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鎮能量 再造新闖將

重塑鎮能量 再造新闖將

十年間,中山鎮街經歷了城市格局變遷、工業升級換擋、交通佈局變化等新命題,GDP排名發生了變化。圖為中山東區盛景尚峰一帶。

南方日報記者葉志文攝

重塑鎮能量 再造新闖將

南頭、黃圃、東鳳是中山的家電產業集聚區,三鎮形成了中山市內的千億家電產業叢集。圖為黃圃樂邦生活電器裝配車間。

南方日報記者葉志文攝

重塑鎮能量 再造新闖將

沙溪鎮將把服裝產業做成高階時尚產業。圖為一家印繡配套服務企業的工人在除錯數碼印花裝置。南方日報記者葉志文攝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山各鎮街在全市“V”型扭轉的經濟形勢下,交出了各自的成績單。在增速方面,阜沙鎮、南頭鎮、民眾鎮、南朗鎮等鎮街排名全市前列;在經濟總量上,火炬區、小欖鎮依然強勢,穩居前二。

把時間軸拉長至10年,中山鎮街發展的格局變化將更為明顯。十年間,中山鎮街經歷了城市格局變遷、工業升級換擋、交通佈局變化等命題,成為落實中山產城發展戰略的“闖將”。面對城市發展新命題和變局,中山“鎮能量”加快重塑程序,城市發展能級逐步走向新高度。

●南方日報記者 雷海泉 廖瀚

變遷

城市經濟版圖重塑

翻開2010年的統計年鑑,一個強鎮林立、各領風騷的中山經濟版圖躍然紙上。

那一年,一東一西的火炬區、小欖鎮分領中山鎮街經濟總量前兩名。在其身後,排名第三的東區與小欖體量仍有差距,但從東區到第十四名的三角鎮,GDP差距不超過40億元。這從側面說明,中山各鎮街處於良性競爭態勢。

從經濟發展的均衡性上考量,中山無愧為專業鎮經濟發展的樣本之一。

再看2020年經濟資料,火炬、小欖依然坐穩中山鎮街前兩把座椅,但中山鎮街經濟版圖已經發生嬗變:東區、石岐迎頭趕上,邁進第一梯隊;三鄉、坦洲、東鳳、南頭等鎮街以超140億的經濟體量,闖進第二梯隊;西區、南區、古鎮、南朗、東昇則名列第三梯隊。

10年過去,中山鎮街的經濟分層趨勢明朗。這樣的變化趨勢,既有產業發展、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左右,也有中山對自身發展定位的重新解讀。

經過對專業鎮經濟重新理解與省視後,中山在城市格局演變上邁出了新步子。這其中具有轉折意義的關鍵時間節點是2016年和2017年。

2016年,中山提出實施“強心”戰略。這一戰略在次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的《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再次得到確認,做大做強主城區成為中山城市發展主旋律。在2017年,中山開始實施組團式發展戰略。《中山市域組團發展規劃(2017—2035年)》提出了“一主三副”與“一城雙核”的概念,奠定了中山面向未來的城市發展重心。

城市強心,向東發展。當時間來到2020年,經濟資料上的變化表明,這兩個趨勢已經從規劃概念走向現實,中山也在潛移默化間完成了一場深刻的城市格局重塑。

首先是城市強心戰略的成效。10年前,中山經濟第一梯隊火炬、小欖遙遙領先;10年後,東區、石岐分別以突破300億元、200億元的GDP體量,加入到了第一梯隊。西區、南區排名也分別從第15、第20名上升到第9、第12名。10年前,石岐區、東區、西區、南區、五桂山、港口、沙溪、大涌8個鎮街GDP僅佔全市GDP的26。5%;10年後,組成中心組團的8個鎮街GDP佔全市比例已經上升到了31。65%。中部經濟體量的突起,成為10年經濟總量變遷的主線之一。

與此同時,經濟總量的向東傾斜,描繪了中山城市東移的火熱景象。中山“環灣佈局,加快城市發展重心向東延伸”的具體舉措,就是堅持將東部沿海片區與中心城區一體規劃建設。從經濟總量看,2020年,中山東部組團、中心組團之外的14個鎮街,其GDP總量佔全市比重從2010年的超過55%下降至2020年的52%。這一資料說明的並非是各鎮街的衰落,而是在10年的持續增長中,中山資源要素逐漸向中心組團及東部組團聚集。

由岐江新城與翠亨新區共同組成的市域主中心,成為城市強心戰略和向東發展的載體之一。而城區首位度與城市經濟、人口集聚度的提高,也提示著中山城市更新的迫在眉睫。中山經濟總量聚集度最高的區域,同時也是人口、土地開發強度最高的區域,中山重塑城市格局的設想要更進一步,城市更新必不可少。

換擋

產業加快“騰籠換鳥”

1990年,伶仃洋岸的灘塗地發生了一件意義深遠的大事: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於1990年共同創辦的國家級高新區——火炬開發區正式創立。

如今,這片曾經的灘塗地已是中山工業的火車頭和創新主引擎。截至2020年,火炬開發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工業投資總額、高新技術企業隊伍等指標均排在中山首位。

