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之光的背面,雲南咖啡為“星巴克們”做嫁衣三十年

國產之光的背面,雲南咖啡為“星巴克們”做嫁衣三十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五環外OUTSIDE,作者 | 鏡子,編輯 | 車卯卯

精英咖啡的“不精英”故里。

2月中旬,重慶星巴克事件掀起激烈討論,不久後,“星巴克咖啡漲價”再次引發熱議。

回溯“星巴克咖啡成本結構”可以發現,原材料在一杯咖啡成本中佔比極低,星巴克漲價,其實是為了填補門店擴張和人力資源成本,新增的收入也不會流入產業鏈上游。

一杯咖啡價格的提升,無法直接使產業上游的咖啡種植農民受益,這裡面就包括中國雲南的咖農們。

雲南是國內最大的咖啡產區,產量常年佔到全國的99%以上。

對於大多數一線咖農來說,他們的收益仍然跟著“國際咖啡期貨價格”走,只有今年產季的價格漲勢,才多少讓雲南咖農的奔忙更有勁頭。

每年11月,雲南進入咖啡採收季,期間會經歷四次採摘高峰,直至次年4月結束。2022的春節也正好卡在第三次高峰之前,由於不想錯過好價格,有些咖啡莊園稍微緩了兩三天就接著復工,處理廠裡凌晨一兩點還有人在忙碌。

作為雲南精品咖啡社群負責人,陳單奇同樣沒能閒下來。春節期間,他和團隊一批批檢測咖農採收下來的鮮果,找銷路,每天還會受到當地各個莊園主的邀請,去吃上一頓又一頓殺豬飯,品嚐滇南邊陲特有的村寨年味。

早在雲南咖啡火起來之前,他就在常年駐紮在產地,跑遍各個山頭,感受雲南咖農最真實的疾苦和淳樸。

“理性悲觀,感性樂觀”是陳單奇遍歷世界咖啡產地後,對雲南咖啡產業的註解。

我們試圖從他的敘述中,探尋雲南這片小粒種咖啡“黃金帶”背後不為人知的產業故事。

01從“矮破舊”到“精品化”

01

2014年來到雲南之前,陳單奇對於“真正意義上的咖啡莊園”是有具體定義的。

他曾作為尋豆師,參觀過巴拿馬、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著名咖啡產地。穿越山門,乘著高爾夫球車去到咖啡地、杯測品鑑室,還有無邊泳池……這些是他對咖啡莊園的印象,與雲南產地的“矮破舊”近乎迥異。

“來到雲南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天然的環境氣候並沒有多大差別,但在技術、規模,包括老百姓對於咖啡的認知方面,都會與國外形成一種整體的落差。”陳單奇說。

起初看來,“落後”的具體表現是“不科學”。

最常見的是,雲南咖農舍不得修枝剪頂,施肥通常也是亂配,有時看到別家地裡的大白菜長得漂亮,就把同樣的肥料拿來給咖啡地試一試,還有紅綠果混作一堆的“無差別”採收,加工處理也十分粗糙。

粗放的種植管理,直接導致了雲南咖啡鮮果良莠不齊,生豆質量低下,土壤退化問題日趨嚴峻。

於是,陳單奇以Seesaw“十年雲南計劃”負責人的身份留了下來,試著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跑出來的經驗,改善當地咖農在種植、技術、管理方面的滯後。

他和每天和咖農們一起勞作,將“如何正確種植、採摘、處理咖啡豆”等資訊轉換為當地咖農能接受的語言,一方面開培訓課教授,另一方面將這些內容梳理更新成冊,免費送給咖農。

培訓之外,他也鼓勵咖農把這些知識經驗用在實操工作中,設計易於接受的考核方式,並對每一家、每一批咖啡小樣進行測評。

不過,扶起一個掉隊的產業哪有這麼簡單。他很快發現,教科書式的做法沒能觸及問題核心,“不科學”的根源,在於咖農仍不能真正理解技術帶來的“價值”。

最典型的例子是,許多咖農從培訓課上學到的種植技術和處理法,在陳單奇結束培訓期離開後立刻就遭到了摒棄和遺忘,散亂和放任,一切恢復原樣。教課好辦,搗鼓新技術好辦,讓咖農真正認同並堅持那些複雜的步驟和理念,才是難點。思來想去,陳單奇還是換了種更“直給”的方式。他拍下巴拿馬翡翠莊園的“標王”回到雲南,讓咖農們仔細品嚐,估摸與自家咖啡的差距。“他們喝過之後,都認為確實和自己種的豆子不一樣,然後我再說,

從“矮破舊”到“精品化”

”極具衝擊力的對比,多少對咖農起到了激勵和引導效果。2020年,陳單奇辭去工作,正式在普洱孟連成立公益性組織雲南精品咖啡社群(YSCC),試著以一種更紮根本土的角色,去推動雲南咖啡往高價值、可持續方向發展。在此期間,越來越多咖啡品牌的目光也開始逐漸向雲南聚焦。除了像

