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晶儲存涉嫌財務造假,中信建投慌不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BT財經,作者 |無忌

2022年最後一天,上市公司再曝財務造假的驚天大瓜。

廣東紫晶資訊儲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晶儲存)釋出公告稱,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並於 2022年11月18日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2]167號),根據《事先告知書》認定情況,紫晶儲存可能面臨被強制退市的風險。

紫晶儲存於2020年2月26日登陸資本市場,上市當天的漲幅達到269%,最高達86。59元/股。而如今不僅帶星成為*ST紫晶儲存,股價也跌至2。42元/股,上市三年不到,股價跌去97。2%,還因為重大違法而面臨強制退市風險,紫晶儲存到底怎麼了?

中信建投慌不慌?

據公開資訊顯示,保薦機構原本的職責是確保上市企業符合上市條件,督導責任包括資訊披露,以及督導發行人規範運作與信守承諾。

據業內人士介紹,保薦機構存在保薦責任期,這個責任期通常為兩年,公司上市後,保薦人的核心責任包括兩方面,一是繼續履行其對發行人董事的盡職輔導義務。二是對上市公司的所有公開披露資料在公開披露之前履行盡職核查義務,確保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符合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性要求。

但有些保薦機構對自身職責履行並不嚴謹,只要保薦企業上市就行,價格越高賺得越多,比如紫晶儲存上市發行費用1。39億元,保薦機構就賺了1。19億元。這家機構就是中信建投。公開資料顯示,中信建投主營業務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業務以及資產管理業務。

作為紫晶儲存上市保薦機構,中信建投不僅輔助問題重重的紫晶儲存成功登陸科創板,還在上交所的問詢回覆中,發表明確核查意見,被眾多投資者稱之為“打臉”,也引起投資者的憤怒。

紫晶儲存財務造假東窗事發,曝出欺詐發行、財務造假面臨被強制退市的大雷之後,中信建投才不得不出面釋出致歉公告,該公告表示對紫晶儲存財務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向社會各界致以深深的歉意,並且表示將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督促紫晶儲存履行資訊披露義務,配合有關方面做好風險化解工作,積極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儘量減少該事件造成的不利影響。這份公告無法讓投資者接受,因為只表達了歉意,而絲毫沒有提及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紫晶儲存財務造假使得紫晶儲存和中信建投都獲取了相關利益,只有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

“現在的註冊制沒有對保薦機構進行有效約束,2-5%的跟投完全起不到約束作用,稍微抬高發行價,就羊毛出在羊身上讓投資者的自身利益受損,我認為保薦券商的跟投不能低於10%。無論是保薦券商的跟投股份還是大股東的股份,在未解禁之前不得進行股權質押套現。”上述人士對現在的註冊製表達了不滿。

瀛聰律師事務所主任林仁聰對BT財經表示,如果企業是上市審批時財務造假,保薦機構才有責任。如果是上市後再造假,就很難追究責任。“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保薦人出具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保薦書,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職責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並處以業務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暫停或者撤銷相關業務許可。”

如果證監會能夠查證中信建投在紫晶儲存上市前知曉甚至參與其財務造假,形成欺詐上市,中信建投的1。19億元收入,將會被沒收,並會被處於最高5倍的罰款,最高處罰金額高達5。95億元。公開資料顯示中信建投,2021年營收298。7億元,淨利潤102。4億元,一旦被處於上限的罰金,就相當於全年1/17的淨利潤沒了。

但林仁聰同時指出,中信建投最終承擔的法律責任的可能並不大,可能性較大的是相關責任人被處罰。中信建投的2名保代劉能清、邱榮輝已因為紫晶儲存違規擔保的事項被上交所予以通報批評,或面臨3萬至30萬的罰款。

中信建投慌不慌?

紫晶儲存財務造假或早有徵兆,會計師事務所從致同換成容誠,再換成立信最後換成中喜,短期內四次更換會計師事務所,至於什麼原因,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即便這樣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也沒有給紫晶儲存帶來質的改變,反而讓財報真實性“每況愈下”。紫晶儲存不僅僅是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連律師事務所也由廣東恆益律師事務所更換為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

上市一年左右的時間,紫晶儲存就在2021年曝出涉嫌違規擔保的醜聞,其涉嫌違規擔保金額高達4。179億元,目前已經出現紫晶儲存擔保資金被劃扣或凍結的情況,造成紫晶儲存確認預計負債和損失。紫晶儲存也對相關金融機構發起訴訟,但進展如何並未披露。

