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節水潛力助推鋼鐵行業水效進一步提升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王紹紹)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下降10%”的預期目標,對於促進工業節水提效,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程繼軍、環保中心工程師邢金良在接受人民網財經採訪時表示,鋼鐵行業屬於高用水行業,其生產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均位於工業行業前列。我國是鋼鐵工業大國,粗鋼產量佔全球50%以上,正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階段。

近年來,鋼鐵行業節水取得積極進展。據統計,2020年噸鋼取水量為2。5立方米,用水效率達到歷史最高,“十三五”期間,噸鋼取水量累計下降28。3%,水重複利用率達98%,用水效率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但同時也存在管理方式有待改善、技術研發推廣有待加強等問題。

紮實推進鋼鐵行業用水效率和效益雙提升

《行動計劃》從加快節水技術推廣、提升重點行業水效、最佳化工業用水結構、完善節水標準體系、推動產業適水發展、提升管理服務能力等6方面提出實現工業水資源節約集約迴圈利用的具體任務,助推工業用水效率和效益雙提升。

基於鋼鐵行業用水現狀,聚焦《行動計劃》提出的重點任務,程繼軍和邢金良建議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促進水效進一步提升:

一是加強技術攻關。針對如冷軋酸性廢水迴圈利用、焦化廢水近零排放、迴圈水高效冷卻、濃鹽水減量回用、綜合廢水零排放等行業水效提升重大關鍵問題,加強膜效能引數、濃縮結晶成本、結晶鹽處置和利用等核心技術攻關與突破。

二是強化技術應用。大力推廣應用串級用水、密閉迴圈冷卻等先進適用的節水工藝技術。同時,擴大海水利用規模,實施雨汙分流,充分收集利用雨水。加強廢水迴圈利用,促進用水方式的源頭減量、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

三是健全標準體系。完善取、制、供、用、排等各個環節的相關標準,建立“節水型企業-節水標杆企業-水效領跑者”三級引領示範體系。進一步加強水平衡測試、水系統診斷等基礎工作,加大用水審計等事後監管力度,促進企業節水意識與管理水平提升。

四是推動數字賦能。持續推進數字化、智慧化與企業用水系統深度耦合,提升企業水效管控水平。加強用水的精準控制和最佳化管理,實現工業企業、園區用水一體化智慧管控。

按期按質按效完成“十四五”預期目標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屆時,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預計將實現下降10%的目標。

為此,鋼鐵行業應在《行動計劃》的指導下,嚴格落實以水定產原則,加強政策約束、標杆引領與標準示範,完善節水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強化用水監督管理。程繼軍和邢金良建議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保障,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推動落實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稅收以及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等優惠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節水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透過建立激勵約束與獎勵機制,進一步激發企業節水內生動力。

二是加強節水服務,提高技術支撐能力。依託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機構,加強水效提升技術研發推廣,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測試、診斷等服務,在生產執行穩定情況下,定期開展水平衡測試和水效評估(用水審計),根據水質水量情況合理規劃用水配置,尤其是裝備設施新(改、擴)建後及時調整用水情況,達到新平衡。建立雨汙分流的排水體制,實施分質收集、分質處理。強化串聯用水、分級用水等方式,杜絕低水亂用現象。

三是加強精細管理,提升水效管控水平。把握數字化、智慧化管理發展趨勢,將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運用於動態用水管理中,構建企業用水統計和考核制度,實現對水系統的集中控制與動態調整,全面提升水效管控水平。推進城市中水、城市生活汙水等用於工業,加快促進產城融合模式發展。

(責編:申佳平、呂騫)

【來源:人民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