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貴酒,洋河要和岩石死磕到底

為了貴酒,洋河要和岩石死磕到底

文丨陸玖財經

作為民生剛需產業,白酒行業並不是快進快出的產業,白酒領域不能過度資本化,還是要回歸企業經營。監管部門對“資本圍獵白酒”的出手,將有利於整個產業的長久性健康發展。

欲更名為上海貴酒的岩石股份(600696。SH),與洋河股份(002304。SZ)子公司貴州貴酒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貴州貴酒)之間的“貴”字之爭,仍在持續發酵。

一審獲賠100萬元的貴州貴酒,認為上海貴酒存在不正當競爭,堅持要求其更名;而“飲酒”正酣的岩石股份,也獲得了上交所連夜靈魂拷問,追問其“賣酒”業績的真實性,以及更名“貴酒”是否誤導投資者等焦點。

與此同時,“資本圍獵白酒”的問題也被監管部門所關注。

8月20日,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召開《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中,上述話題成為多家白酒龍頭企業討論的主要內容。

“白酒行業並不是快進快出的產業,白酒領域不能過度資本化,還是要回歸企業經營。監管部門的摸底和後續政策,有利於整個產業的長久性健康發展。”白酒專家蔡學飛告訴陸玖財經。

種種跡象表明,“資本圍獵白酒”或將迎來強監管。

01、上海貴酒為何物?

“一審已經判定上海貴酒賠償100萬元,但我公司認為上海貴酒存在不正當競爭,提出繼續上訴,目前已經進入二審階段。”洋河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陸玖財經。

顯然,貴州貴酒與上海貴酒的商標侵權交鋒,仍在繼續。

時針撥回2019年12月23日,貴州貴酒起訴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貴酒)、貴州貴釀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貴釀)、上海貴酒酒業銷售公司(上海貴酒銷售)三家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立案。

停止商標侵權、要求三家公司變更企業名稱並賠償損失,是貴州貴酒的訴求。南京市中院最終作出上海貴酒多款產品侵犯了貴州貴酒的“貴”商標權,依法應當向貴州貴酒賠償人民幣100萬元的決定。

但上海貴酒是否存在不正當競爭這一爭議焦點,貴州貴酒暫時未獲得司法支援。“儘管此事在法理上或許存在爭議,在情理上爭議卻不大。”河南食品產業專家賈洪海這樣評價。

貴州貴酒的歷史,前身可以追溯至1569年,2016年被洋河股份收購後又更名為“貴州貴酒集團有限公司”。從時間軸來說,貴州貴酒1950年的建廠時間甚至比茅臺早3年,比郎酒早8年。

相較於擁有悠久歷史傳承的貴州貴酒,2019年方才更名的“上海貴酒”只是一個“新貴”。儘管上海貴酒自稱其生產中心坐落於醬香核心產區茅臺鎮,但並未披露相關生產基地的具體情況。甚至在此前回復證監會的問詢函時,坦承無白酒生產基地,系貼牌銷售,實際生產商主要為高醬酒業。

在業內看來,上海貴酒更像是一家資本炒作的空殼公司,而非一家實體經營公司。

02、上海貴酒是否屬於惡意“碰瓷”?

“這是一個同名字號產生的對商標權及字號權侵害的問題。”先風智慧財產權管理集團運營總監朱坤從三個維度,向陸玖財經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

朱坤認為,上市企業的更名屬於內地工商變更,程式並無問題。

“我國工商註冊體系是按省級管理,上海工商為上海貴酒更名,無需考慮貴州是否有貴酒的問題。另外,工商註冊和商標管理是不同上級管理,資訊並不完全互通,不是知名企業,商標不會在第一時間影響企業字號的變更。”朱坤解釋。

此外,中國貴酒集團有限公司是在香港註冊,其工商和商標體系跟內地並不一致,有些企業為了追求高大上的名號,註冊地會選擇香港,從而掛上“中國”“集團”等字眼。而在國內,這類稱號基本上只有500強企業才可以。

朱坤進一步表示,企業名稱跟商標權衝突後,重新分配權力的裁決中,法院一般會遵循幾個原則:一是市場格局穩定,就保持既有市場格局;二是名氣小的,讓給名氣大的;三是後來者讓給先來者;四是惡意的讓給善意的。“這幾點大體遵循以上權重順序,前兩點為核心比較條件。但司法裁量時,以上幾點不互斥,法院綜合考慮。”朱坤說。

陸玖財經注意到一個細節,貴州貴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海貴酒背後的“海銀系”在遵義投資設立企業時,註冊與“貴”相近字號時,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明確披露對貴州貴酒,存在有侵權風險,“最後由相關領導溝通協調在貴州註冊相關企業,在這幾家企業內檔中,也有相關報告及溝通記錄記載。”

朱坤認為如果該細節屬實,以上的違規操作證明了海銀系的惡意,對貴州貴酒還是十分有利。

不過,貴州貴酒似乎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商標侵權有些猝不及防。陸玖財經從標天下查詢發現,儘管貴州貴酒擁有諸多“貴”字商標,但並無對核心商標周邊進行“戰略防守”。