另外讓投資者擔憂的是,大股東的股權質押,按常理,大股東持有的股份有3年禁售期,也就是說持有的股份在三年內是無法出售的。但這些大股東以股權質押的方式來變現,比如大股東梅州紫辰、梅州紫暉5630。70萬股早已經質押出去,而且是清倉質押。

2022年3月24日紫晶儲存釋出《關於控股股東質押股份的公告》,該公告顯示紫晶儲存控股股東梅州紫辰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紫辰投資)、梅州紫暉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紫暉投資)將合計持有的公司3426。87萬股質押給黃大和。據悉,2022年2月,鄭穆、羅鐵威與黃大和簽署借款合同,每人向黃大和借款8000萬元,合計為1。6億元。此次股權質押應和該借款合同有關,鄭穆和羅鐵威等於用還處於禁售期的股份套現了1。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紫辰投資系實控人鄭穆100%持股之企業,持有股份2830。2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4。87%;紫暉投資系實控人羅鐵威100%持股之企業,持有股份2800。4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4。71%。紫辰投資和紫暉投資為一致行動人,共同為控股股東,合計持有股份數量5630。7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29。58%

兩天後,也就是2022年3月26日,紫晶儲存再次釋出控股股東質押股份的公告,截至3月26日,紫暉投資和紫辰投資已經質押了所有的股份。

該公告還稱,作為紫暉投資和紫辰投資的實控人,鄭穆、羅鐵威未來償還違規擔保賠償責任資金來源包括但不限於鄭穆、羅鐵威所有資產及其控制下的企業正常業務經營收益、投資收益、股票紅利及其他收益等。

“大股東質押本身就會引起投資者的擔憂,像紫晶儲存這樣大股東清倉質押的情況不太多見,這也引發投資者的大量撤離,紫晶儲存股價持續下跌,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投資人劉波對紫晶儲存兩大股東清倉質押表示了不解,“上市已經融到了所需的資金,清倉質押,或說明自身對企業並不看好,結合紫晶儲存後續曝出的財務造假問題,大股東才急於套現走人。”

被自己大股東“拋棄”的紫晶儲存境況確實糟糕,截至2022年12月20日,紫晶儲存逾期匯票票面金額合計1。89億元,已兌付金額合計1982。68萬元,僅佔總金額的1/10左右,逾期未兌付金額高達1。7億元。

從目前紫晶儲存4。6億元的總市值來看,逾期匯票壓力巨大。逾期後,紫晶儲存可能會面臨支付相關違約金、罰息等情況,這樣一來,必將導致財務費用增加,進而對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產生一定影響。以最近報告期為例,2022年三季度紫晶儲存營收1。540億元,淨虧損1。870億元。2021年四季度至今,所有報告期內的淨利潤都是負值,說明紫晶儲存面臨較大經營壓力,其毛利率由之前的40%左右,直接下跌到近4個報告期內的10%左右。

大股東100%質押股權

2020年2月26日上市成功的紫晶儲存,在上市首年的財報就被出具了保留意見。在業內人士看來,年報出具保留意見表示其中風險已經很大。尚未產生收益就100%支付的預付款同樣遭受廣大投資者的嚴重質疑。

同為軟體開發行業的陳曉東介紹說,軟體開發協議的付款進度一般是,先付預付款然後是視進度的節點款和最終的驗收款,很少有直接將預付款全部交付的。

由此可見,紫晶儲存的反常必定不尋常。時間回撥至2019年,在福州舉辦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暨開發者大會上,紫晶儲存結識了大約9家供應商,短短時間內就敲定了2020年的合作事宜,紫晶儲存也頗為大手筆,在沒有看到任何相關產品的情況下,直接支付了1。36億元的預付款,而在前兩年,紫晶儲存的預付款不過是0。41億元和0。39億元。

詭異的是在2022年6月,鳳凰網在對這些供應商實地核實時,才發現位於福建省的4家供應商憑空消失了,存在虛擬地址、人去樓空等不正常異動,還有的辦公地址頻頻變動,不符合公司正常經營的邏輯。

