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訊號透出:年前玉米基本“定音”,年後變數增大

3個訊號透出:年前玉米基本“定音”,年後變數增大

玉米市場依然膠著,自14日全國玉米迎來普漲後,15日又發生了變化。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剛剛提醒大家警惕這次上漲後的迅速回落,而在15日的行情中,山東玉米雖然仍然上漲,但漲勢已明顯縮窄,而東北更是呈現出了漲跌互現的局面。短短一天,玉米上漲動力就不足了。

在大家不停地猜測今年的玉米行情時,市場透出3個訊號,今年的玉米大機率就會這麼僵持著,形成“拉鋸戰”的局面。

3個訊號透出:年前玉米基本“定音”,年後變數增大

訊號一:買賣壓力齊聚

首先來看我們最關心的賣壓。隨著售糧節奏不斷地延緩,市場賣壓不斷增加。而賣壓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今年種植成本高企,主要表現在地租和化肥等費用的上升,使得農民普遍對今年玉米期待較高;

二是春節雖然比以往稍早,但是也落在了1月底、2月初,因此從時間上來看,12月份距離過年滿打滿算也有一個月多的時間。因此在1月之前,挺價惜售仍有時間。

其次,當前玉米收購最大的支撐就是中儲糧的提價收糧,對市場心理影響較大。而貿易商仍在觀望,企業收購也多是隨採隨用,即便有備庫的壓力,但在今年12月也並不算急迫。因此兩方壓力齊增長,形成對峙局面。

3個訊號透出:年前玉米基本“定音”,年後變數增大

訊號二:供需格局發生轉變

首先從供給方面來看,糧源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而東北地區受兩大因素影響很大:一是運輸,二是天氣。運輸成本主要體現在運費、人工等費用上;而天氣的變化使運輸受阻,導致售糧進度進一步被延緩。

而需求方面,隨著玉米價格上漲,國內加工企業謹慎,而需求較強的南方港口外貿玉米的庫存逐漸佔優勢,傳統的北糧南運格局發生改變。南方多開始青睞進口玉米。

因此,產區運輸呈間斷性,而部分需求被進口玉米分化,加劇了玉米行情的僵持。

3個訊號透出:年前玉米基本“定音”,年後變數增大

訊號三、糧源質量分化,劣先優後

今年玉米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質量分化,而當前分化走勢已經顯現,即潮糧的價格基本定性而優質乾糧的價格十分堅挺,並且後續來看,仍有較大的上漲潛力。

而從時間上來看,12月市場仍然潮糧偏多,因此玉米的價格大機率仍會漲跌震盪。即便需求方提價收糧,但農民多是“賣跌不賣漲”的心理,所以很大機率會這麼僵持著。

四、年後變數增大

12月份是賣糧月,但同時糧價的走勢也關係到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因此前期政策方面的調控出手的機率並不大。再加上由於國際化肥價格不斷高漲,不少農民表示可能會減少玉米的種植,因此國際玉米明年風險增大。

另一方面,在總體的供需層面,玉米的缺口仍然存在,替代和進口玉米將成為重要補充。因此玉米上漲仍有潛力,但當前受到買賣雙方的牽制難以顯現。

所以年前的玉米行情大機率呈現僵持狀態,而到1月後賣壓會有鬆動,而需求也將開啟,市場變數增大。不過總體來看,春節前玉米的走勢也都是階段性的,真正的行情大概要等到春節後才會有明朗的格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