“雲南咖啡的落後,更多根植在農民對'價值'的錯誤認知裡。”

這豆子賣2600塊一公斤。

這樣直接派農藝師駐紮產地,

星巴克、

等品牌同樣接踵而至,透過優質優價的收購方式,倒逼雲南咖啡在種植和處理環節實現品質化升級。價值意識的覺醒和消費市場的催促,讓雲南咖啡及時走出了一條“精品化”路線,在去年國產精品咖啡大熱的時期,趕上了趟兒。

Seesaw

Manner、瑞幸、三頓半

去年是國產咖啡大年,雲南咖啡不僅上了趟兒,還成了大多數人眼裡的“國產之光”。

僅2021年,咖啡賽道的投融資事件就有21起,總金額超過59億元。其中,精品咖啡品牌Manner在上半年連獲三輪融資,估值逼近200億元,三頓半、M Stand、Nowwa等融資規模都達到了億元級別。

與先前猛攻新茶飲的邏輯一致,資本爭先入場的架勢,基於飛速生長的咖啡市場環境。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已擴張至3817億元,艾媒諮詢預計,行業將保持27。2%的增長速度,到2025年實現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

考慮到咖啡的成癮性,需求一旦被開啟,這幾乎是一個不會熄火的萬億賽道。

國產之光的背面,雲南咖啡為“星巴克們”做嫁衣三十年

國內咖啡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艾媒諮詢

更重要的是,國潮這把火燒得正熱,“越來越爭氣”的雲南咖啡被順勢推上了舞臺中央。

風味與口感的提升,讓雲南咖啡先後加入到星巴克、瑞幸、Manner、Seesaw等一線咖啡品牌的可選項。蜜雪冰城直接打出了“鮮萃雲南豆,國貨好咖啡”的口號,“支援幫助雲南咖啡走向世界”則成了星巴克在國內反覆提及的品牌故事。

於是,越來越多年輕人為“支援國貨”喝起了雲南咖啡。殊不知,一線城市的聚光燈,根本照不到西南邊陲的深山厚土。

“這些品牌給了雲南咖啡提供了機會,提振了信心,但更多的影響還是在於消除市場對雲南咖啡的偏見,提高接受度等。”陳單奇坦言,新晉品牌的角色始終也只是買家,多幾個買家,無法從本質上改變雲南咖啡的真實困境。

02 國產之光背面,雲南咖啡的困境

按照聯合國的說法,當一杯拿鐵或卡布奇諾售出,咖農能從中分得0。4%。換算下來,購買一杯40元的雲南咖啡,落到咖農手裡的只有不到2毛錢。

國產之光的背面,雲南咖啡為“星巴克們”做嫁衣三十年

咖農收益太心酸

02

由於長期身處產地,陳單奇會傾向於跳出被粉飾的、個別的品牌故事,從整個雲南範圍來釐清現狀:“儘管近兩年雲南精品咖啡的產量有所提升,但增量只佔很小一部分。”在他看來,這場資本浪潮之中受益的莊園,有是有,但依然太少。

“大部分咖農的實際收益,幾乎和5年10年前沒有任何區別。”

這才是雲南咖啡正在面臨的現實,也是與“國產之光”最割裂,最遙遠的背面。

國產之光背面,雲南咖啡的困境

“雲南咖啡成了國產之光,但大部分咖農的實際收益,幾乎和10年前沒有任何區別。”

雲南咖農的收益困境,早在30多年前就被框定了。

1980年代末,由於跨國公司的積極介入,咖啡開始在雲南大規模種植。

當時,全球咖啡消費市場急劇擴大,以雀巢為代表的國際咖啡巨頭將目光從南美洲咖啡產區向外延伸,落到雲南。為迅速實現商業化,外資在雲南引進了耐病高產的種苗“卡蒂姆”,帶來了基礎咖啡種植技術,更透過各類免息貸款支援,推動大量速溶咖啡廠在雲南紮根。

跨國資本想的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生意。將這片位處小粒種咖啡“黃金帶”的土地,打造為“廉價的速溶咖啡生產基地”。再進一步,還要從這裡低價收購原料,運輸到海外進行深度加工、貼牌包裝,部分產品重新進口,高價賣給中國消費者。

賺不到錢,是雲南咖啡最直接的困境。

因此,在中國咖啡消費文化長達30餘年的蟄伏期裡,雲南咖啡通常只作為出口貿易的農產品。僅2019年而言,雲南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產品銷往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55個國家及地區,出口創匯9。53億元。

