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失寵了

唐亞華

前不久,有報道稱有使用者1萬元銀行理財15個月僅賺9元,引發了網友對“理財刺客”的吐槽。

更多人跳出來說,自己連本金都虧了。有網友稱,“買的銀行理財風險是PR2等級的,存了一年不但利息沒有,本金還虧損了,本來預計年化收益才2%,這麼低的收益率都虧損。”

廣義的理財包括各類理財產品、基金、股票、債券、保險、黃金等,銀行理財只是投資體系中的一類。在許多人眼裡,銀行代表著安全,所以很多想理財又不想冒險的人會買銀行理財產品。

其實,不同於銀行存款有固定的利息支付,銀行理財雖然有銀行的信用背書,但在近年來打破剛性兌付,轉為淨值型產品以來,無論宣稱風險級別高低,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

近年來不少投資者遭遇的情況是,買了銀行宣稱業績比較基準4%以上的理財,實際上到手的收益低於1%,甚至有人虧掉了部分本金。這感覺就像是銀行給你畫了個大餅,結果你只收到了一小塊餅的碎屑。

理財產品未達“預期收益率”或虧損,讓很多投資者無法接受。經此一遭,有人對個別銀行心存不滿,有人直接打算放棄銀行理財,轉向更安穩的定期存款和更透明的基金。

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你做好準備了嗎?

01 63萬銀行理財,年收益僅1764元

來自江西的美洋,今年30歲,是醫療行業從業者,五六年前就開始買銀行理財產品。2019年,她在一家銀行辦了卡,往卡里轉了50萬,銀行理財經理聯絡了美洋並幫她做了風險評估。之後美洋買的都是PR2級別的低風險理財產品,從來沒出現過虧損,年平均收益率在4%-6%。

去年8月,她又在理財經理的推薦下買了一款一年期的理財產品,投入63萬。一年裡,這隻理財產品虧多盈少,最近到期贖回,63萬元的理財收益只有1764元。

銀行理財,失寵了

美洋購買的銀行理財頁面和到賬的本金及收益 / 受訪者供圖

美洋的這一年,心情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

“我買這款理財的時候,理財經理很有把握地告訴我,這是他們銀行主打的一款非常好的自營產品,憑藉對他的信任和我多年買理財的慣性,我總共買了100多萬的,除了這個還買了另一款。”美洋說,結果,這款產品剛買完不久,兩個月就虧了六千多塊錢的本金,“我當時很慌,我在好幾家銀行買了這麼多年理財,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問了一下經理,他跟我說沒關係,有波動是正常的。”

兩個多月以後,她發現又虧了五六千,這時候美洋在網上搜索了一些關於淨值型理財的資訊,才明白了這樣的產品就是不保本的。後來幾個月回升了一些,2021年底,裡面大概有1萬元的收益。但一過春節,淨值又開始暴跌。

美洋注意到,2022年2月份開始,社交平臺上有很多人吐槽在銀行理財虧了錢。和大多數網友一樣,美洋的理財產品也在2月、3月、4月直線虧損,收益虧完了開始虧本金,最高峰虧了近三萬元本金。“我當時心情很差,去找銀行理財經理理論,也在他們的客戶群裡吐槽了。”

一直到最後兩個月,美洋買的理財產品又逐漸調回了一些,直到到期,最終有1764元的收益,收益率0。27%,“我以前買的銀行理財,最終收益都和業績比較基準接近,但這次和4%-5%的業績比較基準相差甚遠。”

36歲的教培行業從業者英子也在近期遭遇了銀行理財收益滑鐵盧。她告訴深燃,自己在2021年1月買了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本金65萬,封閉期523天,業績比較基準4。9%-5。5%。2022年6月25日,產品到期後,她只拿到了3300元利息,這和她預期的4-5萬元利息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買之前有理財經理引導,對方說國家規定了保本不許寫在合同上,但強調了他們是國有控股銀行。我問了往期的理財產品最終的收益情況,對方表示都能按照業績比較基準來給。他當時還推薦收益率6%-7%的產品給我,我說不要風險高的產品,他說這個風險低、適合我,最後,還不如我放銀行活期。”英子說。

“之前買銀行理財,圖的是保本,利息比定期存款略高,畢竟我還有風險更高的股票和基金現在虧的也很慘,需要有保底的”,美洋表示,但現在銀行理財不保本、收益率低,封閉期錢還拿不出來,這不是每個存錢的人可以承受的。

