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獨家 | TPG上善睿思氣候基金完成73億美元募資,將影響力投資量化

4月27日晚,全球另類資產管理公司TPG宣佈其全球影響力投資平臺——上善睿思基金 (TPG Rise Fund)旗下氣候基金完成最終募資,規模達 73 億美元。LP不僅包括全球多家大型機構投資人,還有28家跨國企業。

上善睿思基金是TPG於2016年成立的影響力投資平臺,該基金已在中國投資中和農信、度小滿金融、美術寶和綠客盟四個專案,目前資產管理規模達140億美元。而此次完成募資的氣候基金則在2021年設立,七月底曾以54億美元首次關賬。

36氪瞭解到,該氣候基金採取包括成長型股權及增值設施在內的多行業投資策略,專注於與氣候變化最為相關的

清潔能源、低碳解決方案、低碳交通、綠色工業、農業及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五大行業。

截至目前,該氣候基金已

承諾超過20億美元的投資

,出手多家成長型的創新氣候解決方案。比如為太陽能跟蹤器公司Nextracker提供支援、推動Bluesource和Element Markets合併,成為北美碳和環境信用市場規模最大的銷售商及開發商;透過與印度汽車製造商塔塔汽車(Tata Motors)達成創新夥伴關係,推動印度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等。

人員組織上,TPG 創始合夥人兼執行董事長Jim Coulter 擔任TPG 上善睿思氣候基金的管理合夥人,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Hank Paulson)擔任該基金的執行董事長。TPG中國區董事長孫強主導TPG在華所有的影響力投資專案。

孫強曾多次公開提到,

影響力投資可以義利並舉

,這使得TPG在衡量投資影響力時有別於市面大多數基金——

首創將影響力轉為貨幣金額進行量化

孫強認為,缺乏衡量標準制約了國內影響力投資的系統發展。尤其是在碳投資方面,量化標準尤其重要,否則就很難釐清投資的減排效益。“量化衡量的優勢在於可在審視不同投資專案的影響力時,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形成相對一致的明確標準,便於比較和衡量。有了量化的衡量,投資的社會效益方能更加清晰明瞭。”

所以TPG在做每項影響力投資決策時,既要評估財務回報倍數,也要評估其影響力方面的回報倍數,“兩者缺一不可”。為此,TPG專門成立了Y Analytics(Y研究院),制定了IMM(影響力回報倍數)方法,專門量化投資專案的社會影響力,投資後項目也要定期評估,並出具第三方報告。此外,該氣候基金將引入Carbon Yield(碳產量)的量化測算機制,用科學方法估算出投資每一美元所能避免的碳排放量。

孫強透露,截止2020年底,上善睿思基金將成立以來的社會效益進行貨幣化之後,衡量出的影響力回報與其投資總額基本持平,隨著投資的深入,影響力回報有望大幅增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