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變得越來越困難?

本文由公眾號“薛洪言微語”原創,作者:薛洪言,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近期,大行再次調降存款利率,股份制行跟隨調整,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和討論。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在不確定性增強的環境下,存款已成為很多投資者的“避風港”,存款利率的下行在某種程度上再次刺激了大家的理財焦慮:在全球通脹上行的大環境下,在資本市場動盪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兼顧投資的安全與收益,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既變得越來越重要,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巴菲特曾將投資理財品分為三類:

一是基於貨幣的投資,包括存款、債券及其他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等,其特點是難以在長期跑贏通脹;

二是不可再生資產,包括黃金、其他貴金屬、收藏品等,特點是不能生息,長期能夠跑贏通脹,但也僅此而已;

三是生產性資產,包括房地產、土地、以股票為代表的權益資產等,其特點是可以自我繁殖,其產出可以透過提價抵抗通脹,長期看可以在跑贏通脹的基礎上實現超額收益。

在巴菲特看來,投資者只有將主要財富配置在生產性資產中,才能在長期實現財富的有效保值增值。基於此,股票/基金投資備受投資者推崇和青睞,人們寄希望於透過長期持有這類資產來更好地應對未來。

回溯歷史資料,這個結論是成立的。以股票為例,資料顯示,1802年~2003年間,美股年化收益率維持在6。5%~7%之間。從我國資料來看,2004年末以來

(截至2022。9。20)

,滬深300指數年化收益率10。19%

(含分紅收益)

,同樣大幅跑贏存款和通脹。

2020年前後,很多投資者初次接觸價值投資理念,被上述長期投資的觀點折服,主要配置權益資產的公募基金成為很多人的投資首選。以長期持有、慢慢變富的憧憬開端,經過兩年的投資實踐,投資者大多都失望了,也灰心了:從今年的資料看,投資資金重新迴流儲蓄存款,在理財市場的高波動下,保本避險的儲蓄存款成為優先選擇。

考慮到市值縮水的折磨並不好受,賣出避險可以理解;只不過,順應人性的選擇通常不是正確的選擇,尤其是當年“買在人聲鼎沸時”已錯了一次,現在“賣在無人問津處”更是錯上加錯。

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僅就投資領域看,逆人性、執行起來更難的選擇通常更加正確。

就存款產品來看,其優點是安全,利息剛性兌付,是短期流動性安排的優先選項之一;缺點在於長期難以跑贏通脹,無法實現財富的長期保值增值。關於這一點,我曾以北京的房子舉過一個例子。

假定24年前

(1998年)

將10萬元存入銀行,利息3%,2022年取出來本息合計20萬元。從購買力的角度算,24年前的10萬元可以在北京買一套50平米的房子,現在的20萬元能在北京買5平米就不錯了。24年間,存款本息增值了1倍,以住房衡量的購買力卻縮水了10倍。

當然,用房價漲幅來衡量投資是否保值,不僅是存款,其他投資產品也不能打,因為房地產是過去20年國內最好的投資品,從低波動、高槓杆、高收益等屬性看,只有唯一,沒有之一。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粗略設定實體經濟創造了全部社會財富,各方以承擔風險的大小切分蛋糕。

企業破產倒閉時,存款人的資金由金融機構進行墊付,且受存款保險保障,不承受風險;債權人

(債券投資者、作為放貸機構的銀行)

的資金先於股東受償,風險居中;股東

(股票投資者、權益型基金投資者)

最後分配剩餘資金,承擔的風險最高。

所以,按照風險承擔的高低看,權益投資者分得到蛋糕份額最大,債券投資者次之,存款人最低。權益投資者將投資所得繼續投入權益資產,而存款人將本息繼續買入存款,長期來看,存款人在社會財富中的份額會越來越低,從相對購買力的角度看,便是難以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有人可能會問,為何要按承擔風險的大小來分配收益呢?原因在於,市場經濟獎勵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否則,市場經濟便會失去創新發展的動力,無以為繼。

所以,單個公司來看,有成功有失敗,股東的處境未必好於存款人;但普遍意義上看,股權投資者的平均收益在長期要高於存款人。上市公司作為經濟體中優秀企業的代表,長期能夠創造比市場平均值更高的收益。透過指數或權益基金,投資者可在分散化投資的前提下獲取股權投資的高收益,實現財富的長期保值增值。

以上,便是投資理財的根本性常識。正確的資產配置,不能持續違背這一常識。

首先第一點,就是不應把家庭財富主要配置在存款等固收類資產中,當然,老年人除外。通脹引發的購買力貶值,需要10年左右的維度才有明顯的感知,對於年輕人而言,10年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轉眼即到。若不能做好財富配置,購買力貶值的風險和壓力就在眼前。

在此基礎上引申出第二點,家庭財富應配置一定比例的權益資產,確保在社會財富切蛋糕的過程中不掉隊。由於單個公司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研究門檻較高,投資者可透過指數基金或主動管理型基金進行投資。

權益資產短期具有高波動性,所以第三點是在相對低位買入並長期持有,能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市場底部可遇不可求,相比低位買入,以定投的方式平滑成本更具可行性;長期持有要求長期資金,最適合三年用不到的閒錢進行投資。

明確上述幾點原則後,再來審視當下,就更容易理解當前的市場下跌和賬戶虧損不過是權益資產高波動性的表現,是短期現象。著眼於財富的保值增值,市場下跌之後的底部位置,恰恰是更好的買入點而非賣出點。

迴歸現實,很多人會說,現在的市場雖然處於底部,但不確定性這麼多,實在下不去手,等事態明朗後再佈局不更好嗎?反過來想,正因為多數投資者發自內心的悲觀,才能讓估值處於底部位置,真等到大多數人都認為事態明朗、可以買入時,估值也就不再便宜了。

很多投資者可能會說,還是缺乏信心,怎麼辦?其實,在市場底部位置缺乏信心是很正常的。

歸根結底,底部買入的信心並非來自當下基本面的邏輯推理,當下的基本面但凡能讓投資者產生信心,市場估值就不會處於底部位置。投資者逆向買入的勇氣,大多來自對經濟發展的長期信心,即很多資深投資者口中的“賭國運”。

對投資者而言,在市場底部位置選擇“相信國運”,賠率上具有顯著的不對稱性:賭輸了,市場已處於底部,向下空間有限;賭贏了,市場將開啟強勁反彈,向上空間非常大。

就勝率而言,未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競爭,無外乎能源/資源、高階製造能力、市場三個層面的競爭。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能源供給走向“工業化”,與製造能力合流,

這對世界工廠中國而言是利好因素;製造業基礎不再贅述,高階製造突圍“卡脖子”環節正有序推進;同時,共同富裕背景下的14億人口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將逐步轉化為巨大的競爭優勢。所以,從能源、製造能力、市場三個層面來看,投資者都有理由對我國未來長期前景充滿信心。

勝率高、賠率優,底部位置買入A股權益資產,既是理性選擇,也是多數投資者在未來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最優選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