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無數,為何沒有威脅皇權?權臣無數,為何沒有能威脅皇權的呢?

權臣,這個帽子一旦戴在臣子的頭上,那麼他的後果就只有一個,罷官抄家滅族。

但是在明清兩朝,可以說權臣無數,無論是明朝的‘’三楊‘’、嚴嵩嚴世蕃父子、張居正,還是清朝的鰲拜、和珅、曾國藩,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當朝的權臣,但是他們為什麼沒有威脅皇權呢?

廢除丞相制度

秦朝作為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始皇除了設立郡縣制、統一‘’度量衡‘’之外,最大的貢獻就是確立中國傳統的官制。

秦始皇設立三公九卿作為中央政權的執行機構,其中三公就是丞相、御史大夫以及太尉。其中丞相負責統領百官,上承天子,下統郡縣;御史大夫則負責監察連同丞相在內的所有官員的言行舉止;

太尉則負責兵權,這種三權分立的思想其實與西方的三權思想也極為相似的,而我們今天重要點來說就是丞相。

秦朝的丞相官職極高,權力也相當大,僅僅是一人之下而已,比如說李斯、趙高,兩個人都是秦朝的丞相,都有瞬間傾覆秦朝的政權的能力。

由於丞相權力如此之大,因此後世各個朝代都對丞相的權力進行了限制。

在漢朝時期,由於丞相權力過大,皇帝就開始設定內廷,當然此內廷是相對於丞相率領百官的外廷而言,畢竟內廷是皇帝的心腹當然,丞相可並不是皇帝的心腹。

初期僅僅是為了政令的貫徹而設定內廷,後來則演變為常例,用來對抗丞相的權力。

到了唐朝時期,唐朝則設定了三省六部,將原有的相權一分為三,分為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尚書省,六部即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在這種情況下,丞相實際上變成了三個,分別是三省的長官,因此丞相的權力被大大的削弱了。

到了宋朝時期,原本宋朝就是由於趙匡胤奪得了殿前都指揮時的統兵權而建立起來的。

所以宋朝在建立後就從根本上斷絕了外層獲得軍權的機會,因此宋朝則將軍隊以及財權直接分為五部分,分別由五個部門協同掌管。

而丞相僅僅是掌管除了財權以及軍權外其餘部分,因此丞相也就沒有了造反的基礎,於是丞相的權利也就只剩下了原本的六分之一。

到了明朝,由於丞相胡惟庸擅權專政而觸怒朱元璋,朱元璋也不喜歡自己的決定受到丞相的限制,於是終於廢除了在中國傳承近2000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自己親自掌管六部。

設立內閣

由於明朝朱元璋廢除丞相,親自掌管六部,但是由於一國之中事務繁雜,皇帝自己並不能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務,因此在隨後的日子裡設定內閣,內閣成員提供對於奏章問題的解決建議,並且專供皇上抉擇。

此時的內閣成員僅僅是普普通通的殿閣大學士,雖然名稱好聽,但是他們的官職卻是很小很小,不過是六七品官員罷了,不過雖說官職比較小,而且事務繁雜,但是這卻是最能接近皇帝的職位,因此許多大臣都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入內閣,畢竟進入內閣之後,就有無限升官的可能性。

到了永樂皇帝時期,內閣大臣的官職逐漸升高,從六七品官員,變為一二品的大員,甚至很多內閣成員還兼領六部尚書的職位。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內閣成員卻並沒有真正的權利,只能在奏章上用毛筆蘸上墨汁寫上自己對於這件事的建議,由皇帝用硃砂筆勾決,看看這件事的處理辦法是否符合皇帝的心意,如果符合,則皇帝硃筆一勾,如果不符合則被打回,再重新決斷,因此這個時候內閣的閣臣們只有票擬權,而沒有真正的決策權。

於是哪怕在明朝內閣首輔嚴嵩權力如此之大,但是他被罷免也只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就像是崇禎皇帝在位十三年連續罷黜了十四位內閣首輔一樣,畢竟那個時候內閣的成員無論官職再高,權力再大,也只是皇帝的家臣,皇帝隨時有處決他的可能性。

