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能源危機會短期內打亂規劃,也讓歐盟為自己過渡依賴進口天然氣付出代價。在調整期後,歐盟會更迅速地擁抱新能源。

文|袁斯來編輯|蘇建勳來源|36碳(ID:carbon_36kr)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只差一點點,哥本哈根就能完成碳中和目標。

8月22日,哥本哈根市市長索菲·安諾生表示,因為環保企業阿邁厄島資源中心不符合碳捕捉方面的資助標準,哥本哈根要暫時放棄2025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在丹麥廣播公司的對談中,安諾生有些沮喪。“到2025年我們還做不到(實現碳中和),這令人非常惱火。我實在難過。”她表示。哥本哈根原本希望成為全球第一個達到碳中和的首都城市。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比2009年減少了80%。但現在2025年就要碳中和的計劃不得不擱置一段時間。而丹麥也並非唯一有變數的歐盟國家。德國此前計劃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80%,2035年實現發電領域“接近溫室氣體中和”,2045年實現溫室氣體中和(greenhouse gas neutral )。所謂溫室氣體中和,覆蓋面不止二氧化碳,還有甲烷等,比實現碳中和難度更高。但在最近提交聯邦議員表決草案中,他們只保留2030規劃,刪掉2035年的目標。當然,德國並沒有如中文媒體所寫那樣,“放棄碳中和目標”。目前德國氣候中和時間線未變,只是針對電力行業的減排目標有了變化。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一張“西方國家集體放棄碳中和”的圖片正在流傳,當中有多個事實錯誤,且斷章取義,如德國刪除的2035年碳中和目標只針對電力行業;丹麥國家層面的碳中和目標原本就定於2050年完成。2018年,歐盟委員會公佈2050年實現“碳中和”計劃後,歐盟也成為碳中和最激進的參與者。正因為歐盟對太陽能產業的重視,中國光伏元件廠商們才能掙到豐厚利潤。短期受挫是必然的,今年歐盟冬天會很難捱。德國、法國、英國都開始給民眾打預防針,電價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

但很明顯,各國並沒有放慢自己碳中和程序。能源危機會讓歐盟感到挫敗,但它也是催化劑,倒逼歐盟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新能源替代順利,歐盟將不會失約自己的碳中和目標。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歐洲各國沒有放棄碳中和

