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之道:建立你的“投資哲學”

關於投資,我們常常討論,買什麼?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該賣出?虧了怎麼辦?事實上,這些都可以總結為一個深層次,且尚未被拿出來認真討論的問題,那就是,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

是的,投資當然不是身邊的人買了某隻產品賺錢了你買就一定賺錢,也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夠決定和選擇的。

該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不妨借鑑一下《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習慣》這本書裡的一張圖片—完整的投資系統圖。

投資之道:建立你的“投資哲學”

圖片來源:《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習慣》

細看這張圖,你會發現,在“投資哲學”之上,還有一層“個性”,包括了目標、知識、經驗、技巧、能力和興趣,這一系列個性可以總結為個人認知。

而投資哲學正是基於個人認知發展而來的。

認知與“投資哲學”

認知決定了你所看到的是怎樣的世界,也決定了擁有一套怎樣的投資哲學。

同樣,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的成長經歷、個人興趣、性格特徵……也決定了他們的行為認知,從而形成了他們的投資哲學。

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我們並不需要建立完備的投資體系,但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

比如,我們選擇投資某一

基金

產品時,必須要知道自己的投資哲學和喜歡的投資風格,以此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經理或基金產品。

只有這樣,當市場發生波動,基金遭到回撤的時候,才能看得懂因為哪些原因出現這種狀況,也才有能力判斷接下來的操作。

同時,當基金獲得了較好收益的時候,我們也能夠得到自我成

長和

投資成就感。

所以,我們平時進行申贖操作實際上是個人認知衍生出來的結果,不過因為只有它看得見摸得著,大多數人便認為是投資的起點。

而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我們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投資哲學。

找到能力圈

之後,我們根據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及確定“好投資的標準”,來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

雖然任何一個投資大師都有獨一無二的投資哲學,投資標準和投資方法也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性—不會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劃定的這個範圍就是自己的能力圈,在能力圈範圍內的投資不會失控,甚至能力圈範圍內的投資可能增大超越市場總體表現的機率。

例如,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尋找優秀企業(高ROE)並長期持有,賺企業增長的錢。

巴菲特曾說,他只瞭解想糖果、報紙、軟飲料、鞋和磚這樣“簡單”行業。明確劃定了他的能力範圍,從不超出這個範圍。

這也正是巴菲特為什麼不買科技公司,因為他不懂,投資自己的能力圈是他一直堅持的原則。

而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則是從“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中獲利,也就是尋找市場反身性的機會,利用群體性的錯誤來賺錢。

你看,投資大佬們尚且在能力圈範圍內做出投資決策,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投資者往往不是這樣做的,比如股市上漲,大家就會一窩蜂去炒股,基金長得好,大家也會積極買入。潮水退去,我們就會發現那些跟風的人,都在裸泳。

確定“好投資的標準”

接下來,透過能力圈就可以來確定“好投資的標準”。

對於格雷厄姆來說,可以用“撿菸蒂”來形容他的投資標準,即用低於賬面淨值的價格買入“不受待見”的公司,等待市場對其估值的修復。

對於巴菲特來說,這個標準則是買價格適宜的高質量企業,企業的質量就是他的衡量物件。

而對於索羅斯來說,這個標準是能在“市場先生”中獲利,即衡量假設的可靠性和事件的程序。

可以看到,這些“好投資的標準”千人千面,甚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但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個性和認知,並與自己的投資哲學相契合。

而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才能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產品,也才能找到優秀的、與自己的理念匹配的基金經理來幫我們管理資產。

與“投資哲學”同樣重要的是“信任”,信任就意味著,並不只是簡單的託付,而是共同走過市場的高峰與低估,彼此成就。信任不僅僅源於基金經理創造的長期的亮眼

業績

,也是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投資理念和邏輯的瞭解與懂得。

也因為信任,在極端情況下就不會懷疑與猶豫,亦能夠堅持下去共享微笑曲線之美。(文章來源:匯泉基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