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最後一件專利無效申請,中創新航面臨鉅額賠償,IPO再遇波折

文 | 劉振濤

7月22日,歷時一年的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最後一隻靴子落地,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網站顯示,中創新航主動向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撤回最後一件涉訴專利的無效請求。

這意味著,中創新航的五件專利無效申請全部有了結果,最終的結局是,一件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維持全部有效,一件部分有效,而其餘三件申請全部被中創新航主動撤回。

從結果上,可以說,中創新航的專利無效申請全部“受挫”。從法理上看,將大機率面臨專利訴訟賠償的結局。今年5月,寧德時代向法院申請提升專利侵權賠償金額,由原本的1。85億元提升至5。18億元。

同時,寧德時代要求中創新航立即停止侵犯相關專利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停止製造、銷售或許諾銷售應用上述專利的相關產品。

如果寧德時代的訴求得到支援,意味著中創新航面臨著最高達5。18億元的賠償,且會對現有產品產生重大影響。

撤回最後一件專利無效申請,中創新航面臨鉅額賠償,IPO再遇波折

這無疑為中創新航正在衝刺港股IPO蒙上了陰影。此外,自身業績不穩定、毛利率低、政府補貼的可持續性等問題亦受外界關注。

對於中創新航來說,內有財務問題待解,外有涉訴專利面臨的鉅額賠償和隨之而來的品牌損失。“內外交困”下,中創新航的IPO還有多大勝算?

專利之爭定局,中創新航“輸局”

隨著中創新航撤回最後一件專利無效申請,其與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迎來終局。

寧德時代取得了勝利,被中創新航申請的五件專利無效申請,三件被主動撤回,一件認定全部有效,一件認定部分有效。

撤回最後一件專利無效申請,中創新航面臨鉅額賠償,IPO再遇波折

這樣看,中創新航面臨較大被動局面,對於中創新航來說是“輸局”。

“輸局”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隨著專利無效申請的受挫,中創新航極大可能面臨專利侵權問題,最高面臨賠償寧德時代5億多元的金額;

其次,專利無效申請失敗,如果中創新航侵權確定,除了賠償鉅額金錢外,其產品也將面臨停售風險,對客戶及投資者信心是個不小挫傷,中創新航的市場佔有規模或將受到影響。

最後,中創新航正在謀求上市,以獲取更多資金擴張自身發展,如果敗訴,賠償巨大金額不說,未來的業績也因專利訴訟而受到掣肘,公司的業績難免受到影響。這屬於重大事件項,會影響到上市聆訊和問詢環節,進而阻塞中創新航上市的步伐。

從旁觀者角度看,對於整個新能源產業領域來說,專利糾紛問題水落石出並且讓侵權者得到相應處罰,或許是一件好事。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專利案旋渦:子公司被賣疑竇

細看寧德時代訴訟中創新航侵權事件,有一項專利的被告是中航洛陽。該公司與中創新航有很複雜的關係,先後從控股股東變為子公司,到現在已被剝離開,跟公司再無股權關係,只是關聯方關係。

這一剝離動作一度讓市場看作是中創新航為了上市之路順利,不得不剝離掉中航洛陽。因為,中航洛陽前前後後曾涉及過多起專利侵權訴訟,將這個子公司剝離,或許可以給公司上市減少問題。

然而,實際上中航洛陽對中創新航還是很重要,中航洛陽主要從事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

中創新航這一剝離可能讓公司存在潛在損失。

據瞭解,中創新航在購買中航洛陽股權,讓其成為子公司時,花費了大約25。75億元。2021年10月和2022年3月,中創新航把中航洛陽賣給江蘇省金壇金城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蘇金航控股有限公司,二者分別持有中航鋰電(洛陽)51%及49%的股權。兩筆賣出交易大概金額為22。2億元。

前後一買一賣動作,中創新航虧了3。55億元。

撤回最後一件專利無效申請,中創新航面臨鉅額賠償,IPO再遇波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17日,中創新航以3。24億元的價格從中航洛陽手中買了500多項專利所有權,還與中航洛陽簽訂了一年的動力電池委託加工協議。

這樣的操作顯然不符合商業常理邏輯,因為,如果中創新航不剝離中航洛陽,繼續子公司的狀態下,這筆3。24億的買專利費是不是就不用花了?這樣來看,前後操作似乎潛在損失6億多元。