根據標天下查詢顯示,貴州貴酒在去年12月與今年5月,分別對“貴酒”的33類酒精飲料商標進行申請。而早在2019年8月,安徽創翔付貴酒業有限公司已經對“貴酒”33類商標進行了申請。

換句話說,如果“貴酒”商標花落他人,貴州貴酒仍將在商標領域面臨變數。

03、A股“更名王”改行“喝酒”背後

事實上,岩石股份透過頻繁改名、蹭熱度等方式,在短期內謀求最大利益的運作模式早已屢見不鮮。在更名為上海貴酒後靠蹭白酒熱度,資本市場也迎來大幅增長。

岩石股份前身於1993年上市,彼時,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建築陶瓷。此後,這家上市公司幾經易主,公司名字先後更名為福建豪盛、利嘉股份、多倫股份、匹凸匹、岩石股份等。公司主營業務也陸續轉向“賽道”火熱的房地產,礦產、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一度被外界冠以A股“更名王”的稱號。

尤其是2015年,多倫股份改名“匹凸匹”更是一度引發爭議,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應出臺相應管理辦法加強監管,防止給投資者帶來誤導。

這家緊追熱點的上市公司似乎嚐到了更名的“甜頭”,並在近兩年將目光瞄準“白酒熱”。

2020年12月30日,岩石股份披露公告,稱控股股東上海貴酒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擬將其持有的貴州高醬酒業有限公司(下簡稱:高醬酒業)52%股權無償贈予給公司。

陸玖財經梳理關係發現,高醬酒業2020年度銷售金額為4590。56萬元,其中90%的銷售來源於金花酒業有限公司。而金花酒業有限公司的主要銷售客戶,為上市公司關聯方韓宏偉控制的貴州貴釀,高醬酒業的第一大供應商同樣是貴州貴釀。

岩石股份今年的半年報中,酒類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17億元,對比2020年的972。55萬元,同比增長高達2124。39%。

從更名舉動到白酒業務“驚人”增長,也引來了監管部門的關注。8月18日凌晨,上海貴酒釋出關於收到上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上交所要求其對經營情況以及業績真實性、股價及控股股東增持、“貴酒”商標訴訟案件、公司證券簡稱多次變更是否蹭市場熱點等問題給出相應答覆。其中,便明確要求量化分析2021年上半年酒類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的原因和合理性,業績是否真實等。

“從目前上海貴酒的財報與市場情況來看,企業存在白酒業務收入不明晰、控股股東頻繁增持、資產與關聯交易難以釐清、頻繁蹭熱點等問題。”賈洪海表示。

04、“資本圍獵白酒”或迎來強監管

岩石股份更名蹭白酒熱度,在資本市場並非首創,也絕非孤例。堪稱岩石股份“前輩”的港股中國天化工,近兩年先後更名信陽毛尖集團、中國新經濟集團,中國國龍茅臺集團和中國國龍集團。

其中,中國國龍茅臺集團的更名,因為“碰瓷”茅臺爭議太大未能成行,繼而去掉茅臺字樣,更名為中國國龍集團。兜兜轉轉,今年7月該上市公司重新改為中國天化工(910362)。

近兩年,諸多資本與熱錢正在湧入白酒行業。2019年7月,江蘇綜藝集團先是收購貴州醇81%的股權,後又成為枝江酒業的實控人;“復星系”在成為金徽酒的控股股東之後,於去年底將捨得酒業囊入懷中。

上市公司包括海南椰島(600238)、眾興菌業(002772。SH)、*ST天成(600112。SH)、來伊份伊份(603777。SH)等企業,都曾明確表示“染醬”,北京聯美集團、巨人集團、北京首農食品集團、修正藥業等企業也跨界佈局白酒。

但是,真正讓業內出現擔憂的是,大量資本湧入,對於白酒產業的野蠻開發與無序競爭。“包括主打濃香的洋河,也透過貴州貴酒‘染醬’,近兩年凡是跟醬酒概念相關的企業,在股價上都一度出現暴漲。”賈洪海認為,岩石股份看似是更換賽道,實際操作中,可能還是中小散戶在背後埋單,最終演繹成資本市場的“嗜血”狂歡。

“資本圍獵白酒”的現狀,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8月20日,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監競爭局召開《白酒市場秩序監管座談會》,當日下午的主題即為對“資本圍獵白酒”話題的討論。

洋河股份告訴陸玖財經,當日他們也接到了參會的通知。儘管是閉門會,多家白酒龍頭企業當日討論的議題也備受外界關注。

“這次會議的重點之一醬酒資本化這個議題,我認為政府也想積極引導中國白酒脫虛入實,真正迴歸到生產層面,而不是盲目的資本化造成行業泡沫。”蔡學飛表示,像白酒這樣的民生剛需類產品,過度的泡沫化與資本化會影響到消費者的體驗,也不利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蔡學飛預測,這一輪溝通會座談會之後,下一步國家可能會出臺相應的政策,來進一步監管白酒的資本化,也會進一步限制高檔白酒的銷售與漲價。

“未來白酒行業可能對資本入局提出相應規範,會謹慎評估真正的產業投資和投機資本。”賈洪海分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