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2022:抱團行情會否再現?

“穩字當頭”、“改革攻堅”,這是2021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兩個關鍵詞。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2022年,證監會的工作將圍繞這兩個關鍵詞開展。具體到資本市場,“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綜合施策,多措並舉,促進市場平穩執行,堅決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

實際上,若僅從表面資料來看,2021年的A股市場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表現出“穩”的特徵,

上證指數

全年振幅僅有12。06%,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不過,在“穩”的表象之下,國內資本市場的很多角落暗流洶湧。以2021年年初公募持倉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為例,2021年全年振幅最低的也有34。49%,最高的則達到136。79%,最大回撤區間為-19。07%至-58。47%。有媒體引述某

券商

的非公開資料稱,2021年有78%的股民錄得負收益。

公募基金亦非皆大歡喜

例如,在成立時間早於2021年的4191只權益類基金(含股票型及

混合型

兩大類)中,2021年

業績

為負的有1185只,佔比28。27%,還有292只甚至低於-10%,佔比6。97%。若就其中2360只股票型及偏股

混合型基金

而言,2021年業績為負的有852只,佔比36。10%;業績低於-10%的有224只,佔比9。49%。

但是,反過來說,2021年有超過七成的權益類基金、超過六成的股票型及

偏股型基金

獲得正收益。更進一步的資料是,在4191只權益類基金中,2021年業績超過10%的有1586只,超過20%的有806只,佔比分別為37。84%和19。71%。在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同期業績超過10%及20%的佔比更高,分別是40。72%和20。89%。

市場的殘酷讓不少股民幡然醒悟,其中不乏有人金盆洗手,也有不少人加入“基民化”潮流,成為公募基金持有人。

而對公募基金管理人來說,一方面,其在市場中的比較優勢——主要是獲取資料的優勢以及資料研究優勢——固然使其規模越來越大(2021年年底達到24。59萬億元);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市場機構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其內卷程度也將不可避免地越來越深。換句話說,資本市場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隨著股民日益“基民化”,“韭菜”亦日趨機構化。

始於2020年年底、瓦解於2021年春節過後的抱團行情,以及其後以新能源為主旋律的瘋狂賽道輪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機構內卷的表現與結果。那麼,2022年,在這個日益內卷的市場中,在“穩字當頭”的政策背景之下,公募基金將會如何表現?會否再度抱團?誰將是“賽道之王”?

穩字當頭

2021年12月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2022年,證監會將圍繞“穩字當頭”、“改革攻堅”等兩個關鍵詞開展工作,提出“三穩三進”的工作原則。

在市場“穩”方面,易會滿表示,“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綜合施策,多措並舉促進市場平穩執行,堅決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政策“穩”方面,將穩慎評估資本市場重大政策措施出臺的條件和時機,主動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預期“穩”方面,將積極強化與相關部門的政策協同和資訊共享,多推出有利於穩增長、穩預期的政策措施,慎重出臺有收縮效應的政策,防止個體正確、合成謬誤。

總體來說,證監會上述表態既有約束,亦不乏想象空間。

央行方面,2021年12月底召開的工作會議提出,2022年,“穩健的

貨幣

政策要靈活適度”,與上年同期的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相近,但不同的是,這一次明確提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

信貸

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主體基調確定後,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極大緩解。

無論是證監會主席的表態還是央行工作會議的定調,都是對2021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這次會議再次明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並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對公募基金來說,在上述政策精神及相關表態——關乎政策面及資金面的預期——的約束及引導下,2022年應該採取何種投資策略無疑需要審慎推敲。

抱團行情會否重演?

那麼,2021年高調上演的公募抱團行情會否重演?

