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如何實現“碳中和”?

2022北京冬季奧運會即將開幕,“綠色”成為本次冬奧會的特點。本屆冬奧會將從能源、建築、交通等方面入手,充滿了“綠色”元素,透過人工智慧、5G等前沿技術,實現碳排放全部中和,

北京冬奧會將成為首個真正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奧運會

北京冬奧會如何實現“碳中和”?

100%使用綠色清潔電能

本屆冬奧會透過建設張北柔性直流電網等低碳能源示範專案,

實現奧運史上首次全部場館被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這是北京冬奧會的最大亮點之一。

500千伏張北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個輸送大規模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種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電網,把張家口的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輸送到北京。

張北柔直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輸送約140億千瓦時綠色電力,以供應北京市大約1/10的用電量,其中包括直接滿足北京冬奧會北京、延慶兩個賽區場館用電需求,加上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就地消納當地綠色電力,使得

北京冬奧會場館實現奧運歷史上首次100%使用綠色電力的目標。

與此同時,張北柔直工程採用我國原創、領先世界的柔性直流電網新技術,具有可控能力強、功率調節速度快、執行方式靈活等特點,能夠有效抑制交流電壓波動,減少功率波動對受端電網的影響,有效解決風電、光伏等間歇式能源發電併網安全問題。

張北柔性直流工程創下12項世界第一,將張家口大規模、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進行多點彙集,形成穩定可控的電源,向北京輸送綠色電力。

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時,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度,預計可減少標煤燃燒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北京冬奧會如何實現“碳中和”?

場館均為綠色建築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所有新建場館均取得三星綠色建築設計標識。

本屆冬奧會不僅充分利用了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在新建場館方面,所有室內場館建設均採用了超低能耗技術並對施工材料用量進行了最佳化,儘量減少不可迴圈材料如混凝土的使用,優先使用可再生、可迴圈利用的材料,全部達到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

本屆冬奧會使用的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首體短道速滑訓練館、五棵松冰球訓練館等4個冰上場館,全部採用了全球變暖潛能值為1的二氧化碳製冷劑,這種製冷劑與傳統制冷方式相比,實現節能30%以上,能效提升20%以上,

這不僅使場館碳排放趨近於零,還將場地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

並且製冷過程中產生的高品質餘熱可以回收利用,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冰面維護澆冰等。

這也是冬奧會歷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潔、最低碳的製冰技術。

北京冬奧會如何實現“碳中和”?

新能源車成交通主力

低碳交通同樣是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屆冬奧會賽事期間交通服務車基本為清潔能源,佔比為歷屆冬奧會之最。

冬奧會期間將有大批新能源電動車將賓士於各賽區,成為冬奧會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氫燃料客車、純電動汽車成為承擔此次冬奧會交通出行任務的最主要力量。新能源車輛的使用比例為歷屆冬奧會之最。

按照車輛籌措方案,北京冬奧會使用的賽事交通服務用車的能源型別包括:氫燃料車、純電動車、天然氣車、混合動力車及傳統能源車。

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小客車中佔比100%,在全部車輛中佔比85.84%,為歷屆冬奧會最高。

除了新能源汽車外,

新型奧運版復興號動車組也已經在京張高鐵清河站上線。

列車採用輕量化技術、環保可降解材料、石墨烯空氣淨化裝置、灰水再利用系統等,打造綠色低碳空間。在列車的車頭設計方面,採用仿生學車頭方案,實現執行阻力減小7。9%,綜合能耗降低10%以上。

整個冬奧會期間,使用車輛將實現減排約1。1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5萬餘畝森林一年的碳匯蓄積量。

北京冬奧會如何實現“碳中和”?

氫能大放異彩

北京冬奧組委公佈了冬奧會火炬接力點位。此次冬奧會早已對氫能推廣和利用提前做好了佈局。

開幕式上使用氫燃料點燃北京冬奧賽場的主火炬,大量使用氫燃料電池車,以減少汙染物排放。

據北京冬奧組委會公佈的資料,本屆冬奧會將示範執行超1000輛氫能源汽車,配備30多個加氫站,

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

有多名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冬奧會或將成為氫能在國內加速落地應用的分水嶺。

以冬奧會為契機,交通、場館、能源等織起了一張綠色的大網,綠色產業、綠色技術、綠色產品成為結成這張網的一個個關鍵結點。

“綠色、共享、開放、廉潔”

,北京冬奧會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北京申辦的莊嚴承諾正在一項項高效兌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