清承明制,設立軍機處

在清朝時期,清朝承襲明朝的制度同樣設定內閣,但是清朝皇帝不願意在決策中受到掣肘,於是清朝內閣在後期也如同虛設,主要處理政事的場所則是軍機處。

軍機處是雍正皇帝為解決青海用兵問題,因此在大內隆宗門旁設立,由於距離皇帝比較近,皇帝可以隨時到達,也較為方便。

在後期青海事務解決之後,軍機處也就變成了皇帝傳達旨意的場所,一切大事小情不透過內閣直接透過軍機處,而皇帝見到軍機處的奏摺之後,也及時作出處理。

此時的軍機大臣並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樣能與皇帝爭辯幾句,僅僅是跪受筆錄而已,而後朝著皇帝的意思頒下旨意,這個時候的軍機處就變成了皇帝的‘’私人表演場‘’。

儒家忠君思想的影響

其實明清時期的權臣不造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儒家的忠君思想的影響。

在漢朝時,儒家思想就已經在朝堂中開始逐漸滲透。漢朝初期國家政策主要以‘’黃老思想‘’為主,而黃老思想的‘’無為而治‘’正是在漢朝時休養生息的一個具體表現。

在漢武帝時期,由於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思想在漢朝這片土壤中生根發芽結果,而且漢朝後來的選官制度主要是以‘’孝廉‘’作為選官的標準,也出現了忠君的思想。

後來也就又有了‘’文死諫,武死戰‘’這一說法的流出。直到唐朝科舉制度普及的時候,科舉考試中所出的題目都是從‘’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中選取的。

因此當時的士子們通讀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將其中的精義理領得十分透徹,而對於其他學說棄之如敝履,因此思想也逐漸開始固化。

到了明清時期,單純的策論已經變成了古版的八股文,而這種八股文的盛行,也就使天下士子的思想徹底固化,而其中的以忠君為己任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想法,也貫徹到每一個臣子的腦海之中了。

更何況當時的臣子既是臣又是子,皇帝為君父,既是君又是父,那對於為臣為子者,自然是要打便打,要罰便罰。

權臣是皇帝的放縱

權臣不敢造反的另一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權臣都是皇帝放縱的結果,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明朝時期的魏忠賢以及清朝時期的和珅。

魏忠賢僅僅是天啟皇帝朱由校時期的一個大宦官而已。

由於他聰明伶俐,能有口舌之辨,所以深受朱由校的喜愛,而朱由校信任看重魏忠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夠替皇帝辦一些其他人辦不到的事情,比如說籌措軍費,打壓東林黨。

在天啟皇帝時期,已經處於明朝末年,戰亂橫行,各地農民起義以及沿海的倭寇作亂,關外的後金努爾哈赤政權的崛起,這無疑是在壓垮明朝的統治,這無論是軍費還是其他,都需要籌措銀錢,而單單隻靠朝廷內的東林黨人員難以籌措軍費,因此這個任務只能交給魏忠賢來辦。

因此在天啟皇帝駕崩之後,崇禎皇帝繼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了魏忠賢的宦官勢力,但是也使得明朝的國庫瞬間失去了財政來源,而繼任的官員也無法完成這一項任務。

同理,乾隆時期的和珅,其實也只是為了完成乾隆皇帝的某種事情而已,那就是圈錢,同樣這也是乾隆皇帝控制朝臣的一個重要手段。

兵權在皇帝手中

在那時,權臣們不敢造反的一個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手中並沒有軍權。

在中國的歷史上,大多數造反的人都是武將,而沒有文臣,畢竟文臣連‘’手無縛雞之力‘’也沒有,因此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顛覆一個政權。

而作為一名武將,手底下有兵有錢又有糧,當現有的官職不能滿足他慾望的時候,也就有了造反的心理。

但是在明清兩朝,軍隊主要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而負責糧草提供的是戶部,負責軍械製造的是兵部,負責軍營建造的是工部,調兵遣將則是皇帝親自掌管,而將軍們僅僅是負責全隊的管理。

哪怕是雍正時期,功高如年羹堯,皇帝也僅僅是一紙調令,就可以將軍隊完全移交到副將嶽鍾琪的手中,而讓年羹堯回京待罪。

總結

其實對於皇帝來講,權臣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一代帝王,總是需要權力的制衡,而權臣的出現,正是為了完成皇帝的心思。

而且還有一點,明清兩朝出現的權臣,大多都是文官,基本上沒有武將,這就是因為文官只能寫幾本奏章鬧事罷了,而武將是真的可以顛覆政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