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虧怕了怎麼辦?博時、國泰上報創新型備兌增強ETF,機構稱該ETF最適合...

證監會網站最新公佈的資訊顯示,3月15日,博時、國泰兩家基金公司分別上報了名稱中帶有“備兌增強策略”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作為國內基金產品名稱中首次出現的上報產品,自然引起了業內關注。

對於這類創新產品,國內對此較為陌生,但在國外等成熟金融市場,這種策略則較為普遍。

根據Greenwich Associates前些年的調查結果,在美國市場,有大約50%比例的機構的使用年內使用過備兌開倉策略增強持股收益。其中,有55%比例的機構表示期權的使用對投資業績提高非常有效,有40%比例的機構表示期權的使用對投資業績提高比較有效。

而如何更好理解備兌增強策略呢?

這其實是指在擁有標的證券的同時,賣出相應數量的認購期權。比如買入10000份50ETF,同時賣出虛值兩個檔位的看漲期權,透過不斷的賣出認購合約,來收錢增厚收益。

再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講,備兌策略就好比我們平時的“持房出租”,持有的“房子”好比持有的50ETF(300ETF),“出租”好比賣出虛值認購賺取的權利金。從原理上,備兌開倉的朋友並不希望指數快速上行,因為快速上行時他的賣出認購頭寸就會被行權,如同“房子”被交割掉,上端收益削平,然而,在震盪上行的環境裡,它卻是一個具有天然超額收益的策略。

而這種增厚收益的方式尤其適合在大跌後的震盪年份以及牛市後缺少上行的年份中起作用,從而最終實現減少回撤、提高收益的目的。因此,兩家基金公司選擇在如今的震盪市場進行上報,也不失為一個契合點。

其實就在去年二季度,中證指數就表示,要正式釋出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的釋出,豐富指數體系,為投資者提供全新的分析工具與投資標的。但金融界查詢中證指數公司官網,目前該指數似乎已經停發。如今基金公司繼續透過這種方式來期望獲取穩定收益不失為創新之舉。業內人士點評,這種創新策略基金的推出對於吸引長期資金的入市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具體何時獲批,或許仍需要很長時間。

(來源:金融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