需要注意,即便歐盟實現碳中和時遭遇了一些變數,但趨勢沒有變化。

這次哥本哈根之所以推遲目標,主要是一家重點企業減排計劃不順。阿邁厄島資源中心(ARC)是當地一座大型垃圾處理企業,打算在2025年建座示範工廠,在焚化爐的煙囪上安裝碳捕捉網,最終過濾企業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如果工廠完工,正好哥本哈根就能完成碳中和計劃。示範工廠將花費巨大的投資,金額高達80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74億元)。但ARC的焚化爐專案因為股權資本問題,不符合丹麥“碳捕捉及碳儲存基金”補助標準。最終公司放棄申請資金,自然示範工廠的計劃也擱淺。這直接影響了哥本哈根完成碳中和。不過,安諾生說,即便哥本哈根沒辦法在2025年達成目標,並不意味著在2026-2028年也無法達成。鑑於哥本哈根已經達成的目標,到碳中和只差臨門一腳。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丹麥哥本哈根,穿過住宅建築,可看到海岸上的一排風力渦輪機 如果將範圍擴大到丹麥整個國家,其實丹麥碳中和的步伐沒有太多變化。後者仍然決定要在2030年減少70%碳排放,並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計劃。至於德國,他們面臨的更多是政治考慮。在表決草案中,之所以2035年能源行業減排的目標刪去,是執政黨之一自民黨要求後,幾方做出的妥協。自民黨在德國屬於偏右的重商黨派,主張經濟自由主義,極其反感國家干預產業。能源危機的確讓自民黨對此前的激進變道產生懷疑。自民黨的擔憂更多聚焦於眼下德國如何供能。如果堅持摒棄火電,一意孤行地推行發電行業氣候中和,德國必然得在地緣政治上做妥協。顯然,不到難以為繼之時,德國不打算這樣選擇。如果看草案其他部分,會發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這仍然是一個極其重視碳中和的草案。203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80%規劃未變,而且寫明瞭政府將在未來給新能源補貼,並逐漸關閉煤電站。最終,德國2030年陸上風能容量要翻倍,太陽能發電要翻兩倍。而歐洲其他關鍵國家的碳中和計劃並沒有什麼變化。英國、法國緊跟歐盟2050年碳中和目標。即便脫歐,英國仍然透過一項極其有雄心的法律:相比1990年,要在2035年將碳排放量降低78%。而在法國,馬克龍2017年當選時就打算領導全球氣候運動,很鮮明地支援應對氣候變化。馬克龍在第一個任期,發起 “讓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倡議,為各國研究工作提供了3000萬歐元資金。法國社會面要求遠不止於此。2019年,四家NGO徵集到230萬法國公民簽名後,正式給法國行政法院提交訴狀,狀告法國政府在氣候領域不作為,未能實現自己制定的減排指標。法國共6700萬人左右,相當於每三十人中,就有一個在倡議書上簽名。這場訴訟被法國媒體稱為“世紀大案”(l’Affaire du Siècle),直到2021年才正式判決。最終巴黎法院認為法國作為國家,沒有遵守減排承諾,要求政府採取行動,彌補在氣候問題上的損害。 整體看,法國國內對碳中和的公民參與度很高。2019年,法國由民調機構隨機抽籤選出150名各個階層法國人,組成公民氣候公約委員會。他們向政府遞交了氣候報告,就如何在2030年之前將法國國內溫室氣體排放減少40%,提出了150條建議。當然,現實中的博弈比民眾簡單的心願更復雜。馬克龍在2020年提出一份雄心勃勃的草案,計劃透過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將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暖等概念寫入憲法。但2021年6月,法國正式宣佈這一提案在右翼佔多數的上議院未透過,最終沒能進入全民公投階段。即便馬克龍在上個任期被詬病在氣候問題上光說不做,但他還是因為更積極的氣候策略連任。2022年法國大選,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其實是左右兩翼爭執不休的一個關鍵議題。右翼候選人勒龐對新能源不太友好,她打算暫停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補貼。氣候問題也成為勒龐被馬克龍抨擊的要點。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當地時間2022年4月24日,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的宣傳單。右為極右翼政黨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左為馬克龍

馬克龍在競選最後幾天爭取左翼選民時說,自己要聚焦環保,徹底改革氣候政策。最終馬克龍也因為拿下左翼選票,得以擊敗勒龐。馬克龍連任後,選出了新的總理、生態轉型部長和能源轉型部長。在輿論壓力、民意、其他國家的壓力下,法國不會放慢自己的碳中和節奏。

歐洲主要國家都極其重視碳中和,也拿出了實際的資金、資源。然而,短期看,因為能源危機,歐洲碳中和行動會遇到一些阻力。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各國如何應對能源危機?

歐洲不少國家其實很依賴外部單一能源供應,如俄羅斯一國就佔了德國天然氣進口量55%。整個歐盟40%的天然氣都來自於俄羅斯。一旦地緣政治局勢收緊,能源供應局面會急劇變化。東歐衝突前,德國打算在2030年就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但當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後,他們不得不重新啟動打算扔下的煤電廠。這一重啟導致德國無法保證在2035年就完成電力行業的溫室氣體中和。能源短缺的確可能拖慢各國的碳中和進度。時任英國首相的約翰遜所說,他們“必須得對當下的衝擊有所反應。”如英國不再進口俄羅斯石油後,開始在本國逐漸生產石油。這件事也讓歐洲看到能源替代的急迫。“我們需要加快自我依賴,更多轉向碳氫燃料。”約翰遜這樣表示。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當地時間2022年8月24日,液化天然氣船從澳大利亞出發抵達谷島港口。這是英國六年來首次從澳大利亞接收液化天然氣

