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傑科技上市:中科創星又拿下一個IPO

這是中國半導體領域一個罕見IPO。

投資界獲悉,本週,國內光晶片龍頭企業——源傑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此次IPO發行價為100。66元/股。截至12月23日收盤,源傑科技股價117。04元/股,最新市值超70億。

至此,

中科創星第一個光晶片IPO終於誕生

。看著源傑科技成功IPO敲鐘,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十分感慨:源傑科技的成功上市證明了我們判斷的方向是對的。這一幕,米磊和中科創星等了很久。

源傑科技上市:中科創星又拿下一個IPO

從左至右分別為: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源傑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張欣剛;中科創星合夥人袁博。

時間回到2013年,中科創星發起成立第一個專注於硬科技的天使基金,開始投資當時仍被鮮少關注的光晶片,2014年2月就投資了第一個光晶片專案奇芯光電。此後9年時間裡,中科創星在這條極為隱秘的賽道,佈局了超150家光電類公司,投出了源傑科技、曦智科技、本源量子、鯤遊光電、知象光電、賽富樂斯等一眾明星公司。

不過,當前的光晶片尚且不是半導體主流賽道,總產值只佔半導體市場的10%。但米磊和團隊強調,

光晶片承載著中國半導體換道超車的希望。

抓住光晶片,中國半導體就有可能掌握下一個時代的主動權。

一個罕見IPO幕後故事

說起源傑科技的故事,米磊依舊記憶猶新。

2018年,米磊和團隊從產業端得到了一則比較震撼的訊息:源傑科技的25G 鐳射器晶片通過了客戶驗證。“產品透過客戶驗證說明真正得到了客戶的認可,也意味著國產高階光晶片有了歷史性的突破,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隨後,米磊透過朋友多方引薦,與源傑科技創始人張欣剛建立聯絡。不過,彼時張欣剛對外部投資的態度較為保守,融資進展推進較為緩慢。在很多投資人看來,張欣剛很神秘,經常躲進公司實驗室搞研發,很少出來應酬。

但米磊卻十分欣賞這樣極其專注的創始人,“正因他對產品、對企業都有著比常人更高的要求和更偏執的完美主義,才有可能把創業這件事情做成。做晶片的人就需要這種精神。”於是,米磊和團隊達成了共識:

這家公司一定要投進去。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米磊和中科創星另一位合夥人袁博輪番拜訪源傑科技,與張欣剛團隊交流技術問題。“我們經常與科學家、技術人員打交道,非常理解他們對技術的執著。”米磊分享道,先讓創業者感受到被理解、被認同,再慢慢地去談投資人的思路和想法,二者關係才能真正破冰。

用了近兩年時間,中科創星終於等來了源傑科技的融資視窗期。2019年,中科創星以領投方的身份參與了源傑科技該輪融資,在估值增長拐點前順利拿到“入場券”。

轉折點很快到來——隨著國內5G 基站進入大規模部署階段,順勢帶動了5G前傳的25G鐳射器晶片需求量爆發性增長。彼時,源傑科技率先實現了 25G 鐳射器晶片的規模化生產和商業應用,併成為滿足中國移動相關5G 建設方案批次供貨廠商。一時之間,源傑科技成為了創投圈被爭搶的物件,近

200家

投資機構遞交TS,場面十分火爆。還有不少投資機構因為沒有搶到份額,只能轉為投資同一賽道的其他玩家。

至此,源傑科技身後集結了哈勃投資、中科創星、國投創投、青島金石、國開基金、工大科創、中信投資等一眾知名投資機構。

9年,埋頭投出一個光晶片軍團

源傑科技成功IPO,也讓光晶片這條隱秘賽道走入更主流視野。

何為光晶片?不同於如今隨時可見的電晶片,光晶片主要利用光子來生成、處理、傳輸並顯示資訊,所以在傳輸速度、資料並行性、頻寬及延遲率上更勝一籌。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囿於半導體工藝條件限制和整個產業的需求處於早期,矽光子技術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以電子為載體的晶片穩居主角。

中國光晶片的啟蒙始於半個世紀以前。1978年,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創始所長龔祖同第一次在國內推廣光子學的概念。由此,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成為了中國光子學概念的發源地和提出地,為中國光晶片崛起留下了火種。

此後數十年,中國學術界一直為攻克光晶片孜孜努力。直到2013年,中科創星在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的支援下成立,並開始在這個極為冷門賽道落子。“前幾年,大家都不相信投資晶片能賺錢,更不要說投資光晶片。可以說,我們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米磊回憶當時的境遇。

光晶片屬於高階晶片,國內沒人能做;現在做光晶片的人,可能都是在忽悠人……2014年,在一片質疑聲中,中科創星團隊頂著壓力毅然出手了第一個光晶片專案。當時,光通訊行業資深光電子整合專家程東被中科創星挖回國內,併成立

