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損失了6萬元心裡很難受,怎麼才能開解自己?只用三招即可

現在很多人都在理財,但並不是所有的理財都百分之百的賺錢,如果賠錢了會怎樣呢?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理財損失了6萬元,心裡很難受,怎樣才能開解自己呢?試一試下面的三個方法,肯定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招,寫一個“理財非存款、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的標語,每天對著大聲朗讀十遍

為什麼理財損失了6萬元,心裡很難受,無法開解自己?根本原因是不能接受理財的損失。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炒股虧損一天就虧損幾萬元,現在卻沒有人抱怨炒股虧損了?原因是大家從炒股一開始就知道炒股是可能虧損的。

而理財則不同,很多人仍然把理財當存款當成存款,覺得理財不但是保本甚至還應該保息,所以對理財的風險、產品的風險等級、理財產品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理財說明書完全忽視,甚至有的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只關注期限和收益率,而且只選擇收益率高的理財產品購買,一旦出現風險損失就覺得開始懷疑人生。

現在的問題是,要接受理財非存款的現實,存款是保本保息的,而理財是有風險的,不但有收益風險,甚至本金都有可能出現風險,2020年6月開始出現銀行理財產品浮虧,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28日,一共有391只理財產品淨值跌破面值1元,虧損幅度最大的達到了40%。此後陸續出現一些銀行理財產品虧損,在未來所有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最關鍵的問題是,你要真正明白銀行理財產品未來會出現虧損的現實,所以,寫一個“理財非存款、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的標語,每天對著大聲朗讀十遍,目的就是告訴自己,理財有風險,出現虧損是正常的,時間長了你就不會再為理財虧損而無法開解了,就像現在已經沒有人為炒股虧損而糾結一樣。

第二招,多看看關於理財虧損的報道,想想他們你是幸運的,同時對你也是一個警示

6萬元對你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數字,這是你無法開解的原因,但是對於你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畢竟還是相對安全的產品,畢竟仍然存在一些本金並沒有完全虧損掉。

看看那些進行高收益風險投資最後被爆雷的案例,你應該感覺到幸運。看看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6萬元的理財投資全部血本無歸了,更有很多老頭老太太將自己一生的積蓄進行各種社會理財和風險投資,最後都是血本無歸。

雖然你虧損了6萬多,但同時你也獲得了教育,理財投資是有風險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多關注那些各種理財爆雷的風險事件,防止自己不陷入高風險理財事件。

一是理財一定要到正規的金融機構特別是對於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人,最好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而且是風險等級比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機率會小一些,即使虧損、虧損的程度也會低一些。

二是要明確風險投資收益對待的原因,即收益高的理財產品一定風險大,因此選擇理財產品投資時不要一味地選擇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而是選擇風險程度自己能夠承受的理財產品。

三是遠離各種民間投資理財產品和民間借貸產品,以確保自身資金的安全。

第三招,如果你想完全不承擔理財風險,你可以購買最安全的銀行產品即銀行存款,比如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

對於你來說,虧損6萬元就覺得無法開解,那麼說明你是一個對虧損風險非常厭惡的型別,即對理財風險的承受能力比較低,在這一前提下,你可以選擇保本型的銀行存款產品,以確保本金的安全。

一是如果你希望保本保息,你可以選擇銀行存款如大額存單,目前三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在3。85—4。125%,雖然並不高但是保本保息,對於特別穩健的理財投資者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畢竟在一家銀行存款本息在50萬元以內是沒有任何風險的。

二是如果你希望在保本的基礎上衝擊更高的收益,你可以考慮購買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的特點是完全保本和最低保息,比如有的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收益率在0。3%——6。5%,也就是說,這款結構性存款產品是完全保本、同時還確保保息0。3%的年化收益率,而且還有機會衝擊最高6。5%的收益率,這樣的收益率是不是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高?當然了,這樣的收益率並不一定能夠實現,但起碼有這種理論上的可能。

長期以來,人們購買理財產品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但同時並不認為有更大的風險,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仍然把銀行理財產品視同於銀行存款,雖然“理財非存款、投資有風險、購買需謹慎”已經說了很多年,但是理財風險並沒有深入人心,這一點對於那些穩健型投資者一定要重視。

理財風險已經實實在在地向我們起來,未來理財產品出現虧損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對於所有的投資者一定要認清這一點,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麒鑑)

理財損失了6萬元心裡很難受,怎麼才能開解自己?只用三招即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