從個股的具體表現來看,深度的公募抱團似乎與證監會“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儘管並無明確定量標準,有著自由裁量空間——的求“穩”精神不太相符。

2021年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2月18日),抱團行情達至最高潮時,

貴州茅臺

——第一大抱團股——股價創下2627。88元的歷史紀錄,帶動上證指數也創下2015年8月以來的最高紀錄(3731。69點),然後,抱團行情迅速瓦解。13個交易日後,即3月9日,

貴州茅臺

下探1882。46元,上證指數則下探3328。31點,區間振幅分別達到29。98%和11。04%。

事實上,上證指數2021年全年振幅也僅有12。06%,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若將時間拉長至整年,則2021年年初公募持倉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全年振幅最低的也有34。49%(

中信證券

),最高的則達到136。79%(

贛鋒鋰業

),最大回撤區間為-19。07%至-58。47%。市值變化方面,2021年年底,該50只股票的總市值為18。38萬億元,比年初減少了9700億元,縮水幅度為5。01%,跑輸上證指數與

深證成指

(同期漲幅分別為4。80%和2。67%)。

照抄公募作業、尤其重倉“公募抱團股”的散戶投資者,不少人在過去一年收益慘淡。有媒體引述某券商內部人士的資料稱,2021年有78%的股民錄得負收益。

事實上,即便是參與抱團的公募基金,業績遭遇大幅回撤的也不在少數。

例如,鄔傳雁管理的泓德豐潤三年(008545。OF)、泓德三年豐澤(501071。OF)、泓德遠見回報(001500。OF)及泓德卓遠(010864。OF)等幾隻產品,即因重倉

恆瑞醫藥

海天味業

等抱團股而拖累業績。根據Wind資訊,該幾隻基金2021年最大回撤在-10。81%至-28。38%,年內業績分別為-12。81%、-14。15%、0。49%和-18。16%;同期

恆瑞醫藥

海天味業

的最大回撤分別為-52。72%和-47。49%,漲幅分別為-45。28%和-31。45%。

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007119。OF)亦因重倉

立訊精密

五糧液

等公募抱團股而遭遇不小回撤。這隻基金2021年的最大回撤為-18。28%,年內業績為2。61%;同期

立訊精密

五糧液

的最大回撤分別為-47。83%和-43。14%,漲幅分別為-12。12%和-22。97%。

根據

東吳證券

釋出的

研報

,至少截至2021年最後幾周,“公募抱團趨弱,無一致風格選擇”,抱團跡象仍不明顯。

誰將是賽道之王?

如果2022年仍將持續結構性行情,誰將是賽道之王?

過去兩年的賽道之王無疑是新能源。中證新能指數2020年及2021年的漲幅分別達到105。29%和49。35%,跟蹤這一指數的6只

ETF

基金以及1只指數增強基金,給持有人帶去豐厚的回報。

新能源車的勢頭也不遑多讓。中證新能源車指數過去兩年的漲幅分別達到101。83%和42。02%,跟蹤這一指數的4只ETF基金及5只指數基金,其同期業績也吊打八成以上的公募產品。

這種勢頭能否再持續一年?政策面固然是友好的,例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央行工作會議也表示“創設碳減排支援工具,設立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但成分股的業績增速能否跟上估值水平的抬升?從估值水平來看,2021年年末,中證新能指數及中證新能源車指數的PE(TTM)分別為57。62倍和107。79倍,過去5年的中位數分別是38。98倍和39。66倍。

不過,從產品申報的資料來看,

基金公司

依然看好新能源賽道。根據Wind資訊,截至1月4日,有14只新能源主題基金正在申報,還有2只正在發行。

至於科創、專精特新、高階製造、消費、醫藥、週期、大金融等賽道,不少券商、公募及私募投資專家亦表示看好。

亦有基金經理認為2022年結構性行情“大機率會收斂”、“風格會更加均衡”。例如,大成國企改革基金經理韓創認為:“2022年選股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了。依靠押中某個賽道來獲得巨大超額收益的做法,在新的一年很可能會行不通。只有透過中觀和微觀研究,選到優質個股,才能可持續地獲得良好回報。”

(文章來源:

證券

市場週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