洲、日韓、中國,美國的中小企業,因為都在追趕,所以都不希望在技術上被壟斷,更希望採取開源、安全的體系。

谷歌能在蘋果一騎絕塵的情況下後來居上佔領手機作業系統70%以上的市場,不是因為本身科技或效能高人一籌,關鍵是採取了開源的策略,爭取到了更多的同盟者,建立了更大的朋友圈。

中國近二十年經濟上的巨大成就和加入WTO有著極其直接的關聯。WTO是國際規則,中國採用國際規則是開源的做法。

最近生效的RCEP,又是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極為漂亮的一筆。

和歐洲的投資協議CAI如果能早日獲得批准,無疑對中國將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中國申請加入CPTPP。大家知道,TPP本來是美國拉出的一個新的朋友圈,來專門把中國隔離出去的。

但在美國退群的情況下,中國政府能大格局、放下面子,申請加入一個本身對中國並不友好的貿易體系,顯示出了清晰的判斷和極強的定力。

創新的產出是創新人才和創新效率的乘積

競爭的壓倒性策略就應該是採取一種“開源”的心態和政策。

中國古話說得好,有了梧桐樹才能招來金鳳凰。

既然我們需要的人才都是國際性人才,為了吸引他們,留下他們,光給錢是不夠的,效率也不夠高。要了解這些國際人才的需求有哪些。

除了工資、科研經費,在管理上是否能做到專家管專家,而不是外行管內行?

同樣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到國際標準的專家管理,而不是一切都要入鄉隨俗,水土不服?

除了工作之外,這些國際人才的孩子教育是否能做到國際化?

國際學校的供給和質量能否保證?

國際化的孩子們在中國生活是否適應,是否開心?

這些事情看起來瑣碎,但實際對人才的去留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或家人如果有意見,人才一樣留不住。

如果真正讓國際人才在中國獲得完全國際接軌的條件,才有可能吸引大家來試試,甚至留下來。

中國為世界上輸出了那麼多高階科技人才,大部分都沒有回國效力。如果對同宗同族的華人人才都缺乏吸引力,就說明我們的人才政策和條件還有多麼巨大的提升空間。

與其強調國產替代,不如強調開源技術。

近些年來,由於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國人自然產生對中國文化,包括語言文字,更加高度的認同和自信。

拿語言為例,在教育上很多地方有淡化英文教育的傾向;就連路標都有些地方要把英文轉成漢語拼音。

這些都不是開源的政策,其實都是封閉思維。

試想,如果我們希望爭取全球那可以爭取的50多億人,他們到中國連個路牌都認不得,還怎麼工作、怎麼交流?

我們要意識到,雖然美國人說英語、英國人說英語,但英語本身不屬於這些國家,它是一個國際規則,就像網際網路的TCP/IP規則,是個開源的工具。

除了五眼國家,世界上科學家、工程師、投資者、企業、國際貿易、頂級學術期刊的通用語言都是英語。

一箇中國人和一個德國人交流,不用德國人懂中文,也不用中國人懂德語,只要都懂英語就完全解決問題了。

我們當然希望外國人能認可我們的文化,學習我們的語言,但在中文在全世界普及之前,學習英文實際是要擁抱世界,不是要擁抱美國,更不是向任何國家低頭。

不學英文反倒是自己把自己踢出朋友圈,在經濟上、創新上會吃大虧。

04

我這裡希望提醒大家

04

。如果逆其道而行之,採取一個封閉的策略,其它的努力再大恐怕也沒有勝算,因為生態體系的體量差異會太大。

如果我們採取一個完全開源的策略,美國實際也很難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

因為如果中國和世界接軌,而美國要和中國脫鉤的話就是要跟世界脫鉤,美國這麼做顯然不符合其國家利益。

那麼,如果中美都採取開源的策略,去全球化就很難有太大的進展,中美的競爭就風險可控。

實際上,如果中美的競爭可以避開零和博弈,聚焦創新性賽跑,一方的領先不見得給另一方製造風險,而是提供機會,那這種競爭對世界不見得是件壞事,一個直接的結果是讓全球科技進步提速。

所以,中美競爭的焦點實際在第三方。能獲得第三方支援的策略是最佳策略。

創新離不開人才,開源的政策要求我們在人才政策上完全與世界接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