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灣區看國潮,引領國潮消費新趨勢——專訪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

2021年11月,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接受了《消費者報道》記者的專訪,就國潮的探索程序、發展機遇,國潮產業的走向,新國貨的消費趨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主要研究方向:國際政治經濟學、公共管理、區域發展政策等

消費者報道:對於國潮的興起,有觀點認為得益於產業升級;也有觀點認為是品牌意識的強化。從您的專業領域及角度出發,您認為國潮這個概念興起的原因是?有什麼因素推動著國潮的發展?彭澎:一是產業升級。經過兩個五年規劃的實施,產業轉型升級上了一個臺階,產品質量大大提高,品牌意識得到強化,國際市場和消費者認知度提升。二是消費觀念更新。一方面國內消費者經常出國,見多識廣;另一方面國際消費者也慢慢轉變對“中國貨”的觀感。目前,國貨市場風起雲湧,有的是傳統品牌和文化的復興,有的是國際化創意,有的是引進消化再創新,“新國貨”的出現讓人耳目一新,形成“新國潮”。三是渠道再造。電商成為“國潮”的加持者和助推者,很多“新國貨”依靠網路銷售推廣,迅速發展壯大。跨境電商又將國潮推出國門,各種產品出口層次不斷提高。消費者報道:《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當中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潮在這個格局中,會有哪些發展機遇?企業在這個格局下又該如何發揮出自身的“國潮”特色?彭澎:國潮應該積極參與到“雙迴圈”之中,既可以是出口升級,中國風格的產品衝擊國際市場,提升國貨形象,也可以改善國人對本土品牌的口碑評價,形成“進口替代”,提高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消費者報道:您如何看待網際網路電商對於國潮的推動作用?彭澎:網際網路電商加速了國潮的湧現,不僅有助於國潮的傳播,而且直接推動了新國貨的可獲得,實現銷售,形成利潤,幫助企業發展。近年來,直播電商的推動作用尤為明顯。消費者報道:中國人向前的每一步都將成為世界之潮。哪些因素可以幫助到國潮更好地走上世界舞臺?您能否為我們舉些例項?彭澎:一方面,中國人口眾多,龐大的需求可以轉化為強大的市場力量,只要有夠多的中國人購買,這個產品的產量就足夠大,相關企業就會快速發展起來。另一方面,中國市場越來越開放,國內市場的外溢效應越來越明顯,從手機一個產品就可以看出來。同理,這種趨勢也可以反轉。消費者報道:國潮中的“潮”有潮流之意,潮流是此起彼伏的。而經濟本身也是有周期規律性的。您如何看待國潮經濟的生命力?它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彭澎: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產業升級,中國的“替代進口”和“國貨出口”都在並駕齊驅。從服裝玩具,到家電傢俱;從手機電腦,到汽車大型機械;現在更是進入美妝、珠寶、手錶等時尚領域。這說明國際市場對中國國貨的認同度提高了。當然,產品質量是基礎,功能設計是臺階,品牌和美譽度才是國潮發展的方向。只有堅持這樣的梯度上升,國潮經濟才不會曇花一現。消費者報道:不少消費者抱怨,某些國潮產品只是掛著國潮的噱頭,在包裝上進行簡單的元素堆砌,缺乏真正的國潮內涵。您認為當下在國潮的探索程序中,國潮的發展以及國潮消費品仍然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彭澎:國潮發展過程中難免魚龍混雜,說明我國市場經濟、法治經濟仍有待完善,國潮市場還是紅海,改善營商環境,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這是保障國潮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同時,保護和培育真正有市場潛力、有品牌意識、有創意團隊的國貨,是國潮經濟發展的重要路徑。

消費者報道:國潮的發展能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什麼?彭澎:國潮發展有利於形成高質量發展態勢,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消費者報道:國潮之風席捲全國,我們國家對國潮經濟的發展有哪些利好的政策、措施?彭澎:目前,扶持創意產業、網際網路經濟、名牌產品、知識經濟的政策措施很多,可能今後最重要的是創業板、創新板等在直接融資方面的支援,可以讓國潮產品迅速市場化、規模化。消費者報道:今年11月16日,《消費者報道》將舉辦責任消費論壇2021,論壇的主題是“站在灣區看國潮”。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大灣區和國潮之間的聯絡?未來,大灣區的經濟建設將從哪些方面影響到國潮產業的走向以及發展?彭澎:大灣區是國潮產品的弄潮地,是國潮經濟發展最成熟的地方。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有利於國潮經濟在大灣區引領中國國貨走向世界,併為更多的國人所接受。消費者報道:作為本次論壇的特邀演講嘉賓,您對論壇的評價以及寄語?彭澎:希望本次論壇讓更多的人關注國潮、喜歡國貨,讓有關部門更好地改善國潮經濟的營商環境,讓大灣區繼續在國潮經濟上貢獻自己的力量,並且攜手粵港澳共創國潮經濟的美好明天。在國潮探索程序的重要節點,《消費者報道》將於11月16日舉辦責任消費論壇2021,希望藉著這次機會,彙集消費經濟專家、檢測機構、行業協會、企業代表、消費者等社會力量,共同探討國潮的走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