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秘北京首批專案|建信基金:我們更關注如何提高客戶獲得感

“大家可能關注到,當前基金行業新客的變化以及基金公司運用了多種方式去獲客,但獲客並不是我們這個(申報)專案的最終目標”。聊起基金行業近年來出現的數字化轉型趨勢時,建信基金“基於聯邦學習技術的強監管營銷模型的探索”專案組成員這樣回答。

2021年2月23日,北京地區率先部署了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因“肩負”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完善資本市場金融科技監管機制的任務,這項試點工作也被業界和媒體稱為“證監會版‘監管沙箱’”。經過專案徵集遴選、專家評審、專業評估、社會公示等工作,2021年12月30日,“基於聯邦學習技術的強監管營銷模型的探索”與其他北京地區首批專案迎來了正式“入箱”的高光時刻。

2022年中秋剛過,為全面展現首批專案特點,同時也對北京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進行回顧、展望,北京證監局、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共同組成的“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北京)專項工作組”(即“北京工作組”)與新京報貝殼財經聯合推出了“獨家揭秘北京首批專案”專題。

對於專案所處階段,建信基金該專案演算法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這一專案底層的技術軟體已經完成測試,經過訓練後的模型也已上線。我們已根據模型的效果進行了一些營銷活動的嘗試。”這位負責人在經歷整個專案申報過程後表示,北京資本市場所特有的“金融+科技”濃厚氛圍,為建信基金提供了擁抱金融科技、為公司轉型賦能提供了創新基因和良好契機。

建信基金成立於2005年9月,是我國首批由商業銀行試點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末,建信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1。36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為6766。00億元。

“我們可能更關注如何為客戶提供符合理財需求的財富管理方案,引導客戶做資產配置,最佳化他們的資產配置結構,最終提高客戶的投資收益和獲得感。”上述專案組成員說道。

打破資料孤島困局,有望支援跨法人、跨行業共享應用

新京報貝殼財經

:“基於聯邦學習技術的強監管營銷模型的探索”專案上線執行以後,在建信基金業務體系當中體現出哪些價值?

建信基金

:這個專案是我們與大型國有銀行合作開展的聯邦學習專案,創造了一個深度挖掘雙方資料價值、探索數字化轉型可行性路徑的業務價值,這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提升了我們的大資料建模和應用能力,運用聯邦學習的技術去挖掘我們希望營銷的重點目標客群,重點篩選與轉化潛在的高價值客戶,最後實現了數字化營銷的成效提升;二是發揮了我們和專案合作銀行各自的資料和業務優勢,細化客戶畫像,深化產品分析,開展了模型設計與迭代的工作;三是我們和專案合作銀行雙方也建立了平衡的資料探勘長效機制,推動打通建信基金和合作方共同建模的路徑。同時這個專案未來也支援跨法人、跨行業的共享應用。

近年來,大家對資料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法律層面對資料安全的保護也越來越完善。從2016年釋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到2021年釋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安全法》,國家隱私安全領域漸趨成熟。同時,越來越嚴格的法律法規限制,也給大資料應用提出了“資料孤島”這樣難以解決的挑戰。我們在試點專案中採用的聯邦學習技術,在這一背景下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在保護使用者資料安全的前提下,聯邦學習技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跨企業間使用者隱私資料原有的合規壁壘,從而解決了傳統單側機器學習模型面臨的資料孤島問題,使我們得以利用更高維度的特徵進行模型訓練,實現資料“可用不可見”。

新京報貝殼財經

:關於外部資料在營銷中的使用或資料共享,有一種現象是,大家希望別人來共享給自己,但是自己並不想共享給別人。建信基金本次試點成功“入箱”的專案是關於聯邦學習技術的強監管營銷模型的探索,具體在資料共享問題上有哪些解決思路?

建信基金

:關於資料共享、使用外部資料分析或者建模過程中,易涉及合規和成本問題,所以我們最終轉向了聯邦學習技術。

從合規問題入手,聯邦學習技術下所傳輸的是一些經過加密計算的資料,可以保證使用者底層資料的保密性,這也使得我們能夠打破原有的資料孤島困局,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使用外部資料進行建模。

另外,從成本問題考慮,大家現階段對資料價值的理解已經逐漸形成共識,資料擁有方已經沒有意願對資料進行無償轉讓。而聯邦學習機制下各個參與者的身份和地位相同,在此機制下不同企業之間都可以去使用對方的資料為本地目標服務。使用聯邦技術後的合作基本都是一種雙向關係,能夠讓資料的持有方更有意願參與到技術或者資料共享的專案裡來。

新京報貝殼財經

:建信基金在科研上的投入和團隊情況如何?

建信基金

:建信基金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長。在人力投入上,公司逐年加大人才引進,尤其是2016年到2019年,公司金融科技部人數以約50%的比例逐年增長。此外,我們在科技研發、科技系統建設、財務等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從整個行業趨勢來看,特別是頭部基金公司,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都越來越重視。

建信基金的金融科技部,前身是資訊科技部,從2019年4月改名叫金融科技部。隨著技術進步以及需求提升,金融科技部的演算法群組前年也從資料群組衍生出來。整個演算法團隊和業務群組一起合作,已經開展了多個助力於公司業務發展的金融科技創新應用。

北京金融科技氛圍提供創新土壤,監管嚴格有序

新京報貝殼財經

:對於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北京是全國最早啟動的城市。在經歷首批專案的徵集、申報等工作全程後,建信基金專案組認為北京有哪些優勢?

建信基金

:北京的金融氛圍和科技氛圍都比較濃厚,且發展都比較均衡。得益於這兩方面實力均衡優勢,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工作擁有了一塊比較豐厚的土壤。

同時,北京對於金融科技方面的監管比較嚴格有序,又具有非常開闊和前瞻性的實業,對於開展有序且有效的金融科技創新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創新試點首先在北京啟動,相較於其他城市,北京又具有了先發優勢。北京監管賦予了首批創新試點更多的幫助和引導,例如建信基金就從這次試點工作中獲益良多。

新京報貝殼財經

:如何看待持牌機構與科技公司的合作?

建信基金

:對基金行業來說,金融科技本身需要大量前期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把技術真正地和業務結合,產生相應的價值。這些對於很多基金公司來講,現階段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成本。圍繞具體場景,由科技公司來做一些基礎研發,反而是種思路。

但對資本市場來說,科技公司缺乏對金融業務的認知,而且他們對金融業務的理解也需要一定時間來積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可以由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與持牌機構的業務人員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有可能會產生出一些真正的火花,或者說一些能最終落地的專案就這樣出現了苗頭。

新京報貝殼財經

:北京地區的首批專案申報過程中,哪些工作留下比較深的印象?

建信基金

:北京首批專案從徵集、遴選、評比等到最後公示,時間持續比較長。我們親身經歷後,可以感受到北京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創新土壤和監管氛圍,從監管和創新多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引導和支援。

北京試點工作既審慎嚴謹、重視創新應用的合法合規,又重視科技創新的有序有效。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也感受到北京試點工作秉承“優中選優”的思路,為各個參與方提供了平臺和機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黃鑫宇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