也因為天然氣供應短缺,各國開始更激進地考慮直接從煤炭、石油切換到綠色能源。此前天然氣還作為一種危害稍小的化石能源,被看成能源更替的過渡方案。歐洲的能源危機其實也算自己種下的苦果。歐洲如果不希望繼續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只能自建天然氣基礎裝置,包括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卸貨到使用的一系列設施。一般來說,投入起碼在幾十億美元,且需要幾年時間。所以歐洲LNG基礎裝置並不完善。歐洲每年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為8000萬噸,但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高達1。18億噸。長久以來,習慣俄羅斯供給天然氣後,歐洲沒有居安思危,加快能源自給自足。在能完全過渡到清潔能源前,如果地緣政治衝突一直持續,很可能歐洲需要一直使用火電。歐盟能否達成氣候目標,主要看LNG裝置多久能投產,清潔能源能多快普及,足以抵消過渡期用火電影響。德國NGO組織負責人 Simon Müller估算,正在使用的煤電廠將增加2000-30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德國整體排放量的4%。“只有新能源的大面積使用才能讓我們擺脫能源依賴,並讓德國達成2030年氣候目標。”Simon Müller解釋。 事實上,這也是德國政府拋棄2035年規劃同時加大新能源投入的原因。同樣遭遇能源危機的英國,也開始啟動煤電廠。諾丁漢的德國煤電廠原本打算關閉在諾丁漢郡的業務。但在俄烏戰爭後,英國國家電網的運營者要求他們放緩關停計劃,在即將到來的冬天全線運轉。法國則打算繼續投資核能。和歐洲其他國家不同,法國是全球第二大核電國,70%的電力來自於核能,電力充裕,每年還要出口電力。但法國反而陷於更重的危機。法國核電產業很多年沒有新的大額投資流入,反應堆老化、人才流失讓這個行業死氣沉沉。2022年能源危機開始後,法國核能產業問題徹底暴露。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1日,法國Nogent-sur-Seine,諾讓(Nogent)核電站。

EDF是法國最大的電力公司,因為核反應堆故障、建造新反應堆延誤、成本超支等等問題負債420億歐元。俄烏戰爭後,法國宣佈完全國有化EDF,以更好掌控能源走向。但EDF因為長期沒有新投資,狀況頻出,反應堆中12個因為檢修沒連線,剩下16個也等著更新沒能投入使用。因為反應堆冷卻系統遭腐蝕,EDF表示今年6月產量下降了27%。8月1日、2日反應堆又相繼停電。EDF預計法國今年冬天會有四分之一的用電缺口。而市場預測法國今年冬天電價將比去年同期上漲 9倍,甚至比德國還貴。短缺將持續到2023年。其實核能不算最好的清潔能源,因為冷卻核反應堆會產生大量熱量。所以法國也希望逐漸減少核能。但能源危機之下,它們不得不繼續在老路上行走。8月24日,EDF宣佈延緩4個核反應堆的關閉時間。同時,法國也在想辦法從阿爾及利亞進口天然氣。但遠水還是救不了近渴,今年冬天對法國來說仍然會格外漫長。好的一面在於,痛苦的能源危機促使歐盟切換新能源的步調明顯變快。今年5月,歐盟提出了“REPowerEU” 能源計劃,其目的是“快速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並快速切換到綠色能源。” 到2027年,歐盟將投資2100億歐元在這一目標上。到2030年,歐盟要將可再生能源佔比從40%提升到45%。以風能為例,荷蘭、丹麥、德國和比利時四國參與的海上風電規劃,要在2050年前簡稱1。5億千瓦的海上風電,比現在裝機量翻十多倍。

無論如何,歐盟仍然是全球走向碳中和的先鋒。能源危機會短期內打亂規劃,也讓歐盟為自己過渡依賴進口天然氣付出代價。在陣痛期後,歐盟會更迅速地擁抱新能源。

36氪旗下官方公眾號

真誠推薦你關注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這是2022夏天最大的謊言|36碳深度

來個“分享、點贊、在看”????

歐洲集體放棄碳中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