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看到農業的一種可能

據早前統計,我國每年約有6000-7000項農業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的轉化率僅為30%-40%,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如美國、日本的70%-80%。

究其根本,其中存在的主要瓶頸,一是一些科技成果本身的成熟度低,實用性不夠;二是中國農業經濟的主體是小農經濟,經營方式及生產資料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科技成果的推廣。

如何將農業科技成果切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一個值得不斷探索的問題。

筆者則透過一場剛剛結束的農業科技比賽——“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看到了一種可能。市場的層面,拼多多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賽事結果反映“最新”趨勢

據悉,“全球農創客大賽”旨在將全球青年創業者與農業食品系統中的不同利益相關者聯絡起來,並透過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他們的創新解決方案,推動農業科技應用,加速農業系統轉型。

“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引起廣泛關注和參與,收到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奈及利亞、肯亞等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98份申請。

最終結果顯示,

金獎花落來自中國浙江Hi, Mr. N! 團隊的智慧農業機器人專案

;來自肯亞的FSPN,以及來自中國的區塊鏈韭菜專案榮獲大賽銀獎;來自肯亞的Farmer Lifeline Technologies和AgroTech,以及來自中國的國信區塊鏈農業生態迴圈產業園專案,摘得銅獎。

從“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看到農業的一種可能

參加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的評審團、參賽團隊、主持人和嘉賓

可以說,

在“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中國團隊迎來了獎項大豐收。

進一步聚焦穫獎專案,舉例來看。

斬獲金獎的Mr。 N!團隊創制了一款用於精準檢測、施肥的智慧農業機器人,直擊傳統農業中的作業效率低、肥料浪費嚴重及產品質量難保障等痛點。其能夠透過光譜技術手段,準確、快速獲取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生長狀態,根據作物實際氮需求形成處方圖,實現肥料精準化管理。

從“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看到農業的一種可能

作物氮養分檢測智慧機器人

團隊核心成員——浙江大學教授何勇表示,團隊構建了多種作物的廣適應性模型體系,

可以節省20%-30%的肥料使用,上述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茶葉、草莓、棉花等多種作物上。

國信區塊鏈農業生態迴圈產業園專案,則聚焦有機種植方向。以授粉為例,公司採用熊蜂對大棚內的蔬菜進行生物授粉,替代過去農戶一般採用的激素處理、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質量更好、價格更高的果實。

相關負責人李音表示,公司每年培訓區域農民8000-10000人次,參加農創客比賽有助於把有機蔬菜種植技術推廣到全國。

中國團隊的獲獎專案是針對具體需求,打造出解決小農問題的實用型解決方案。這些方案能夠在傳統農業轉型中發揮出作用。同時也可以看出

國內科技成果成熟度低的瓶頸正呈現改善趨勢。

正如李音所言,全球農創客大賽為科技成果的推廣提供了助力。在筆者的觀點裡,“全球農創客大賽”能夠激發中國青年的農研興趣與熱情,使其創造更多的優秀專案,進而有機會在國際舞臺上得到展示,獲得更多農戶的信任,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需求帶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全球農創客大賽”能夠持續舉辦,越辦越好,得益於國際機構、政府、高校與企業的緊密合作。還可以看到,他們也在推動著更多農業科技比賽,如“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給青年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平臺和展示機會。

企業的層面,多次出現同一個身影——拼多多。拼多多是對全球農創客大賽提供全方位持續支援的企業,也是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的牽頭者。

顯而易見,拼多多正在持續加碼農業科技。

更重要的是,在一場場農業科技比賽之外,回到現實的市場角度來說,

拼多多提供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配套設施”,使之打通商業場景,以需求帶動轉化,形成一種長期、良性的推動力

拼多多以農產品起家,提供了一個將小農與市場聯絡起來的平臺,不僅對接上游供給和下游需求,還發現需求、創造市場。其創新打造的“農地雲拼”模式,把原來在時間和空間上極度分散的需求匯聚成相對集中的訂單,極大優化了中間交易環節,降低了銷售成本,同時減少了流通時間,幫助農產品開啟銷路,助力農民提效增收。

並且,拼多多積極扶持“科技”農產品,

在2022年加大了對農科院研發的高科技農產品的資源傾斜,用銷量反哺科研。

包括世壯燕麥片、煙薯25、西大魔芋、晉谷21號小米、普萊贊巧克力在內,一大批高科技農產品成為其重點扶持的物件,並在其助推下成功走向消費者餐桌,化解推廣難題。

以煙薯25為例,自2019年登陸拼多多,它僅用短短一週時間迅速走俏,日單量從百十來單暴漲到四五千單。事實上,當時煙薯25僅在一些北方甘薯優質產區種植,產量只能供應部分國內市場,而隨著銷路開啟,農戶對煙薯25產生信心,逐漸在全國推廣種植。

從“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看到農業的一種可能

種植煙薯25的農戶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資料顯示,目前,煙薯25已成為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甘薯品種,成就了一批農民“百萬元戶”。

此外,2021年8月,拼多多還設立了“百億農研”專項踐行農業科技普惠,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地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以農業科技工作者和勞動者進一步有動力和獲得感為目標。

拼多多已先後與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新加坡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浙江大學等國內外科研團隊展開合作,在科學種植、農業機器人、智慧農業、未來食品等領域深入研究。

整體上看,拼多多已形成一套助力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體系,以需求長久驅動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並仍在為此加碼,圍繞多個方面進行縱深佈局。同時,在煙薯25等高科技農產品走俏的示範效應下,預期拼多多未來將吸引更多科研團隊、農戶加入其平臺生態,再度提升其賦能力。

從“支點”撬動鄉村全面振興

更宏觀的視角下,拼多多持續加碼農業科技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近年來,一系列重要檔案中均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亦明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

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則是人才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已寫進《“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等重要檔案。

而人才振興核心則是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全球農創客大賽等賽事搭建了農業人才切磋和交流的平臺,提供一種較好的人才培養模式,激發中國青年的農研興趣與熱情。

同時,農業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的背景下,農活被重新定義,農產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也將大大增強對新農人的吸引力。

在早前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與拼多多聯合舉辦的研討會上,中國農業大學研究員鄭建鋒博士評價道:“伴隨科技進步,未來的農業生產將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和‘靠天吃飯’。

農民將成為專業化極強的職業,農業也將是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

另一個角度來看,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讓上下游同時享受到市場效率提升,推動良性產業生態迴圈。

簡單來說,這將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和高性價比的源產地農產品而帶動銷量,銷量增長賦能農戶信心、吸引更多新農人返鄉創業,並反哺科研,形成良性的產業生態迴圈,持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綜上,加快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對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正從過去的難點變為如今撬動其發展的重要支點之一。也只有做好這一點,才能真正打通科技創新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最後一公里”。

長期發展的視角下,拼多多作為積極支援農業科技轉化的企業,也將成為這場變革中的受益者。

尾聲

總的來說,加快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必行之路,高度契合國家重大戰略與時代使命。可以預期,無論政府、高校或企業,各方均將投入更多力量,共同推動這一程序。

在拼多多給出的這一份方案裡,透過推動農業科技比賽舉辦支援人才培育與成果檢驗,透過助力農產品上行(特別是高科技農產品)及鄉村振興反哺農業科技推廣,成功把科研成果送到田間地頭。

從中可見,拼多多正深層次地參與到了鄉村振興之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