美洋吐槽,理財經理是會提醒投資有風險,但是同時也會加一句“一般來說沒什麼問題”,在APP上購買的時候,需要閱讀的合同條款很多,她沒有細看,但看了也不太懂,最後根本不知道理財產品裡面包含什麼,銀行用這個錢幹啥去了。

如今,一些投資者正在逃離銀行理財。

英子決定以後即使再買,也要謹慎一點找合作過的知根知底的銀行。美洋則被傷到了,直言兩三年內不會再買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了,打算去找安穩一點的類似於大額存款等方式。

某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近兩年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在贖回日到來前幾天給你來個斷崖式下跌,讓原本收益很好變成一般或虧損。回頭還是研究研究股票,因為‘明韭菜’比‘暗韭菜’心裡平衡一點。”

02 不僅不賺錢,連本金都虧了

相比最終收益降低,還處在理財產品封閉期內,經歷著大幅波動的不確定顯然更讓投資者煎熬。再進一步,理財到期後發現本金虧掉,更是不少人難以忍受的事情。

30歲的婷婷在上海工作,她最近就一直在頭疼手裡持續下跌的銀行理財。

2021年底,她幫媽媽挑選了某銀行的一款理財產品,風險等級是R2,業績比較基準是4%左右,屬於低風險理財產品,封閉週期18個月,投入了90萬元。

她每週都檢視一下營收狀況,剛開始幾個月有幾千塊錢的營收,最近半年多以來一直都在虧錢。“賬戶顯示本金截至8月25日已經虧掉了2萬元,未來還不知道要虧多少。我也去問了銀行的理財經理,他說因為這款產品投資了一些波動比較大的產品,我很不能理解,因為我這款產品買的時候寫的是80%是固收,20%投資股票、基金等。”

但銀行方面給她的回覆就是,“合同裡面寫了這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已經提前告知了。”

婷婷對銀行理財產品虧成這樣表示非常憤怒:“為什麼理財產品上要寫業績比較基準是4。3%-5。3%,而不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銀行在APP頁面最明顯的地方彷彿在告訴我們收益率可以達到4%以上,但實際上一切都是未知。”她一再強調,她對低風險的認知就是不會虧本。

她現在難以接受這樣的狀況,但只能等,沒有任何主動權。

網友甲甲手裡有多支銀行理財產品,3月份,他在社交平臺表示:“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各個APP又虧了多少,買的廣發理財本金10萬3個月虧1千多,招行虧五六百,地方銀行虧四五百,全是PR2型。”他告訴深燃,2021年底同期買入的幾款銀行理財產品,截至8月25日,“表現好的有3000-4000元收益,廣發銀行的一隻只有800元,招商銀行有一支目前還虧著700多元。”

他可以理解銀行理財收益有波動,但不能接受波動幅度幾乎接近基金了。在他看來,標榜低風險的PR2型理財,卻時不時出現高風險理財產品類似的負收益,如果是同樣程度的風險,基金、股票還能自己買進賣出,而銀行理財是封閉的,盈虧全看運氣,就顯得不划算了。

各平臺上,這樣的案例不少。黑貓投訴上,有網友曬出截圖,8萬本金理財6個月,虧了786元。

也許有人會問,投資理財本身就是有風險的,股票基金虧了能接受,為什麼銀行理財虧了會反應這麼激烈?

中央財經大學心理學教授竇東徽給出瞭解釋,人們無法接受銀行理財產品下跌,第一個原因是預期和現實的衝突。長期以來,人們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是“穩定收益”,這就形成了一種代表性直覺(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但隨著市場變化和絕大部分產品轉為淨值型,偶然的下跌就會打破這種預期,這時產生的認知衝擊是很強的。雖然損失比例不高,但是經濟心理學告訴我們,承載效用和價值的,不是財富的絕對值或最終狀態,而是相對於某一參照點的變動,人們對於這種相對變化非常敏感。

第二,人們存在“背叛厭惡”。相比於敵人,人們更厭惡叛徒。因為大部分人對理財產品的理解都是“穩定收益” ,所以安心持有,主要精力放在高風險投資的博弈上,結果沒想到它也“負”了,頓時產生“你個濃眉大眼的傢伙也背叛我了”的感覺。

