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的成都實踐:“蓉城智碳”正式收官,6個專案落地實踐“...

錦江裡蒼鷺為啥突然多了起來?林盤跟低碳生活有怎樣的關係?校園減碳如何幫助垃圾實現迴圈利用……這一系列的疑惑都將透過一項實踐活動找到答案。

歷時4個月,2021年“蓉城智碳”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專案評選及實踐活動日前正式收官。目前獲得一、二、三等獎的6個專案正在陸續落地實施。作為“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主題下的一項重要活動,該活動從今年7月起航,聚焦圍繞“蓉城智碳”,面向大眾傳遞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生活理念,得到公眾廣泛的關注和參與。在評選階段共收到參賽方案88份,累計舉辦各類主題活動50餘場,參與人數超1500餘人,並吸引了10餘家新聞媒體關注釋出活動推文50餘篇……有熱度、也有溫度,有深度、也有廣度,一連串的數字為本次活動畫上圓滿句號,這不僅是宣傳降碳環保理念的剛性舉措,也旨在為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用“智” 傳遞低碳環保理念

今年7月,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成都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承辦,成都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協辦的2021年“蓉城智碳”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專案評選及實踐活動正式啟動。

以“蓉城智碳”為題,就能看出這場活動獨有的目的性——跳出大眾思維,尋找“雙碳”目標下的創新思考。在活動期間,各單位、組織以家庭、社群、學校、社會環境為素材,分享各自節能減排、新能源應用、綠色出行、低碳消費等生態環境保護創新方案,每一個主題,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在為期四個月的時間內,活動熱度不減,共收到參賽方案88個,累計舉辦各類主題活動50餘場,參與人數超1500餘人。”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專家對參選專案進行嚴格評審,最終共評選出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優秀獎6個、入圍獎若干。按照活動安排,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也組織獲得一、二、三等獎的6個專案落地實施,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在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嚴格執法的同時,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對生態系統的功能和價值進行科普,引導公眾關注並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愛護身邊生態環境,樹立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理念,至關重要。”談及此次活動的宗旨,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集聚全社會的智慧方案,“蓉城智碳”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專案評選及實踐活動,也將成為成都踐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新載體。

用“看” 發現環保模樣

雨後初晴,在徐堰河水源地林盤,碧波盪漾,竹林農田相映成趣,儼然一副生機盎然的人居圖景。2021“蓉城智碳”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專案評選及實踐活動 ——“林盤與低碳:公眾科學家”系列活動正在這裡舉行,公開招募的志願者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實地探訪川西平原傳統林盤的生態環境,參觀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修建的人工溼地和生態堆肥等設施,對林盤內外的微型氣候,以及林盤的發展歷史、發展條件和低碳生態迴圈形成原因等方面進行了不同視角的探討,“最終,我們將透過分析整理成都水源地綠色低碳社群科普教育基地的林盤—農業生態觀測站資料、林盤居民入戶訪談資料,形成調研報告,並將透過多渠道展示公眾科研成果。”參與此次活動的志願者劉先生欣喜地說。

事實上,在2021“蓉城智碳”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專案評選及實踐活動開展期間,類似的實踐活動已舉行了超過50餘場,透過實地探訪的形式發現身邊的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的智慧方案,鼓勵踐行每一個讓自然更自在的生態環保行為 。

比如,榮獲一等獎的“發現公園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綠色低碳科普公眾教育專案”——“碳”秘垃圾的一生綠色低碳研學營,就以城市河流研究會正在打造的第一個水源地綠色低碳社群科普教育基地為基礎,邀請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參與、學習並實踐“垃圾分類管理—生態堆肥技術—在地生態應用(鄉土植物園)”迴圈示範鏈,透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讓大家成為“低碳實踐者”。

再比如,正在緊鑼密鼓的實施當中“摸底河流域水環境及鳥類生境調查”專案,不僅在成都市實驗小學文苑分校校園內持續開展關注摸底河的宣傳,同時還帶領環保少年們走近摸底河邊,對摸底河沿岸的生物群落、鳥類生存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和記錄。

“隨著各個專案的落地實踐,希望引領孩子們和居民們關注身邊的生態環境,倡導大家開展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並且自覺踐行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良好的環境,從而增加城市河流的碳匯能力。”負責專案落地實踐的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用“做” 呈現環保行動

“唯有了解,才能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能帶來變化。”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所說,工作生活中的減碳行動或其他環保行動並不一定需要轟轟烈烈的宏大事件,也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

記者注意到,在入圍“蓉城智碳”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專案的6個落地實踐專案中,既有水源地綠色低碳科普公眾教育、鳥類生境調查這樣走出去瞭解、學習綠色低碳知識,不斷提升生態環保意識的活動,更有低碳校園、低碳社群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參與人數也屢創新高。

在航天小學校啟動的“找回走失的‘小手帕’ 航小少年在行動”主題活動,就吸引1000餘名航小師生參與。在活動現場,所有小學生們透過繪畫、印染、刺繡等多種形式,為專屬的小手帕穿花衣,倡導使用手帕,減少抽取式衛生紙的使用,透過這樣的簡單方式實現減少碳排放。

而在“碳”秘垃圾的一生綠色低碳研學營裡,小學員們化身小小闖關者,根據“大象地圖”,開啟垃圾堆肥個人闖關賽,透過垃圾分類、廚餘粉碎、肥料混合、堆體翻堆等,感受廚餘垃圾化腐朽為神奇的奧妙。同時, 在綠色營造師的指導下,還利用礦泉水瓶、棉花、紗布、石頭等物質作為原材料,學習製作簡易淨水裝置,感受城市淨水技術的應用。

更多的實踐活動也催生出一批減碳新點子。在 “雙驅動·低碳校園建設與社群實踐科普教育專案”(洞子口職業高階中學)實施當中,校園減碳的點子就從減碳工作組成員的腦海中迸發出來。比如,“辦公室產生的以果皮、果核為主的廚餘垃圾該如何解決呢”,答案就是小而美的“堆肥花盆”。錦城衛勞動班開展“堆肥花盆工作坊”製作,專門針對辦公室少量廚餘垃圾的“堆肥花盆”,並將花盆投放入校園辦公室,可謂一舉兩得。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隨著2021年“蓉城智碳”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專案評選及實踐活動的陸續落地實施,全社會關注家庭、校園、社群生態環境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我們相信,隨著一系列實踐活動的落地實施,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也必將促進公眾以更積極的姿態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提升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生態環保智匯能力。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