奇芯光電

,專門從事光電晶片、模組、子系統和模裝置的研究、開發、製造。成立之初,中科創星不僅參與了天使輪投資,還幫助公司聯絡Fab(晶圓廠)、招募人才。2018年,在奇芯光電最為艱難的時候,中科創星又追加投資了1000萬元,幫助解決了公司資金鍊短缺的問題。

如今,熬過難關的奇芯光電成為創投圈炙手可熱的明星專案。今年8月,奇芯光電宣佈完成3。5億元Pre-IPO輪融資,投資方為深投控旗下投控東海管理的重慶南部基金。

隨著深耕光晶片領域的時間越來越長,中科創星自然而然形成了自己的資源池,能夠更精準地找到創始人。譬如,中科創星意識到VCSEL晶片存在著巨大機會的時候,馬上透過校友聯絡到了該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專家——

汪洋

。本科畢業於中科大,汪洋曾先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麻省理工和美國Lehigh University拿到了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擁有在國際頭部晶片公司超過20年半導體光晶片研發、大規模生產及代工廠管理經驗。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米磊直截了當地說:“我們一直在找能做VCSEL晶片的人,您要是創業的話,我們一定會投資。”考慮了半年時間後,汪洋於2018年創立了

瑞識科技

。成立之初,公司獲得中科創星、高捷資本的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如今,瑞識科技已量產多款高效能VCSEL晶片產品、光學整合光源產品和光模組產品,並有深創投、華潤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相繼入股。

就這樣,中科創星靠著一個又一個專案,等來了光晶片崛起的曙光。如今,光晶片已是全球通訊廠商必爭之地,在5G、乃至6G通訊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華為認識到這一技術的前瞻性,悄悄已投出一張光晶片版圖。

而佈局更早的中科創星,則沿著各個細分賽道投出了一個光晶片軍團——專注光整合的鯤遊光電、知象光電是由業內為數不多同時掌握高精度3D光學晶片設計與流片及3D成像演算法晶片設計的公司、光子AI晶片企業曦智科技曾釋出了全球首款光子晶片原型板卡、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本源量子……不勝列舉。

“我們的目標是投遍光晶片賽道,並絕不錯過每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專案。”米磊不止一次在內部強調中科創星的目標。

政府投錢、建廠、買裝置

化身半個CVC

“我們算是熬出來了。”看著一個個專案成長起來,米磊不由感嘆。

在暗夜中前行,中科創星體會過光晶片投資的徹骨寒意,也感受過賽道升溫後的火熱氛圍。起起伏伏間,中科創星精準地找到了光晶片投資的“七寸”:既要懂技術原理,更有產業思維。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投資,米磊說中科創星在光子領域已儼然成為“

半個CVC

”。

“因為我們都在光通訊產業幹過,很清楚哪些專案靠譜、哪些專案蒙人。”說到這裡,米磊興致勃勃地講道,技術走向產業要跨越兩個“太平洋”:一個是理論到實踐的鴻溝;另一個則是產品量產的鴻溝。“這就像小馬過河。投資人光靠道聽途說是沒辦法驗證和判斷的,只有在產業幹過的人才知道這個水有多深。”

目前中科創星投資經理大部分都是理工科背景,同時還需要在產業界幹過5到10年以上,才能出手去投專案。而米磊也常常帶著團隊成員,與華為、中興、海康、舜宇等產業龍頭企業保持著緊密聯絡,時刻掌握最新產業動向。

正因如此,中科創星敢於扎進冷僻領域,前瞻性佈局水下專案。譬如,在各路投資人圍獵電GPU的時候,中科創星則將目光投向了光GPU領域,並早早地入股了光子AI晶片企業

曦智科技

早在2017年左右,曦智科技創始人兼CEO沈亦晨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身份在《自然·光子》雜誌發表封面論文,開創了光子計算這一新產業方向。很快,中科創星內部便開始密切跟蹤沈亦晨動向,早早地掌握了後者回國創業融資訊息。

2020年,曦智科技宣佈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中科創星參與其中。米磊說道:“雖然不少同行朋友認為這個技術方向太過前沿,但是我們從行業和技術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十分堅定地看好這個方向。”沒過多久,曦智科技成為創投圈重點關注物件,如今已經躋身獨角獸行列。

這只是其中一個案例。中科創星至今投了超150家光電晶片企業,都離不開一線投資人的產業思維。與眾不同的是,中科創星是國內為數不多敢於購置半導體生產線的投資機構,把產業孵化能力落到實處。

從技術角度來看,光晶片的生產製造是難點。一款優秀的光晶片背後,是高昂的投入、極長的研發週期、較大的研發風險以及極快的技術更新速度。中科創星自從投資光晶片開始便發現,初創公司對半導體裝置需求量很高,卻沒有太多資金購置裝置。

