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入滅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釋迦牟尼涅槃後,印度佛教在組織上和思想上經歷了分化、發展、衰敗和復興的過程,從其思想發展來看,印度佛教可分為五個時期。

佛陀入滅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佛陀入滅到BC400多年為原始佛教時期,這一時期的佛教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承傳時期的佛教,其核心內容是宣說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BC400年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佛陀在入滅一百年後,佛教內部在戒律和教義方面產生分歧,分裂為諸多部派。公元1世紀,在當時印度的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不急於自我解脫,而以利益眾生為宗旨的修行者,大乘佛教開始形成和發展。公元七世紀,佛教開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仰形成密宗,這是佛教在印度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此後佛教日漸衰微,直至消亡。公元十九世紀,在印度沉寂了七百多年的佛教開始出現復興運動。1947年印度成立後,佛教有了新的發展。

佛陀入滅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西印度的耶舍長老到東方遊化,到毗舍離城時,看見跋袛族比丘們勸令在家信徒佈施金錢,用作僧眾購買所需。耶舍提出異議,認為比丘乞受金銀不符合戒律,遭受到跋袛僧眾的摒棄。

之後,耶舍長老在毗舍離舉行了七百名比丘參加的佛教集會,召集眾僧就原始佛教戒律進行討論,並判定毗舍離比丘提出的十條戒律為非法。對於這次結集的決定,毗舍離比丘很不信服,於是他們舉行了約有上萬人參加的結集,並判定上述十事為合法。自此,認同十事的毗舍離比丘組成“大眾部”,而反對十事的耶舍等長老組成了“上座部”,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根本的一次分裂,史稱“根本分裂”。

佛陀入滅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在根本分裂的基礎上,佛教又發生了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許多部派,史稱“末枝分裂”。這些分裂一直持續到公元1世紀,這一時期的佛教也被稱為“部派佛教”。

公元一世紀的時候,在當時的佛教團體中出現了一批以利益眾生為修行宗旨的修行者,他們認為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獲得自我解脫,更重要的是要救度眾生,使眾生得到覺悟。於是,他們根據《大般若經》、《維摩詰經》、《妙法蓮華經》等佛教經典來進行修持和傳教,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興起。從此時開始,印度的小乘佛教逐漸發展大乘佛教,這使得原本因小乘佛教定型而幾乎僵化的佛法,重新回到佛陀的本懷並且復興起來。

佛陀入滅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公元7世紀中葉,印度婆羅門教與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教——印度教。隨著印度教的興盛與發展,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密宗,這是印度佛教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

作為大乘佛教的一種,密宗是在師徒之間秘密傳授,具有神秘內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稱為密教、秘密教和瑜伽密教、金剛乘。密宗以大日如來為信仰,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為理論前提,在實踐上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為特徵,在修行上則重視導師的引導和秘密的儀式。大日如來是密宗的根本佛,密宗最高階層的神祇,密宗的一切佛和菩薩都自大日如來所出。

佛陀入滅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佛教在發展到密教階段,引進了印度教的內容,致使其失去了自身的理論特色而與印度教混同,佛教自身理論也停止發展。

密教階段時期,由於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的入侵,佛教開始走下坡路。從公元7世紀中葉到10世紀後半期,突厥人從亞細亞到印度西部逐漸向內地入侵,這使得印度原有的宗教受到極大的破壞。隨著波羅王朝末期和斯那王朝的崛起,突厥侵略勢力逐漸入侵東印度各地。由於斯那王朝排斥佛教,很多佛教的重要寺院被毀。到公元12世紀末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本基本絕跡,印度佛教最終趨於消亡。

佛陀入滅到公元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時期佛教有著怎樣的影響

頂部