另外,既然購買了專利所有權,中創新航完全可以自己生產動力電池,何必委託加工呢?可見,中航洛陽掌握著核心技術,是中創新航離不開的關聯方。

從這些角度看,子公司中航洛陽被賣,值不值?值得打個問號。

IPO的“攔路虎”:自身財務問題待解

對於中創新航IPO上市,市場上有聲音,認為與寧德時代的糾紛是公司上市最大的“攔路虎”。其實不止於此,與寧德時代的糾紛只是外部的影響因素,背後真正的“攔路虎”,還有中創新航自身財務問題。

說一千道一萬,中創新航能否上市成功及被投資者認可,取決於公司基本面、要拿內功說話。從中創新航提交的招股書來看,內在的挑戰還是挺大。

首先,盈利能力弱,業績依賴政府補助。

在中創新航IPO之前,其作為子公司業績被上市公司成飛整合披露,據披露, 2017年-2018年,中創新航分別虧損3。3億元和7億元;據中創新航招股書,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營收分別為17。34億元、28。25億元和68。1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98。28%,淨利分別為-1。56億、-0。18億和1。12億元,2021年扭虧為盈。

這意味著,2017年-2020年,中創新航連續虧損4年,累計虧超10億,2021年,中創新航才扭虧為盈,淨利潤為1。12億元。而中創新航能夠實現扭虧為盈,離不開政府補貼。

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收到的政府補貼分別為3。09億元、1。35億元、3。65億元。如果沒有政府補貼,中創新航在2021年仍舊是虧損的尷尬局面。

因此,市場擔憂,若後期政府補貼減少或不再繼續,中創新航的能否持續盈利會成為問題。

撤回最後一件專利無效申請,中創新航面臨鉅額賠償,IPO再遇波折

其次,中創新航毛利率低、波動大,賺錢能力和競爭力被質疑。

資料顯示,以主要產品動力電池為例,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的毛利率分別為5。2%、13。7%和5。5%。

而同期的2019年-2021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毛利率分別為28。45%、26。56%、22%,基本在20%以上,與中創新航的差距較大。

在中創新航的成本中,原材料成本佔比最大,2019年至2021年佔銷售成本的77%、76。1%、84。2%。

去年以來,鋰電價格持續上漲,碳酸鋰等材料價格也猛漲,動力電池生產成本也在持續攀升,這將可能加大中創新航的成本,使得毛利率持續受到壓力,進而影響公司業績。

再次,議價能力弱,中創新航低價換市場策略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

眾所周知,一個產業鏈會分為上游、中游、下游。去年以來,鋰電池上游碳酸鋰價格大漲,使得中游鋰電池生產企業成本上升明顯,這個時候企業往往會產品提價,將壓力分擔到下游。

而有意思的是,中創新航卻繼續保持低價換市場。資料顯示,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單價分別為0。87元/Wh、0。64 元/Wh 和0。65元/Wh,同期,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銷售單價分別為0。96元/Wh、0。89元/Wh和0。79元/Wh。

低價策略打開了市場,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銷量從1。62GWh增長至9。31GWh,複合年增長率達139。7%。

但價格戰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原材料在漲價,中創新航的毛利水平本來就低,如果原材料再漲,中創新航的利潤又可能要歸於負數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創新航的客戶集中度高,依賴度較強。中創新航的第一大客戶是廣汽集團。2019年-2021年,來自廣汽的收入分別為6。86億元、15。58億元和35。37億元,佔比分別達39。6%、55。1%和51。9%。一個客戶就佔據整個收入半壁。

強依賴度下,一旦客戶發生變化,中創新航的收入將受到大幅影響。

面對上述這些財務問題,中創新航的IPO之路顯得艱難,畢竟基本面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其需要久久為功,才能脫胎換骨。

綜上來看,中創新航IPO之路,需要解決的問題顯然比較多,不僅要面對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面臨大機率失利的問題,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基本面實力,給投資者一個交代。

寫在最後

新能源行業蓬勃發展,動力電池業的競爭格局加劇,產業格局正加速重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市場,據相關機構預計,2021年至2026年間複合年增長率37。6%。

撤回最後一件專利無效申請,中創新航面臨鉅額賠償,IPO再遇波折

面對龐大市場,加強科技投入,增強創新,不斷提升內功,才是企業應該遵循的正道。

而任何試圖走捷徑,對專利創新的不尊重,從長遠看,都會對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傷害。

在這個史詩級的產業機會中,企業間以硬實力、高科技充分競爭,百舸爭流,才能讓這個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並且在全球競爭中始終位居前列。

希望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之爭,能讓中國的每一家企業認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並立志於創新,最終,這些創新的力量匯聚成產業的強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