更深層次的原因,與心理賬戶理論有關。

他指出,大部分人的投資組合中包含穩健型理財和風險型投資,且多以金字塔形態分佈,底層為穩健投資且資金量較大,頂部為風險型投資,資金量較小但有可能帶來高收益。這種組合對投資者來說,存在一種微妙的心理平衡關係,即多數情況下,如果當日行情下行,風險型產品會產生損失,而穩健型產品可能還有一點正的收益,多少能對投資者產生一點點損失後的心理慰藉,這就是心理賬戶理論中所說的“一線光明法則”(silver-lining pricinple),但當穩健型產品也產生損失(通常這種時候風險型產品也面臨更大的損失)的時候,投資者不僅喪失了最後一點慰藉,還面臨雙重損失的痛苦。

03 銀行理財保本的時代結束了

深燃注意到,多位受訪者都有這樣的認知,買銀行理財最起碼要保本,同時,他們認為業績比較基準,就是最終收益率。

但事實上,自從2017年釋出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2018年正式通過後,淨值型理財產品全面取代此前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資管新規今年結束過渡期正式落地,徹底打破剛性兌付。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組織今年2月釋出的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財產品的規模已經壓降至零。

也就是說,保本的銀行理財時代結束了。

另外,金融行業從業者錢立豐解釋:“業績比較基準不是年化收益,它現在幾乎變成了一個營銷噱頭。事實上,通俗來講,業績比較基準只是銀行對理財產品設定的一個投資目標,他們試圖努力做到這個程度,但事實上能收益多少不一定。”

並且,近日,又有多家銀行宣佈下調業績比較基準。8月2日,招銀理財釋出公告稱,將於8月8日起對招睿月添利(平衡)2號固定收益類理財計劃的業績比較基準由2。6%至3。8%調整至2。5%至3。7%;8月3日,中銀理財釋出公告稱,擬於2022年8月9日起對“中銀理財-穩富(季增益)007”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由2。7%至4%調整至2。5%至3。8%。

錢立豐補充,大多數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錢一定會賺錢,但錢會賺錢是因為錢冒了風險,對他的風險要有一定的補償。為什麼我們過往總覺得錢會以5%-10%的速度漲,是因為過去幾十年經濟一直在高速發展,錢交給理財機構很容易就能賺不少,給使用者的利息自然就很高。高發展的時代,資金的成本就很高。而對比來看,發達國家的利率相對較低,因為這些國家增長已經非常慢了,一些國家甚至是零利率或負利率。

“2017年資管新規徵求意見出來時提到,中國的理財金額有22萬億。大家之所以願意買這麼多,因為過去多年來一直能拿到穩定的回報,體驗感太好了,使用者完全信這類產品。”錢立豐說。

事實上,大多數使用者並不清楚銀行理財的錢用來投資什麼了。不過一個基本邏輯是,低利率的銀行理財大機率投資的是相對穩定的專案,利率越高,意味著它投資的產品收益也越高,相應的風險也越大。

錢立豐根據銀行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做了一些倒推。從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投資標的來看,他介紹,餘額寶這類貨幣型基金長期年化在2。7%左右,債券型基金長期回報在4%-5%,偏債混合型基金年化大概是9%左右。如果在此基礎上加入更多股票,長期收益更高,波動率也更大。他推測,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是將各種收益率高低不同的產品進行了搭配組合。

對於有一定金融知識的人來說,錢立豐不推薦買銀行理財產品,因為它不透明,回報不確定,還有很多風險,而基金的資訊相對透明,可以自己“做功課”。如果是純小白,他建議存銀行活期或定期,同時自己學習金融知識,也可以找一個靠譜專業的理財經理。

不過,銀行理財出現虧損的仍然是少數使用者。資料顯示,截至6月28日,市場上存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數量為18836只,出現浮虧的有391只,佔總量的2%。

今年很多銀行理財表現不好,行業普遍的看法是因為資本市場動盪。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一兩年內可能要用到的錢,銀行理財仍然是一個投資渠道,但投資者首先要對其有心理預期,即使是低風險產品,也可能虧損本金。同時,需要關注對應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資產配置比例,歷史淨值波動情況。另外,有的理財產品銀行只是代銷,並不是發行方,代銷的產品稽核風控是否嚴格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各方可能就相互推諉。

如今,不少投資者開始主動或被動接受一個現實,低風險的銀行理財並不是總能賺到錢。想賺取收益,每時每刻都要承擔風險。現實的殘酷,讓很多人接受了深刻的投資者教育。

市場不再能“躺賺”,對投資者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美洋、婷婷、英子、甲甲、錢立豐為化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