2015年,中科創星聯合西科控股、中科院西光所、陝西省科技廳以及各級政府部門成立了陝西省光電子先導技術研究院,置辦了晶片企業所需要的各種裝置。同時,中科創星於2016年底發起了10億元光晶片基金,配合著先導院來投資光晶片。

這個平臺就像光晶片領域的“小臺積電”,可以讓創業者實現低成本流片。“有了平臺,哪怕只有一位創業者也可以快速啟動創業。”米磊所說並非誇張。2017年,

唐晶量子

董事長龔平一個人帶著技術回國創業,看到先導院不僅有現成的超淨室、輔助裝置,還有專業運營團隊幫企業快速進入生產,便毅然決定落戶西安開始創業。創立之初,中科創星就注入了三分之一的資金,成為唐晶量子三大股東之一。如今,唐晶量子打破了歐美技術壟斷,成為國內首個具備量產能力的VESCEL外延代工廠。

還有全球首家量產工業級半極性氮化鎵材料的企業

賽富樂斯

,也是被先導院的MOCVD、電子束蒸鍍機等專業化裝置深深打動。“一臺MOCVD裝置幾千萬,這19臺裝置就價值幾個億,投資人用十幾億買裝置資產是難以想象的”。當時,賽富樂斯聯合創始人兼CEO陳辰親自跑到西安,吃驚地看到這些裝置,最後決定讓中科創星成為賽富樂斯的A輪投資方,並將公司落戶西安。

事後,陳辰一度感嘆:“我們這一行的很多投資人,鮮少有中科創星這樣的戰略眼光,以及戰略耐心。半導體或者是硬科技投資真是要花時間、花資源把壁壘建立起來,才能做出來。”

但在米磊看來,光晶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投錢、建設流片平臺、對接產業資源,這些工作只希望大家一個良好的創業生態,讓中國光晶片創業者更為容易走下去。當前光晶片產業還未成為主流產業,需要我們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從技術發展基礎來看,光電子是新一輪科技革命中非常有可能實現率先突破的革命性技術,也是中國換道超車的絕佳時機。米磊不禁感慨,在這場決定國家命運的競賽中,中科創星不想只做一個投資人,更希望成為一個光晶片賽道的推動者,為贏得光電子晶片的主動權出一份力。

“沒有10年積累,投不好半導體”

有的人或許依舊滿懷熱情,朝著半導體投資的深水區進發;有人看著一個個明星獨角獸隕落,無奈停手觀望。這便是2022年的半導體投資現狀。

總體而言,半導體領域高漲的投資熱情逐漸降溫,開始逐步迴歸理性。從專案端來看,投資降溫的表現最為明顯——一些質量一般、濫竽充數的半導體專案已經融不到資金,更有一些靠著燒錢的晶片創業公司面臨巨大生存挑戰。

對於這一現象,米磊早在一年前便提出過自己的擔憂:“初創公司的估值一下拉得特別高,不利於企業發展。他進一步解釋道,如果創始人融資能力過於強大的時候,反而不太願意踏踏實實做產品,沉下心去做那些又髒又累的研發工作了。

就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米磊曾親眼看過一家技術實力不錯的光晶片相關公司,兩輪融資估值直接拉到10個億。沒過多久,這家公司盲目擴張後沒能取得理想的成績,最後公司陷入困境。

看著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晶片公司走下神壇,一眾投資人開始明白:半導體投資很難出現遍地是黃金的情況。

“總而言之,想要在半導體投資乃至整個投資江湖生存下來,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找準自己的獨特身位,”米磊的真實感受是:

“想要做好半導體投資,沒有10年以上的積累是很難做好的。

”一般而言,晶片這類硬科技企業的發展曲線,在起步發展的前5—10年,投入和回報率成反比,甚至還要經歷虧損。在技術的研發和成長期,硬科技企業的回報是低於線性增長的,可謂是“十分耕耘一分收穫”。一旦過了拐點,就是一分耕耘、十分回報,這便是“十年磨一劍”的長期主義。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即便半導體投資風向急轉直下,但仍有不少投資人依舊看好半導體。清科研究研究中心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吸金最多的是半導體及電子裝置賽道,

VC/PE投資金額達1800億。

對於半導體投資的未來,中科創星依舊充滿信心。“今年半導體不經意間進入了低谷期,後面三年將進入一個回升期,依舊是投資的好時機。”

在具體投資方向上,中科創星也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規劃: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裝置、功率半導體、車規級半導體等“卡脖子”的領域繼續跟進;同時,中科創星還會持續關注光晶片、量子晶片等等前沿領域,致力於投出下一代新興技術。

真正勇士往往敢在寒冬逆行,中國半導體漫長的征途,仍然浩浩蕩蕩地繼續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