就這樣,雲南咖農辛勤勞作,為外資品牌做了30多年的嫁衣。

長期的價格壓制只是其一,跨國資本設定的低質量商業化路徑,更讓雲南咖啡陷入了

再有,就是資本熱潮產生的實際受益面太窄。

的惡性迴圈,傷害了整個雲南咖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018年,雲南咖啡陷入了全世界咖啡產地都難以想象的窘境。因為缺乏標準的加工、倉儲、物流等產業配套,只能以低於全球期貨價格10到15美分/磅的價格被雀巢等企業廉價採購,直接導致雲南咖農每年減少收入近10億元。

低價引發了一波“砍樹潮”,農民紛紛改種豆角、玉米等其他經濟作物,到2019年,雲南咖啡種植面積相較2015年萎縮了44。36萬畝,相當於4萬個足球場。

咖啡產業鏈長且複雜,是咖農通常無法伸手拿到議價權的一個重要原因。

國產之光的背面,雲南咖啡為“星巴克們”做嫁衣三十年

咖啡產業鏈,圖源:億歐智庫

有平臺做過測算,整個咖啡產業鏈中,上游種植、中游深加工、下游流通三個主要環節的利益分配佔比分別為1%、6%和93%。這種“極端失衡”不僅真實存在,更成了全球咖啡產業不容置喙的“遊戲規則”。

即使今年的咖啡豆漲價,也依賴了“巴西減產,供應端急劇收緊”才得以實現。這一現實,反倒更印證了咖農在收入困境中的被動姿態。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所描繪的不公,恰是雲南咖農沉寂30年最真實的寫照。

03 三十年廉價勞作,只為外資巨頭做嫁衣

03

在期貨價格設定的規則裡,雲南生來就沒有巴西那樣的運氣。

巴西是全球最大咖啡出口國,咖啡樹大多種植在地勢平坦的區域,農民耕種面積足夠大,有利於形成規模化、機械化的生產種植優勢,後續採收與烘曬效率也更高,可以更輕鬆地產出規模效益。

而云南以山地、坡地為主,至今都只能被人工種植、人工採摘的方式限制。

換句話說,即便雲南咖農們早上六點就迎著晨霧開始勞作,堅持到夜幕低垂,仍然無法與現代機械裝置的工作效率抗衡,無法將成本壓縮至常規期貨價格以下,也就無法拿到與付出相匹配的回報。

地形之外,散戶式種植、粗放式管理、家庭作坊式處理……這些散落的不穩定因素在產業鏈中聚合,共同抬高了雲南咖啡形成標準化評價體系的難度,進而阻礙雲南咖啡進入標準化生產軌道。

回溯上游,咖啡始終只屬於農業經濟作物的一種,而

三十年廉價勞作,只為外資巨頭做嫁衣

值得慶幸的是,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雖為雲南咖啡編織了難以破除的規模化藩籬,也帶來了孕育“最好的卡蒂姆”得天獨厚的生機。

北迴歸線貫穿雲南,與北緯十五度為界,劃分出普洱、保山、德宏、臨滄等多個天然咖啡產區。產區海拔高、緯度低,土壤肥沃,同時享有充足的日照與晝夜溫差,能形成雲南咖啡“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的獨特風味。

打造更好的風味,需要科學改善種植、採摘、處理法,以及莊園的精細化管理,需要雲南咖啡豆走向高品質、精品化。

而更好的風味和品質,意味著能夠脫離期貨價格限制,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是雲南咖農過去最真實的寫照。

這幾乎是雲南咖啡目前能找到的“最優解”,也是陳單奇決定留在雲南,推動雲南精品咖啡發展的重要初衷。

咖啡種植需要3到5年,回本週期長,價格又總是跟著行情走,一天一個樣。陳單奇能深刻理解和共情,那些外界長期波動的環境,給咖農帶來的不安全感。

“當開始生產更高品質的咖啡,他們內心會更堅定,也會更努力。因為只要自己把品質做好,無論如何都一定會有人買。而且不管市場行情如何,都一定能賣到不差的價格。”

破除不安感,將部分目光轉向更穩定的高品質咖啡、精品咖啡,正在讓一切變得明朗。

這樣既打響了國際咖啡的品牌,又撈取了整個價值鏈中最豐厚的收益。

幸運的是,對於雲南普洱孟連來說,改變已經在發生了。

好幾家莊園開始計劃投入更新設施,最佳化生產流水線設計,鮮果色選儀等國外機械裝置陸續引進,極大提高了篩選區分紅綠果的效率,更有莊園新開了100畝地,嘗試種植瑰夏、薩奇姆等新品種咖啡……

一線種植者也開始發現,有越來越多外地,甚至外國的尋豆師到來,品嚐雲南咖啡,挑選雲南豆子。他們能真切感知,這片遠山樹林,正被更多人看到。

去年8月,“普洱咖啡”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12月,中老鐵路正式開通,佤山咖啡也能搭乘火車,越過紅土高原,銷往世界各地。

在資本市場的聚光燈熄滅之前,雲南咖啡正在努力燃起自己的“火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