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加入的PRI,君聯、華控、盛世、綠動等百家機構都殺進去了

今年6月末,張磊在參加一場線上分享時提到了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他表示,“去年高瓴加入了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我們內部還設立了ESG專門委員會,向員工、被投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大力倡導ESG文化。”

高瓴並非中國投資圈首個加入UN PRI的投資機構。在投資圈,UN PRI幾乎成了一種文化和風潮。在這種可持續性投資概念的引導下,ESG開始成為LP選擇GP的標準之一。中國市場上,諸如盛世投資這樣的市場化資金在選擇GP時,已經將這一標準涵蓋其中。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共有101家資產管理機構加入PRI,其中不僅有華泰證券、東方證券等券商、鵬華基金、華寶基金等基金管理公司,還有高瓴、君聯等大批私募股權及創投機構。

01

高瓴、綠動、華控、盛世紛紛加入的PRI,是誰?

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由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牽頭髮起,200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釋出,是一個由全球各地資產擁有者、資產管理者以及相關服務商組成的國際投資者網路,致力於在全球發展可持續金融體系。

UN PRI旨在幫助投資者認識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ety)和治理(Governance)(簡稱“ESG”)因素對投資價值的影響,並支援簽署方將ESG問題納入投資和所有權決策中,進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程序。

目前,PRI在全球範圍內的簽署機構達4506家,其中包括3363家投資機構,659家資產所有者,以及484餘家服務商。

除了高瓴之外,中國市場上,已經有百餘家投資機構參與其中。

從2018年開始,中國機構加入UN PRI的節奏明顯加快,目前已累計有101家機構加入UN PRI。這101家中國機構中,有超過70家以資產管理者身份加入。

以資產管理者身份加入其中的,不乏私募股權及創投機構。據融資中國不完全統計,包括高瓴、綠動資本、華控基金、盛世投資、大鉦資本、CPE源峰、遠毅資本、清新資本、高成資本、歌斐資產、璞玉投資、君聯資本、正心谷資本、雲月投資、分享投資、星瀚資本在內的投資機構都已經紛紛加入其中。

比如,早在2018年5月,華控基金就已經加入了PRI組織,是較早一批加入其中投資機構之一。“資本也是有屬性的,關於責任投資,不是一種倫理道德層面的東西、或是個人感情、理想層面,而是實實在在指導投資,為投資設底線,遮蔽重大風險的原則。”華控基金董事長張揚表示,“在執行ESG的機構中,回顧分析後會發現,嚴格執行了這些要求和標準的企業,一定可以獲得更長期、可持續的回報和發展。”

2019年5月,盛世投資正式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加入後,盛世在ESG方面做了不少功課。

去年3月,盛世釋出了我國股權投資行業首份碳中和戰略宣告,承諾在2025年前實現自身運營活動的碳中和(包含範圍一、範圍二,以及範圍三中涉及差旅的碳排放)。在投資策略與風險管理方面,建立主動的氣候投融資策略和更具韌性的風險管理與評估機制,並推動基金和投資組合碳減排。

除此之外,一直堅持投資綠色投資的綠動資本在2020年加入PRI。

此外,綠動資本專門設立了綠色技術研究院,其院長由來自普林斯頓的環境博士牽頭,現已構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綠色影響力評估體系,真正深入打造ESG評估體系,衡量每個交易所帶來的ESG影響。

高瓴則表示,ESG投資一直是其投資哲學的一部分,是高瓴對企業長期表現進行考量的內容之一。“加入PRI,促使我們將這種投資哲學更加明確地和系統性地反映到我們的工作流程中去,承接對PRI原則的實施。我們也可以對標國際上在ESG投資方面的最佳實踐,進一步提升我們自身的ESG效能。”

此外,加入PRI也是高瓴和外部各相關方溝通ESG原則的重要途徑:將ESG融入對LP資產的管理中,在實現財務回報的前提下,體現投資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價值;鼓勵和幫助被投公司在企業發展中納入ESG的考量,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併為社會創造價值。

02

ESG和賺錢有多遠?

