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維護全球糧食安全貢獻重要力量

近期國際糧價有所回落,但糧食危機的深層次原因依然存在,全球糧食安全仍面臨諸多風險。面對風險挑戰,中國繼續展現大國擔當,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努力促進世界糧食安全。

近年來,全球糧食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進一步加劇。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顯示,超過30億人無力負擔健康膳食,23億人處於中度或重度糧食不安全。

業內專家表示,從價格的形成機制看,全球糧食供求關係總體平衡,期末庫存消費比遠高於18%的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此輪糧食市場動盪並非供求失衡所致,而與資本投資炒作等因素相關。

“目前,全球的糧食安全問題成因比較複雜,不單純是由於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導致減產,還因糧食金融化、能源化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更為複雜的世界經濟政治因素疊加造成。”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說。

面對風險挑戰,我國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也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自力更生,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實現了約佔世界1/4的糧食產量,養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

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穀物自給率超過95%,不僅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上,而且還為全球糧食安全貢獻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我國積極推廣糧食生產、加工、倉儲、物流、貿易、節糧減損等技術和經驗,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糧食安全水平,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

記者瞭解到,自1979年開始的40多年來,中國雜交水稻已在亞洲、非洲、美洲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應用了糧食和飼料儲藏及加工裝置,大米、雜糧、茶葉、果蔬分級等農產品智慧分選裝置,碼垛機器人、自動裝車等智慧裝備產品,提高生產效率。中國向多個國家進行1500多項技術推廣和示範,帶動專案區平均增產40%至70%,超過150萬戶小農戶從中受益。

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積極倡導多邊、雙邊貿易合作,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方案。

例如,推動國際社會加強政策協調,從全球層面提升糧農治理能力,推動各國在糧食減損、運輸、檢疫、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國際規則,促進形成公平公正的國際糧食市場秩序;努力推動履行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呼籲各國保持全球糧食貿易開放,敦促取消單邊制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呼籲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政策空間。

“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糧食安全風險,全球必須加強合作、協力應對。”程國強說,中國始終堅持將保障糧食安全放在首位,也致力於將這些經驗分享給世界,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合作和治理。

“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國完全有能力保障糧食供給,端牢中國飯碗。我們對中國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表示讚賞。我們期待中國在促進全球糧食安全和實現‘零飢餓’這一可持續發展目標兩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在2022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線上宣傳活動影片致辭中說。

【來源:經濟參考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