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性分析需求?

編輯導語: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你與他人溝通需求時,常常被他人所帶歪,又或者是在分析需求時,需求分析不夠系統以及透徹。作者梳理了一套系統性分析需求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系統性分析需求?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

當你跟需求方溝通需求時,容易被對方的思路帶偏,導致需求溝通不完整,反覆多次溝通才弄清楚,感覺自己溝通需求缺乏方法;

當你分析需求時,感覺不夠系統化,容易出現需求理解不透徹、不完整,導致方案評審時出問題;

如果你無此類問題,恭喜你,說明你已經具備了需求分析的基本能力;

如果你也有類似問題,也恭喜你,說明你是越努力就越幸運的人,今天的分享方法論,專為你而準備。

無論你是與人溝通需求,還是自我進行需求分析時,均可直接使用此方法論。

方法論:一問二定三量四確定:把評審前至少60%的精力花在需求上,而不是方案

嚴格來說,此方法論算是需求是1,方案是0的子方法論之一。它成立,此方法論才成立。即只有認同【需求是1,方案是0】的基礎假設,則把60%精力花費在需求分析才成立。

具體怎麼做呢?我把它總結為:一問二定三量四確認。

一問

。任何事情開始之前,千萬別陷入做什麼以及怎麼做之中(比如能不實現,怎麼現實,實現什麼),而是要先問:為什麼要做(目的、意義如何)?即遵循黃金圈法則:

如何系統性分析需求?

二定

。定什麼?定目標。即需求的目標是什麼?一般可拆分為兩類目標:一類是業務目標(比如完課率、續報率、轉化率等提升至XX%),一類是產品目標(比如日活、人效等)。

三量

。量什麼?用指標,衡量目標。有了目標,我們如何衡量、用什麼樣的關鍵指標來量化衡量目標達成與否?我們如何達成目標?。

比如我們業務目標是轉化率提升1%,產品目標是人效提升50%,那就需把人效目標進一步拆解,拆解為每個使用者行為的人效提升時間。如加微環節可自動化完成,此環節可由原先每人10分鐘,提升至30秒;修改備註姓名環節、初次介紹、地址確認等環節,每個環節提升50%,以此類推,我們就可定出關鍵指標,用指標來衡量目標的可達成情況。

四確認

。確認什麼?共四類:核心問題、核心角色、核心場景、核心流程。

核心問題:此需求最關鍵問題是什麼?

核心角色:需求相關的哪幾個角色是核心角色?核心角色在這件事中,利益與影響度分別如何?會不會影響特別大,但該角色的收益特別小?

核心場景:關鍵角色是在什麼時間、地點使用產品,此時TA會有什麼痛點、麻煩、不爽?

核心流程:多角色之間是什麼樣的業務流程(理想流程與現實流程)?是否具備更多最佳化空間?

案例:如何分析學員測評需求,以此提升學員測評率?

如果你作為一家1對1教育培訓結構的教學側PM(產品經理),新接手1對1測評專案建設,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學員期中和期末測的參測率、完測率比較低,且測評效果無法評估,也未將測評效果有效外化給家長和孩子。”

如何系統性分析需求?

需求方提需:

希望可以提升學員參測率與完測率,且認為增加主觀題題型(當時僅支援客觀題);

希望可以支援PC端測評(當時僅支援移動端);

希望可以擴充年級學科(當時僅支援初中數學);

希望最佳化教師分享體驗(當時測評需由教師進行分享後學員才能參與);

希望可以最佳化學員學習報告等。

這些都是有效提升完測率的可行解決方案(順便說一句,其實需求方是把它們當做需求提,而並未感知其屬於解決方案),希望你一併考慮並解決。

此時,你應該怎麼跟對方聊需求,又應該如何系統性的進行需求分析?一問二定三量四確定。

一問。做測評的目的是什麼?它與企業戰略和價值主講,有何關聯?又為什麼要提升參測率與完課率?