不正常的事不止於此,供應商的過度關聯也成為紫晶儲存另一不正常的點。BT財經透過梳理各家供應商的關聯時發現,福建宇倫、世紀巔峰、愛答智慧、途美特智慧這四家供應商存在某種關係,比如世紀巔峰的投資人中曾有陳巧彬的名字,而陳巧彬同時又是愛答智慧與途美特智慧的股東,僅僅是一個巧合還是意外不得而知。再以福建宇倫的股東郭陳敏為例,此人也曾在愛答智慧和途美特智慧擔任高管,這如果是巧合的話很難解釋的通。

這四家供應商的預付款,佔總預付款的64。16%,也就是說紫晶儲存向這四家供應商大約支付了約9000萬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紫晶儲存認識了這些公司的關鍵人物,最多隻需要4個,就可以完成與這9家公司簽約的壯舉,可能性不是沒有,但不合情理。

如果100%支付預付款就已經很不正常,詭異的事情還在後面,紫晶儲存在2021年3月與上述九家供應商全部解除合同,如果說一家供應商會存在技術問題、服務問題無法讓紫晶儲存滿意,而中止合作也算正常,九家合作企業全部解除合作,又透露著不正常。常理來說,這些簽約的合作公司,這一年肯定會有大量人力無力和財力的投入,讓人驚訝的是,這九家供應商沒有一家追索紫晶儲存的違約,只是扣除貼現後退款,於情於理都很難說得過去。

大股東100%質押股權

當然,紫晶儲存的詭異並不只是上述的問題,還表現在應收賬款上。

BT財經在其財報發現,紫晶儲存竟然出現應收賬款大於營業收入的情況。財報顯示2016-2020年,紫晶儲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9億元、3。13億元、4。02億元、5。16億元、5。63億元,同比增長109。48%、28。34%、28。57%、8。97%,與之對應的應收賬款則分別為1。07億元、1。81億元、3。73億元、6。18億元、6。19億元,同期對應的應收賬款佔總營收的佔比分別為71。71%、57。84%、92。87%、119。74%、110。08%。應收賬款已經連年超過營業收入。

金融分析師許藝認為,應收賬款佔營收比例的高低,直接體現出紫光應收賬款週轉率的表現,應收賬款佔比越高,應收賬款週轉率越低,這樣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紫晶儲存的經營效率越低,嚴重的情況就會影響到紫晶儲存的經營狀態,帶來較大的財務壓力。

許藝認為:“應收賬款過高,可能是上期留存了很多未回籠資金,容易導致企業回款狀況不是很好,壞賬的比例相對較高,增加了經營風險,同時還容易導致現金流緊張。”

應收賬款高企,一般被認為是暴雷的一大原因。應收賬款越高,說明紫晶儲存銷售的產品回款速度越慢。而這恰恰說明紫晶儲存的產品缺少稀缺性和競爭性。“產品越稀缺,產品質量越好,差異化程度越高,甚至能在行業中處於壟斷地位,這樣應收賬款佔比就越低,因為產品暢銷。反之應收賬款佔比高的企業,則表現在其產品的可替代性,企業不得不以寬鬆的賒銷政策來擴大營收,但這是拿客戶的信用風險來博取利潤,存在較大的風險。”許藝指出,一般應收賬款高企的企業,其產品的市場競爭性都不會太高。容易形成惡性迴圈,造成企業利潤率下降,財務槓桿加大,增加財務風險。

結合紫晶儲存連續多年應收賬款大於營業收入,這或許紫晶儲存為追求業績的無奈之舉,畢竟上市後,資本市場更加看重業績表現,卻不知在無形中已經為自身埋下了一個隨時會爆的“大雷”,一旦營收賬款形成壞賬,對本身經營就存在巨大壓力的紫晶儲存來說,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內憂外患下,紫晶儲存董事長鄭穆於2023年1月3日宣佈辭職,直接撩了挑子。紫晶儲存隨即釋出相關公告進行確認,在上市三年來,股價如今早已經跌破發行價,或創下科創板最快的退市記錄。

財務造假最壞的結果不僅僅是退市,有投資者已經向上海金融法院起訴紫晶儲存的證券虛假陳述行為,並提出索賠。

這是上海金融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取消前置程式後,受理的首例未依據行政處罰決定或刑事裁判文書提起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有法律人士認為,紫晶儲存或成科創板虛假陳述索賠案首案。

目前紫晶儲存已經帶星,隨時面臨退市的風險,從其經營上看,短期內難有起色,即便股價一度回漲,也被指責是資本機構的運作,以紫晶儲存現有的狀態,想“鹹魚翻身”難如登天,大股東們拿錢離場,最終讓很多無辜的投資者血本無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