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裡,中山還湧現出一批工業發展的“闖將”。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服裝,中山鎮區逐漸在製造業領域中站住了陣腳,併成為了行業佼佼者。“南方鎖城”“世界燈都”“中國休閒服裝之都”等產業帶榮譽先後落在中山的專業鎮身上。1999年,中山正式提出“工業立市”發展戰略,以南頭、古鎮、黃圃、東鳳、三角、橫欄為代表的新興工業鎮發展迅速,形成了中山新的工業發展力量。

2002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照明電器協會授予古鎮鎮“中國燈飾之都”的榮譽;地處珠三角家電產業帶腹地,黃圃、南頭、東鳳在家電產業發展的帶動下,工業發展勢頭迅猛,截至2011年,三鎮工業產值之和已突破1000億元,其中黃圃鎮當年工業總產值僅次於火炬開發區和小欖鎮兩大工業龍頭。

進入新世紀以來的10年,可以說是中山製造業的黃金時期,也是中山產業換擋發展的關鍵期。在此階段,中山啟動新一輪的產業“騰籠換鳥”行動,全市產業風向悄然改變。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是變化的趨勢之一。10多年是中山產業結構變化最突出的時期,第二產業曾長期在中山三次產業結構佔主要位置。2008年,中山提出“工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逐步提升服務業佔比,2009年,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佔比首次降至60%以下。2015年,中山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5。5%,已是中山經濟的重要組成。2018年,第二產業佔比首次低於50%,當年,第三產業佔比(49。3%)首次超過第二產業(49%)。2020年,中山提出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服務業發展定位與聚焦度進一步明確和提升。

在服務業高歌猛進的十幾年裡,中山與深圳越走越近,“東進”成為中山服務業招商的重要方向。2013年,中山首次在深圳舉行兩地現代服務業對接會,透過推介中山優質專案,吸引深圳服務業資源進入中山,這個對接機制一直延續至今。就在中山首次走進深圳進行服務業招商前,中山服務業發展迎來了里程碑:2012年,中山服務業增加值1025。2億元,成為繼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之後,廣東省內第5個實現服務業增加值超千億元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底,深中通道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正式對外公示,這為深中產業對接提供了更多想象和操作空間。

在深中服務業加快對接時期,基於健康醫藥、遊戲遊藝、紅木傢俱等中山傳統優勢產業建立起來的服務業發展集聚區在中山各地相繼出現,成為承接深圳高階服務業外溢資源和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框架和格局日漸清晰。

謀變

從專業鎮經濟到平臺經濟

除了產業結構,近年來,中山的經濟發展模式也進入到轉型探索期。2017年,面對傳統專業鎮經濟面臨的產業、土地、行政架構、城鎮規劃“四個難以為繼”矛盾,中山提出組團式發展戰略,並在全市佈局九大市級產業平臺。在組團式發展戰略和市級產業平臺佈局下,一場從專業鎮經濟向平臺經濟發展的變革由此開啟。

近5年來,鎮街工業發展主要呈現兩個趨勢:向東和趨新,即主動對接深圳,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鎮街組團到深圳招商的頻率更高,帶有深圳“基因”的專案在各大市級產業平臺中的佔比不斷提升。2019年,中山提出發展高階裝備製造、新一代資訊科技、健康醫藥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行動計劃,市級產業平臺的主導產業逐漸往上述新方向發展。

這並不是中山對專業鎮經濟模式的改革終點。繼2019年提出“環灣佈局,向東發展”的城市發展戰略後,2020年,中山釋出《中山市重大產業平臺劃定實施方案》,提出構建“3+4”重大平臺的產城空間格局。去年12月,“3+4”重大平臺建設”被寫入了中山“十四五”規劃。

“3+4”重大平臺可視為組團式發展乃至傳統專業鎮經濟的升級。“3”指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三個核心平臺;“4”包括中山北部產業園、中山西部產業園、中山科技創新園、中山南部新城四個萬畝級產業平臺。組團式發展和“3+4”重大平臺都不再以鎮為單位謀劃區域發展,突破了現有的行政區劃。相比組團式發展,“3+4”重大平臺對區域和產業的發展有著更為細緻的分工。比如翠亨新區定位打造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火炬開發區定位創新發展主引擎,岐江新城打造城市未來新客廳。4個萬畝產業平臺也有各自的發展目標,總體上“3+4”重大平臺形成“東創、西強、南育、北拓、中優”的城市格局。

對於新時期區域產業發展定位,“3+4”重大平臺也有著清晰的規劃。其中,翠亨新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總部經濟、精密製造、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科技金融新城,成為中山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火炬開發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健康醫藥、光電資訊三大優勢產業,謀劃建設灣西智谷、科技新城中軸線等產業總部帶,成為中山創新發展主引擎;岐江新城大力引進總部經濟、現代商貿、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產業專案,成為城市新客廳;4個萬畝級重大產業平臺分別打造1個主導產業,加快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對於產業的發展,中山在“3+4”產業平臺下還有更深層的佈局。中山針對重點產業鏈發展提出實施“鏈長制”計劃,透過專人專班為產業鏈發展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精準服務,加快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強的鏈主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從而形成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全產業鏈生態。

從規劃佈局“3+4”產業平臺到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中山對新的產城格局正逐步細化,從中透露出中山對發展平臺經濟的思考深度和建設精度,同時也透露出中山變革的決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