1對1與其他班型(即大班、小班等)教育的最大差異:服務情感連線溫度、學習進步更快。

基於此當時企業制定了北極星指標:

初高中數學在讀學員進步數

。聚焦自己最擅長的初高中資料,且重點就關注真實產生進步的學員數,以此匹配1對1教學最大競爭力之一的【學員進步更快】;

那如何衡量學員進步?系統化的測評。即從學員入門開始的入門測,到上課期間的小階段測(單元測或月測),以及大階段測(即期中測、期末測),到結課的學員生命週期內的測評閉環;

所以,它的目的是企業戰略落地的工具之一,故提升其參測率與完測率是具備企業價值與使用者價值的。

二定。需求目標是什麼呢?

業務上的定性目標是:讓學員進步可衡量,以此實現進步更快,而定量目標則變成完測率(如完測率由當前的30%提升至75%);

產品上的目標,則可聚焦學員完測率(尤其是學員持續性的完測率)。

三量。產品層面如何衡量目標呢?

拆分關鍵環節的關鍵指標,並制定關鍵衡量子指標。

完測的關鍵過程指標是參測率和跳出率。參測率=老師組卷率*老師分享率*學員最終參測率;跳出率=學員進入測評各環節的流失率。故針對性的提出幾個關鍵指標:

老師組卷時長:當時老師組卷時長,一般是每份30-60分鐘,那我們的目標就是將其提升至5分鐘內,以此保證老師組卷率,減少參測率的阻礙;

老師測評分享率:學員要完成測評,當初的設定是必須由老師進行分享,學員才能完成測評,目標是符合試卷範圍內學員的分享率需達到90%以上;

學員測評落地頁的流失率:學員點選進入測評落地頁,到最終進入測評頁的流失率,經過資料分析發現,大概18%在此環節流失,有極大最佳化空間,目標是可提升至3%以內;

學員完測時長:學員參與一份測評的答題時長,時長長短可能影響完測率;

學員參測率:符合測評條件且參與測評的學員數,當時大概30%-40%;

學員測評跳出率:即學員進入測評,但過程中並未提交而選擇退出。當時大概在15%左右;

四確定。核心角色、核心問題、核心場景以及核心流程,分別都是什麼?現狀與理想的差距如何?

首先是核心問題:老師完成測評的關鍵卡點是什麼?學員完測的關鍵卡點是什麼?

經過定性與定量調研,發現老師完成測評的關鍵卡點是:組卷費時,測評流程繁瑣;學員卡點是:時間不夠,線上測評形式體驗與效果不佳;

其次是核心角色:這件事的核心角色是:教師、學員,而可影響它們的關鍵角色是:分校師資管理者(與之相對應的中臺師資管理者)、家長。前者可透過績效管理手段進行有效管理,後者則可透過價值式引導進行影響。

第三是核心場景:2個核心場景:

場景1:作為一名1對1的老師,期望透過定期的有效測評檢測學員,階段性的掌握情況,以便可動態進行課程計劃的調整,但因學員學情的差異性較大,故需進行針對性的組裝測評試卷,並分發給學員進行測評; 場景2:作為一名1對1的學員,當收到老師分享的測評時,期望可更便捷高效的完成測評,以便可有更多時間休息,但因測評入口、時長、答題體驗等原因,導致難以完成;

如何系統性分析需求?

第四是核心流程:學科產品完成不同階段的標準卷,老師可直接使用,或其也可自主完成個性化組卷,並分發給其學員;

學員透過微信開啟測評,進入測評介紹頁,點選進入測評,完成測評並提交後,檢視學習報告,同時,將其學習報告反推給老師,老師下次課前給孩子針對性的進行測評講解,尤其是錯題部分;另,系統將學員錯題進行收集與整理,下次測評自動出卷時,可進行二次推薦與測試;

如何系統性分析需求?

經過上述對需求的梳理、分析、拆解之後,此需求就變得比較清晰,總結如下:

目的:符合企業的北極星戰略:初高中在學進步學員數

目標:讓學員進步可衡量,以此實現進步更快(定性);測評完測率可由30%提升至75%以上;

衡量關鍵指標:老師個性化組卷時長(單次5分鐘以內)、老師測評分享率90%以上、符合條件學員參測率85%、測評落地頁流失率低於3%、學員測評跳出率低於5%; 關鍵問題:

如何縮短老師組卷時長?