最近兩年來,ESG投資的風潮不斷,但ESG能否給投資機構賺錢?

“對ESG的關注是實實在在給我們帶來了收益,我們是真正獲益其中的。從成立華控起,我們就建立了一個自上而下的投資模式,首先關注的是宏觀經濟,再往下看行業發展趨勢,再看細分行業,沿著細分行業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找到最有利潤的環節,進行投資組合,再進一步關注到企業資金、技術、團隊,風險在各層面都會出現。”張揚進一步介紹,“如果底層出現風險是有辦法挽救的,比如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技術研發問題、產品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時間克服,或者透過一些方式方法去彌補,但是如果越往上走可能是顛覆式的風險,比如對企業所處的大的宏觀環境、政治層面、社會層面、環保環境層面,包括治理者、法律層面,如果發生了沒有注意到,或者企業在這些領域存在巨大的風險可能是顛覆性的風險,可能企業就沒有救了。”

事實上,早在十年前,張揚就已經關注到新能源、清潔能源,並準備大舉投資和佈局。但此後碰到了一個專案,雖然該專案某項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舉著清潔的招牌,但是生產製造環節對環境卻非常不友好,“看似是清潔產品,但過程中汙染嚴重。”

為此,華控放棄了這一專案的投資,就在做出這個決定的12月之內,整個行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幾乎是全軍滅亡。“我們後期看到一些技術平臺,深度進行調查發現其匯入很多不良的網站,很大的收入是來自於這些方面。這類項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所以華控堅定把專案停掉,到現在平臺已經不存在了。”

秉承“既要市場化財務回報,又要可量化的環境回報”的投資策略。華控長期以來將ESG列入投資決策的環節中,即在投資過程中迴避那些對環境不友好的、損害勞動者權益的、破壞健康透明的經營環境的專案。例如那些高汙染的,那些依靠不正當渠道獲得資源和利益的專案。

而當前,ESG不僅停留在投資上,在母基金選擇GP時,同樣也關注機構在ESG方面的建設。

以盛世投資為例,已經將其落實到募投管退的每一個流程中。“在投資管理流程上,盛世投資將ESG因素融入到募投管退全流程中,篩選出符合自身投資邏輯的核心ESG指標,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評估投資標的,並積極引導GP挖掘出更多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的企業。”盛世投資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合夥人姜燕告訴融資中國。“盛世投資自上而下設立了責任投資委員會、ESG管理部以及ESG工作組,負責ESG戰略規劃的制定與落地執行,識別與管理ESG風險和機遇。”

具體而言,盛世投資重點從三個維度評估與考量被投標的:

首先是ESG合規性,重點考量GP或專案在ESG方面是否合規;

第二是從GP和專案ESG投資與管理流程上進行評估,重點考量該GP或專案在戰略與目標、組織架構、ESG制度、ESG能力建設、資訊披露等方面,以及如何透過ESG投資和管理降低風險、提升ESG表現;

第三是從ESG價值創造上進行分析和考量。

談到綠色投資,綠動資本絕對榜上有名。綠動資本是中國首個將ESG政策制度化,並且對投資行為進行綠色影響力量化評估的私募股權基金。“我們和全球影響力投資指引機構和測評機構廣泛合作,透過中美綠色一期基金的投資實踐,建立了完善的綠色影響力投資流程和生態網路,在募、投、管、退關鍵環節深度融合綠色影響力評估及跟蹤,以發現具有顯著標杆效應或綠色效應的子行業和投資標的。”

“遴選投資標的時,我們將該評估納入投資盡調和決策環節,每個投資專案均需要在投資決策報告中,詳細描述擬投資標的環境影響傳導機制及投資時點的環境影響情況。投後管理方面,我們注重透過服務與賦能體現資本的額外性,向被投企業提供先進的技術指導和支援,助推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智慧管理、構建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轉型升級。同時,我們定期收集被投企業的經營資料,對碳排放量進行計算與評估,聯合多家權威機構為其提供第三方認證的、可量化的碳中和及環境貢獻評估服務。”綠動資本創始合夥人、營運長張國津告訴融資中國。