如何最佳化流程、體驗以及配合管理手段,有效提升老師分享率與學員參測率?

如何最佳化產品體驗,降低學員流失率與跳出率?

結合關鍵角色在關鍵場景與流程中的關鍵問題,輔以關鍵指標與目標牽引,對應解決方案,則變得更加清晰:

首先是產品層面:聚焦老師組卷與學員測評體驗最佳化,則可拆分為:

智慧自動化組卷+標準難中易公用卷:底層依賴題庫標籤細化與演算法,結合使用者行為(老師收藏使用+學員自主學習題)等,完成智慧自動組卷,再輔以人工調整的方式。或可直接使用標準不同難度的試卷進行測評,以此縮短出卷時長;

簡化測評分享流程:組卷與分享一體化產品設計,完全融入到老師工作流之中;

學員測評體驗升級:支援多場景測評(如線下試卷+PC和移動多終端)、最佳化測評路徑體驗,減少流失率(包括落地頁以及測評互動體驗升級,採取小程式產品化手段,放棄直接H5等);

其次是運營層面:聚焦搭建老師測評激勵體系(即將不同階段的測評,作為績效考核手段放入到老師管理體系之中),以及構建機制流程(即構建專案週會制,每雙週進行資料通曬、需求進度對齊等)與素材進行測評價值外化(即提供測評優勢價值的圖片+影片素材給一線老師,讓其外化給家長、學員,改變其參與測評的動機等)。

經過以上分析並輔以產品+運營雙重驅動的策略下,最終在完測率、測評流失率等方面,均取得符合預期的結果。

總結

1. 方法論

一問二定三量四確定:把評審前60%以上精力花在需求上,而不是方案。

2. 適用場景

當你與需求方進行需求溝通時,可用它進行框架性溝通;

當你進行需求分析(即輸出方案前)時,可用它進行框架性梳理(甚至可以把它的內容,當做PRD的部分放入其中,用於需求評審時使用)。

3. 易犯錯誤

溝通需求被需求方節奏帶走,需多次反覆溝通,效率低;

需求溝通與分析,直接進入到“怎麼做”的陷阱中,缺乏需求的價值判斷(包括為什麼做、目標如何以及如何衡量、關鍵問題與場景是什麼等);

需求定位不清楚,直接進入方案,導致最終方案有效性不足。

4. 擴充套件

方法論:需求是1,方案是0,而如何確認需求是1,具體“術”層面的方法論,則可用之進行分析與確認。

實操清單

當你開始一個需求時(一定是在輸出方案前,可直接理解為畫原型前),則可對照以下清單進行檢查:

請用簡短有效的語言,描述出這個需求的目的與價值(如與企業戰略的關聯關係、與你或需求方的OKR的關係如何等),並將其寫出來;

請明確描述此需求的目標(可分定性與定量目標),並將其書寫出來(如果無法有效定義與量化,則請重新思考需求的必要性);

請明確描述此需求的關鍵指標(1-3個最佳,不宜過多),並給出具體的計算公式,保證目標的可達成情況;

請你明確描述此需求的關鍵問題(1-3個最佳),並將其寫出來;

請你明確此需求的關鍵角色分別都是誰?它們在其中的影響力與利益分別如何?(一定避免影響特別大,但利益特別小的角色出現);

請你明確此需求的關鍵場景,並明確場景中對應關鍵角色的麻煩、痛點等(可用使用者故事描述,如作為一名XX,在XX時間/地點等情況下,期望透過XX完成XX行為,以此達成XX目的,但因XX障礙/麻煩/問題,導致無法有效完成等);

請你透過流程圖繪製出需求的當前流程和理想流程,明確不同流程之中的問題;

完成上述流程後,請明確給出一個需求的價值判斷(即做不做)以及優先順序定義(即什麼時候做);

請將上述分析與結論,與需求方(或上級Leader)完成確認並共識,如無問題(即完成了需求是1的定義),則可進入到方案設計階段(即方案是0)。

#專欄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眾號:邢小作之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枚線上教育的產品,關注網際網路教育,喜歡研究使用者心理。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