03

真金白銀的投後

將ESG的概念拉長,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開始重視投後賦能。

比如,盛世投資在賦能被投基金和專案,支援與陪伴創新企業成長的同時,肩負起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就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等責任,以期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盛世投資集中資金和資源支援節能環保、新能源、高階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綠色產業領域的專案發展,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姜燕表示。

例如,在江蘇,盛世投資透過在管的徐州老工業基地基金探索生態優先、產業轉型升級的綠色模式,激發當地重點產業活力,助力資源型城市轉型和老工業城市振興;在湖南,盛世透過區域基金重點投資了生物降解等相關專案,積極響應國家的禁塑令,助力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再以高瓴為例,為了深度服務被投企業,高瓴內部打造了DVC(Deep Value Creation,深度價值創造)體系:由高瓴專業團隊深入企業產業變革的一線、與企業攜手,透過創新驅動,重構價值鏈體系,形成新的生產力、生產效率、組織方式,重建企業的“動態護城河”,打造企業的長期發展價值。

“透過DVC體系,高瓴陪伴企業邁過創新的死亡谷,成為企業踐行ESG道路上的共創夥伴,做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以及產業生態整體繁榮的聯結器、催化劑和加速器。”張磊表示。

不同於一般而言的投後服務,高瓴“DVC”模式背後是一支超過二百人,包括數字化、精益管理、組織人才等在內的多個專業序列團隊。是高瓴從“我們是創業者,恰巧是投資人”這一初衷出發,在與創業者和企業家共同實操“作戰”中磨練出來的獨特能力系統。

“DVC”是一種長期事業合作伙伴模式。張磊曾說,“我就是桑丘·潘沙,我的角色就是幫助英雄人物成就大事”。這實際上為DVC模式中的PE/VC角色做了最好的畫像。如果說,今天的企業家、創業者像騎士一樣,代表了一種勇於探險、不斷突破的理想主義精神。那麼,堅定地站在企業家與創業者身旁,為其提供及時有效支援的投資機構就是這個時代的“桑丘”。高瓴等不斷探索深度價值創造的投資機構,與企業夥伴一起也構成了企業家精神的一體兩面。

在投資百麗時,高瓴派出了超過120人的“DVC”團隊,與百麗團隊一起產生了交流學習、融合創新的化學反應。高瓴“DVC”團隊內部有一個說法,“沒做過一線店員的技術人員不是好店長”。所以,他們進駐百麗之初是從下沉銷售一線,真正理解鞋服零售開始的。

據瞭解,“DVC”模式中,高瓴不是諮詢機構的角色,也不是一個按圖索驥提供一般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高瓴的訴求不是把專案做“大”,而是在於企業長期目標一致的前提下,一起探索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能夠持續創造價值增量的最優方案。“DVC”要求企業與PE/VC機構一起走遠路,形成“長期事業合作伙伴”的關係。

事實上,在海外,那些業績超群的機構已經為中國ESG投資及賦能式投後提供了很好的範例。A16Z就是VC投後化的鼻祖。在A16Z超過150人的團隊中,2/3都是投後管理和賦能團隊。矽谷風投世家第三代投資人Tim Draper曾評價:“他們一腳踢到了我們這個行業的屁股上,逼著我們進行改變。”

20年前,專案少,投資機構數量也不多,競爭不激烈,且最終實現IPO的專案比例仍是較高的。而當前,估值、賽道、二級市場彈性,都牽動著專案能否上市、以及上市後能否給投資人帶去回報。更加激烈競爭的格局,讓專案能賺錢的比例機率正在縮小,投資人走入後投資時代,ESG和深度賦能,或許是幫助他們矯正方向的新羅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